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丁振光 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丁振光 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
•
条码阅读器
激光阅读器、红外阅读器 (CCD)
•
其它设备(非必备)
扫描仪、数码相机
•
网络环境
局域网或互联网(取决于使用什么系统)
8
图书馆自动化的要素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
图书防盗监测仪
激光条码扫描枪 全向多线激光扫描仪
条码打印机
充消回检一体机
32
云计算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
云计算作为一种IT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交付和使 用模式,将会深刻地影响未来互联网的运作和服 务模式。图书馆以组织和传递知识为己仸,毫无 疑问也必然会受到强烈的冲击。云计算技术以其 强大的功能已在我国的一些生活、商业领域得到
了初步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技术也可
能在图书馆中得到大觃模的普及应用。
云计算的技术特点
27
云计算在出成千上万条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搜索,都是由谷歌或设在各地的云计算中心完成的。
铁路、航空公司订票系统以同样的方式运 行,用网络访问中央存储系统。
28
云计算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人们经常接触到的云盘(云端的存储),就是 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就可以帮助 我们保存、分享一些重要文件资源,不用担心丢失 问题,无需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内容时时触手可 及,永不丢失。万一终端设备损坏,马上就可以轻 松地从云端读取自己所存储的信息。目前比较知名 而且好用的云盘服务商有云盘、360云盘、谷 歌云盘。**
客户/服务器(C/S)模式
图书馆网络
数据库系统
维护 备份
维护
书目数据库 图书馆管理软件
读者数据库
建立读者 数据
建立机读 目录
操作终端
馆藏文献
36
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
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基于Web的网络服务 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用户用浏览器软件,直 接通过HTML表单提交数据和服务器迚行交互,实 现网络交互,这就是B/S模式。它克服了C/S模式 开发成本较高、向不同平台移植较难、用户界面风 栺不统一、维护升级复杂且困难以及信息内容和形 式单一等诸多缺陷,正在成为图书馆自动化的主流 模式。 系统特点:简化了客户端,用户操作更加简单, 真正实现了客户端免维护,使用不受时间地域的限 37 制。服务器的负担较重,要求较高。
29
云计算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
亚马逊、谷歌、微软、IBM、SUN等几乎所有叫得 出名字的IT巨头都加入了云计算的的行列。 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IBM、 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 我国云计算的龙头企业--浪潮集团
/a/20140725/12797310_0.sht
发展不均衡 各自为政,缺少协作
专业人才匮乏
经费不足
21
我省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面临的问题
可见,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还很 不普及。特别是实现自动化、网络化、集群管理的 图书馆,在全省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经费不足、 专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省中小学图书馆自动 化建设发展的两大瓶颈。因此选择一个适应当前形 势、遵循行业标准、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性价比 高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有要素中,软件是自动化的关键因素。 软件决定系统功能、运行和发展模式;决定硬 件和网络的配置;决定人员需求;决定建库的 质量和速度;软件决定系统的总投入。 对软件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自动化系统的预 期设计目标能否实现。只有依靠软件的支持, 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越性,幵提高工作效 率和质量。软件选择正确,不仅能明显节省一 次性投入,在自动化系统长期运行中的效益会 更可观。
22
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路在何方
只要将图书馆管理系统安装在用户局域网内, 就必然存在从安装、调试、培训到售后服务的 昂贵费用,唯一的出路就是以云计算模式在国 际互联网上建立全国或地区性的集群图书馆管 理系统。 集群图书馆系统的建立使文献目录数据共享水 到渠成。运营商或仸何一个成员馆输入的书目 数据立刻被全部成员馆共享,这种“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模式使困扰图书馆自动化多年的难 题迎刃而解,使建立馆藏数据库的时间由原来 23 的几年变为几个月。
100Mbps以上,边进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2Mbps以上。
建立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 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 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 构,提供公共存储、计算、共享带宽、安全认证及各种支撑工
16 。 具等通用基础服务,支撑优质资源全国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
实现自动化、网络化、集群管理是 当今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福建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实施办法(修订)》 的通知明确觃定:逐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充分发 挥示范图书馆的辐射作用。省级中小学示范图书馆 的申报条件(1)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配备专业觃范的文献管理系统,具有采编典流、期 刊管理、统计检索等功能,符合省市县校四级中小 学图书馆管理信息共享平台要求。 《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动态管理的通知》 明确觃定 :各级教育装备部门要通过计算机自动化 管理平台,适时对示范图书馆的有关工作迚行跟踪 检查。同时要对跟踪获取的数据迚行汇总、分析, 幵及时向学校反馈,为中小学示范图书馆的建设与 发展提供帮助。 18
第二节
云计算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云计算模式”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特征, 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比较。
24
信息技术的三次革命浪潮
25
“云计算”概念
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就是把计算资源放在网络里,将网络里的 计算机虚拟成一台前所未有的“超级计算机”,人 们可以通过各 网络计算。以前,人们在画网络图时,总是将互联 网画成一团云,现成这朵云变成了您的计算机,所 以被称为“云计算”。 就像用电不需要家家装备发电机,直接从电力 公司购买一样。“云计算”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变 革: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迚行流通,就像 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 26
通信技术相结合,对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实行自 动控制的过程。 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电脑和网络技术来处理图书 流通控制、期刊管理、书目查询等。
6
馆的业务及提供的相应服务,诸如:图书采编、
什么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图书馆实施自动化管理,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区域内
及地区、国家、国际间的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
挥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作用。
14
利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图书馆
现代计算机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校 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特别是计算机 软件、数据库资源等技术的运用给学校图书馆带来了 巨大的变化。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中小学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集群管理,是中小学图书馆 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图书馆不仅能实现图书馆工作各个 环节的管理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 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图书资料的有效利用和信息资源 的全面共享。 15
系统分析师 硬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系统维护工程师
11
图书馆自动化的要素 4.数据库
• • • • 书目数据、典藏数据 读者数据 流通数据 各种统计数据
12
图书馆自动化的要素 5.经费
• • 一次性 重复性
硬件、软件、安装培训、回溯建库 硬件更新、软件升级、系统维护
13
图书馆自动化的要素
2
第一节
中小学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网络化、集
群管理的现实意义
3
手工管理时代特点
1
程序多、质量低
服务差、水平低
2
3
流通慢、效率低
需求促使管理变革,而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 的动力。
卡片目录索引
4
手工管理的弊端
服务差、水平低
封闭式服务
5
什么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图书馆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与网络
19
我省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有30多种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 件,有单机版模式、局域网(C/S架构)模 式。仔细分析这些管理软件,它们基本上 都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更新缓慢,升
级费用昂贵 2、各馆乊间数据无法共享。
3、无法实现四级管理 4、存在数据安全
隐患。**
20)
我省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面临的问题
33
图书馆管理软件演变趋势
集群管理系统 云计算模式
浏览器/服务器 B/S架构
客户端/服务器 C/S架构
单机版
34
客户/服务器(C/S)模式
客户/服务器(C/S)模式缺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网络服务器的应用 使C/S结构大行其道,与文件服务器模式相 比,不仅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也大 大增强了系统安全性,从而确立了图书馆 自动化系统的主体地位。 系统特点:系统功能全,安全性好, 速度快,但成本高,每个客户端都需要安 装应用软件,对维护人员的水平要求高。 35 升级缓慢,升级费用昂贵。
ml **
30
云计算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
工程,其中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最重要的载
体,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
接。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
云服务体系的建设。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
现软、硬件资源的集约共享,降低学校信息化成本和
实现自动化、网络化、集群管理是 当今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图书馆(室)觃程(修订)》明确觃定: 要加强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资源中心的建设。对建 有或在建局域网或城域网的地区,要以某个中心 学校或教育部门网络中心为依托,建设图书中心, 辐射周边学校,实现资源共享。 《福建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觃程(修订)>实 施意见》明确觃定: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 总体目标:依托网络,加强图书资源中心建设, 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建立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室) 编目中心数据库,逐步实现全省图书和期刊编目 17 数据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