1:细节的类型2:广播电视文稿写作不用倒装句,不用倒装结构。
3:为什么电视解说词要多用指示性代词,要引人看。
4:录音报道选择现场音响的标准。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幻灯片2第一章绪论一,广播电视文稿的几个主要方面(一)新闻文稿(消息,专稿)(二)访谈节目的文案(介绍词及访谈问题的拟写)(三)电视解说词写作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一)广播电视文稿是广播电视传播质量的基础(二)广播电视文稿写作有其特殊的规律幻灯片3三,广播电视文稿写作对记者素养的特殊要求(一)对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场景或画面(尤其是当中的细节)的新闻价值或意义的敏感(二)口语感(能够通俗、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说)(三)能够简洁地说(四)具有讲故事的能力(能够变化多端的说)幻灯片4●第二章选材要注意的问题:细节●一,细节的含义●二,细节在文章写作中的意义●(一)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感染力(在于具体或“感性”)●(二)使文章内容新起来(“选点不选面”)●(三)典型的细节易于形成“历史记忆”●(四)使大题材的写作落到了实处●(五)使文章在表情达意上有“以小见大”的效果,●三,细节对于广播电视文稿的特殊意义(一)适应或满足了电视的“可视性”(电视讲求“可视性”,而“可视性”在于具体可感,而细节正是如此)幻灯片5(二)可以使广播电视消息“短”起来,满足广播电视消息“短”的要求;四,细节的类型(一)直接反映、侧写或烘托主题的细节(二)展示环节的细节(三)刻画人物的细节五,细节的获取幻灯片6●第三章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的两个基本原则:“为眼睛而写”,“为耳朵而写”●一,什么是“为眼睛而写”,“为耳朵而写”●(一)“为眼睛而写”:表述要使人“听得清”,“感觉得到”,“把握得了”;●(二)“为耳朵而写”:写作要“让人看”(使人能集中注意力看画面),“引人看”(引人看画面)●二,“为眼睛而写”与“为耳朵而写”作为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的基本原则;●(一)新闻信息传播有“传通”原则,幻灯片7(二)要“传通”,根据广播电视的声像符号诉诸人的视听特点,其文稿的表述要奉行“视听至上”原则,这也就是要“为眼睛而写”,要“为耳朵而写”三,广播电视“为耳朵而写”(“听得清”,“感觉得到”,“把握得了”)要注意的问题(一)为了“听得清”写作要注意的问题1,“如话”地说:通俗化,口语化;立意高而表述平易,道理深却言之如常,所谓写作的话化2,顺着说(1)内容安排上的顺着说:为了使人听得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内容安排上讲求“顺序律”幻灯片8●(2)行文上的顺着说:不用倒装句●3,选用发音响亮的词说;●4,用多音词而避免用单音词说;●5,多用短句说,造句回避长的修饰语;●6,新闻报道篇幅长的直接引语,中间要多穿插、提示某某说,为的是把引语同记者叙述语言及其它语言区别开来(这也是为了‘听得清”)(二)为了“感觉得到”写作中要注意的问题幻灯片91,形象(化)地说: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2,广播对于事件的环境要多说,细说(相对于电视)(三)为了“把握得了”表述要注意的问题1,切要地说:说得越多使人越不得要领,对说的是什么人们越是难以把握;2,只可两面言意与两层掘意;3,数字只用概数,不用精确数,更不用小数,4,广播电视评论只注重表明观点,稍加展开,不搞复杂的论证幻灯片105,电台的长篇专稿要把整篇分解为若干意义相对独立的片段,中间用间隔乐;四,电视“为眼睛而写”(“让人看”,“引人看”)要注意的问题(一)“让人看”:对画面的解说要少而精当,能不说就不说,不可让解说灌满画面,否则干扰收看(专题或纪录片)(二)“引人看”:(1)对画面的解说多用指示性代词(这里,那里,这些,那些,这个,那个等),这种代词的运用“引人看”(也避免解说的语言与画面的重复)幻灯片11(2)含有“请看画面”的意味的解说:相对于画面,解说表达的是一个观点,而相对于解说,画面的内容则是映证材料,这样,解说与画面关系是一种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而从解说(观点)方面看,解说正带有一种所谓“请看画面”的意味。
例:(画面)叠印出北京长安街、广安门、西直门相隔百年的照片。
(解说)中国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也许,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世纪宣言》幻灯片12第四章录音报道一,录音报道的含义及其体裁(一)含义:运用了现场音响的(选择、制作)报道形式;(二)体裁:1,录音新闻(消息);2,录音专稿(通讯,访谈,特写);二录音报道在报道或传播中的意义(一)从新闻报道对现实的反映看,是报道对声的世界的追踪,(二)就广播的报道而言,是对广播“声”的符号的彰显,是对广播“声”的优势的发挥幻灯片13(三)就传播的效果看:“声”是一种魅力(绘声绘色);三,录音报道的文本形态:现场音响与记者语言的结合;四,现场音响的类别,作用,应用及书写;一)类别1,从声源看,有现场的“物”、“事”、“人”三种音响;2,从音响与新闻事件、报道主题的关系看,有环境、背景音响,主干、主题音响;(二)音响在报道中的作用:1,使报道“真”了; 2,使报道“实”了;3,使报道“活”了;幻灯片14(三)录音报道的音响运用1,音响的选择(1)选择的必要性:录音报道不是现场报道(直播),它不应该像现场报道那样遍布音响,(2)选择的标准:清晰,典型(对被报道的事物的特点或报道的主题具有表现力)2,早出音响:音响运用的一个定式(1)为什么要早出音响:开篇给人以实况感;先声夺人;录音报道的题中之义(2)早出音响的两种方式:开篇就是数秒音响,为记者幻灯片15对事件的报道作铺垫;开篇是记者对事件简短的介绍或提起,然后尽快进入音响。
3,“压混”(混播):音响运用的一种重要形式:(1)所谓的“压混”,在录音报道中,对被运用的现场音响的压低,然后混入或混出(被突出之后)播音员或记者播报的声音(2)“压混”的必要性:A,由音响运用“淡入淡出”原则所决定。
“淡入淡出”:音响的出现、向播音员或记者播报的过渡及其收结讲求“自热而然”。
B, 由多种传播符号形式同时出现的“主次律”所决定。
“主次律”:如果多种传播符号形式同时出现,只突出一种幻灯片16一种符号,为的是人们能够不受干扰接受这种符号的传播。
(四)音响的书写:提示与记录1,音响的提示:(1)提示出现在文稿采用音响的地方,一般用括号括起来。
例:在水利工地上(题)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北京昌平县水利工地看望在那里劳动的同志们并和他们一起劳动。
(欢乐的乐曲声,机器声)这两天,北京受寒流影响,气温下降,但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推土机声音突出)记者站在刚刚挖好的水渠旁--------。
幻灯片17(2)提示的内容:A,具体的音响内容(事、人、物的声音);B,音响的出现及其呈现的状态;如“出音响”,“突出某某声”,“压混”,“渐隐”,等。
C音响出现或存在的时间长度:如“突出某某音响5秒”2音响的记录,(1)所谓音响的记录:把人物对话、人物讲话、记者访谈的录音内容记录在文稿上(2)记录的方式:简短的全录,篇长的选录(3)记录的必要:为录音报道的合成制作提供脚本,以防漏用、错用或用得不完全;为了脚本文字上的完整性,以备查考幻灯片18五,录音报道中记者的表达(一)报道的三个方面:1,“开场白”的表达:(1)概述新闻事件(2)介绍事件背景,(3)交待新闻背景2,相对音响的表达(1)说明音响(什么音响,谁说的话)(2)对于音响相关的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或拓展(3)为了压缩音响(主要是针对较长的人物讲话与记者的访谈)而用概述或摘要式(人物讲话)的语言转述音响(通常寓于混播)幻灯片193,结构上的表达:串联音响,即通过相关的表达引出音响或形成一种音响向另一种音响的过渡(二)记者的表达与音响的关系:二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结合。
音响是记者表达的一个基础,而记者的表达服务于音响同时也补充或从意义的层面深化音响,二者相得益彰地共同完成对现实的一种报道。
幻灯片20第五章广播电视新闻(消息):“时新性”问题,新闻提要,电视新闻(图片新闻)的解说,等一,广播电视消息的“时新性”问题(一)问题的提出:1,在动态消息(事件)的报道上,广播电视的时效在“当日”,在采写上时效性问题更为急迫;2,“快”是电台广播新闻的优势,强调时效性也就是强调电台在相关问题上的发挥优势(二)广播电视新闻时新性要注意的问题(1)广播电视动态消息(事件)的“何时”都为“今天”幻灯片212,按照美国学者E威利斯的意见,广播电视传播是在时间上行进,新闻报道要尽可能给人以“现时”感,,具体说,对于那些还在有形或无形持续的活动,广播电视新闻要尽可能多地说“现在”二字,3,同样按照E威利斯的意见,晚间及早间新闻节目的“时新性”有如下的困难与对策(1)困难:晚间新闻报道的一般是白天的事,早间新闻报道的一般是头天及晚上的事,这些事件一般也在其它的节目报道过,所以,它们的报道一般只能是“迟报”,“晚报”。
(2)对策:A 撇开别的节目的相关报道,假设大众“不知道”,对事件以最新的新闻予以报道,比如,报道可以这样表述:“现在播送记者刚才发来的最新消息”,“本台最新消息”,等幻灯片22B,从追踪报道的角度报道事件的“新进展”,对“无进展”的状态也本着“没有新闻本身也是新闻”的理念作出报道二,广播电视消息类的提要写作(一)提要的意义1,介绍本次节目的主要内容,2,将受众引入收听(二)提要写作的四个原则:(1)突出原则:选择性介绍本次有新闻价值或意义的内容,(2)多样性原则:最好政治、经济、文体各方面都有(3)叙事原则:因为是“一行题”,所以“实标(4)精短的原则幻灯片23三,电视新闻的类型,图片新闻的解说(一)类型(从表达方式看):1,字幕新闻;2,口播新闻,3,图片新闻,包括动态与静态两种(二)图片新闻的文本形式:左画右声,分格而书(三)画格中的书写(提示)内容:1,画面的内容(如“飓风”,“会场场景”);2,景别(特写,中景、全景等);3,镜头样式(“推”、“拉”、“摇”、”移”);4,字幕(标题);5,报道中需要以字幕的形式说明的内容幻灯片24(四)电视新闻(图片新闻即消息)的解说:1,电视新闻解说的特点:解说灌满画面或在声画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电视新闻充满了解说,解说在声画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
究其原因——其一,由画面不能回答而需要交待的问题(比如“五个W”,新闻背景,事件的意义)所决定其二,由旨在传递信息的电视新闻而需要对画面信息作出提炼所决定(相对于画面它有信息的提炼,反之这些提炼的信息靠解说来表达,其三,幻灯片25其三,由画面的表意带有模糊性而信息讲求明确所决定(画面具有多解性,要明确,靠解说)其四,由“现时”的画面难得而电视的画面一般只可能是与新闻相关的间接材料这一点所决定(不是“现时”的画面,新闻就不能由画面展示,它要靠“说”出来)三,电视消息解说的要求(一)以传递更多的信息作为解说的要求,(二)语体板正(相对于抒情),给人以严谨的纪实感,(三)对人与事物的评价要适度,注意用语的分寸感幻灯片26第六章:电视新闻两种重要报道形式的写作:现场报道,新闻调查一,现场报道(一)含义及其来源,(二)报道的优势:真切,鲜活(三)两种形式:1,现场录音报道:对现场实况的摄录作必要的编辑所形成的报道(我们所讲的是此种);2,现场直播(四)现场报道的题材幻灯片271,适合作现场报道的题材:一般有如下四种受关注的题材(1)现场的状态是新闻的重要元素(战争、地震、火灾)(2)提前预知的事件(所谓预知的事件恰恰为记者在这种报道中所需要的基本构思提供了时间)(3)过程短、涉及的空间方位相对集中的事件:现场报道一般是篇幅短的消息过程短、方位集中的报道更适合这样的报道(4)内容单一的事件,现场报道讲求时效,内容单一,制作不费时工2为了丰富现场报道的题材(现场报道的题材难得,要善于发现“随机看待到的现场”的新闻价值或意义(《撤离,提前了半小时)幻灯片28(五)现场报道的结构方式,文稿的特殊性,记者表达要注意的问题1,结构方式:报道以采访的行进为脉络,以采访对象、空间的转换构成报道的起承转合2,文稿的特性:报道前拟构一个计划性的草稿,现场会出现首先没有想到的报道点,等报道完或播出后再根据报道复原为正是文本,以备查3,记者表达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现场报道是”现在进行时”,记者的解说要紧跟现场,迅速及时,以避免贻误报道点二新闻调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央视:1996,5,《新闻调查》)幻灯片29(一)含义:探索或揭示相关现象或问题其真相的报道(二)写作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注重展示调查的过程,因为:其一,所谓的调查正寓于调查的过程当中,调查的过程本身就是“新闻调查”内容上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二,步步深入地揭示真相的调查过程,是“新闻调查”一种故事性所在,是“新闻调查”传播学上一种引人入胜的东西(采访:防止认为似乎可以了而不再深入)幻灯片30第七章电视访谈节目文案的拟写:介绍词与访谈的问题电视访谈节目文案是主持人(记者)为节目的进行、构成、播出准备的计划性文本;电视访谈节目文案的拟写包括两个部分,即介绍词(开场白)的拟写与访谈问题的拟写;美国学者E威利斯等对美国所谓最成功的电视访谈节目——底特律WJR台的《焦点》、全国广播公司的《今天》——的介绍词及访谈的问题作出了研究,我们根据其研究来讲授这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