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合物加工原理名词解释

聚合物加工原理名词解释

1.高分子材料加工:把高分子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手段转变成某种高分子材料制品的过程。

2.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常规高分子材料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3.智能高分子材料:能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动作的高分子。

必须具备能感应外部刺激的感应器功能、能进行实际动作的动作器功能以及得到感应器的信号后而使动作器动作的过程器功能。

4.可挤压性:聚合物通过挤压作用形变时获得形状和保持形状的能力。

5.可模塑性:聚合物在一定温度和外力作用下形变并在模具中模制成型的能力。

6.可纺性:聚合物流体在拉伸作用下形成连续细长丝条的能力。

7.可延性:无定形或部分结晶固体聚合物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受到压延或拉伸时变形的能力。

8.复合材料:是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材料,经特殊工艺复合成一体,而制得的综合性能更优异的新型材料。

9.耗散:力学的能量损耗,即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

在外力作用下,大分子链的各运动单元可能沿力的方向做从优取向的运动,就要克服内部摩擦,所以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转化为热能。

10.离子液体:是在室温及相邻温度范围内完全由离子组成的有机液体。

离子液体具有极性强、不挥发、不易氧化、不易燃易爆、对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对绝大部分试剂稳定等优良特性,因此被称为绿色溶剂。

11.混合的定义:混合是一种趋向于混合物均匀性的操作,是一种在整个系统的全部体积内,各组分在其基本单元没有本质变化的情况下的细化和分布的过程。

12.均一性:均一性指混得是否均匀,即分散相浓度分布是否均匀。

13.分散度:指被分散物质的破碎程度如何。

破碎程度大,粒径小,分散度就高。

14.非分散混合:通过重复地排列少组分增加其在混合物中空间分布的均匀性而不减小粒子初始尺寸的过程。

15.分散混合:将呈现出屈服点的物料混合在一起时,要将它们分散,应使结块和液滴破裂,这种混合称为分散混合。

16.流变性:当高聚物熔体和溶液(简称流体)在受外力作用时,既表现粘性流动,又表现出弹性形变,因此称为高聚物流体的流变性或流变行为。

17.拉伸流动: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仅沿着与流动方向一致的方向发生变化。

18.剪切流动: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仅沿着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发生变化。

19.威森堡效应: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中聚合物沿快速旋转轴慢慢上爬并形成相当厚的包轴层的现象。

20.孔口胀大效应:是指熔体挤出模孔后,挤出物的截面积比模孔截面积大的现象。

21.网络丝:是指丝条在网络喷嘴中,经喷射气流作用,单丝互相缠结而呈周期性网络点的长丝。

22.纤维:一种细长形状的物体:长径比至少为10︰1,截面积小于0.05mm2,宽度小于0.25mm。

具有一定的柔曲性、强度、模量、伸长和弹性等。

23.复合纤维: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的熔体或浓溶液,分别输入同一个纺丝组件,在组件中的适当部位汇合,从同一喷丝孔中喷出而形成的纤维。

24.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化学药品、耐气候等性能特别优异的一类新型纤维。

25.回弹性:纤维在外力作用下伸长和释放外力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称为回弹性。

26.干法纺丝:将聚合物溶于挥发性溶剂中,通过喷丝孔喷出细流,在热空气中形成纤维的纺丝方法。

27.塑料:玻璃化温度或结晶聚合物熔点在室温以上,添加辅料后能在成型中塑制成一定形状的高分子材料。

28.塑料加工:是将塑料物料转变为实用制品的各种工艺和工程。

即在加工条件下使塑料物料通过形变和流动转变为满足使用性能的所需形状产品。

29.口模成型:挤出成型亦称口模成型,即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挤压作用,使受热熔化的聚合物物料在压力推动下,强行通过口模并冷却而成为具有恒定截面的连续型材的成型方法。

30.挤出成型:亦称口模成型,即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挤压作用,使受热熔化的聚合物物料在压力推动下,强行通过口模并冷却而成为具有恒定截面的连续型材的成型方法。

31.注射成型塑料在注塑机加热料筒中塑化后,由柱塞或往复螺杆注射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形成制品的塑料加工方法32.反应注射成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活性原料在压力下通过混合头撞击混合后注入模具内进行化学反应并制得产品的一种成型工艺。

33.压延:是将混炼胶在压延设备上制成片材或与骨架材料制成复合片材半成品的工艺过程,即是使胶料受到延展的工艺工程,是通过旋转的两个辊筒的压力实现的。

34.压延成型是将熔融塑化的热塑性塑料通过两个以上的平行异向旋转辊筒间隙,使溶体受到辊筒挤压延展、拉伸而成为具有一定规格尺寸和符合质量要求的连续片状制品,最后经自然冷却成型的方法35.压延效应:由于物料在压延过程中,在通过压延辊筒间隙时受到很大的剪切力和一些拉伸应力作用,高聚物大分子会沿着压延方向作定向排列,以致制品在物理力学性能上出现各向异性,这种现象在压延成型中称为压延效应。

36.压缩模塑:压缩模塑又称模压,是模塑料在闭合模腔内借助加压(一般尚须加热)的成型方法。

通常,压缩模塑适用于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等。

37.二次成型法:在一定条件下将片、板、棒等塑料型材通过再次加工成型为制品的方法,称二次成型法。

38.中空吹塑成型:是将挤出或注射成型的塑料管坯或型坯趁热于半熔融的类橡胶状时,置于各种形状的模具中,并即时在管坯中通入压缩空气将其吹胀,使其紧贴于模腔壁上成型,经冷却脱模后即得中空制品。

39.拉幅薄膜:是将挤出成型所得的厚度为1~3mm的厚片或管坯重新加热到材料的高弹态下进行大幅度拉伸而形成的薄膜。

40.压缩比(ε):螺杆加料段第一个螺槽容积和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41.热固性塑料压缩模塑:型腔中的热固性塑料在热的作用下,先由固体变为熔体,在压力下熔体流满型腔而取得型腔所赋予的形状,随着交联反应的进行,树脂的分子量增大、固化程度随之提高,模压料的黏度逐渐增加以至变为固体,最后脱模成为制品。

42.热塑性塑料压缩模塑:过程与热固性塑料基本相同,但没有交联反应,熔体充满型腔后,模具冷却使熔体变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才能脱模成为制品。

因此,模具需交替加热与冷却,周期长,不经济。

只用于模塑较大平面的或流动性差的塑料制品。

43.热成型:是一种以热塑性塑料板材和片材为成型对象的二次成型技术。

44.橡胶:是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也称弹性体。

橡胶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能显示出高度变形的能力,而在外力除去后,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45.补强剂:凡能提高硫化橡胶的拉断强度、定伸强度、耐撕裂强度、耐磨性等物理机械性能的配合剂,均称为补强剂。

46.填充剂:仅为了增加胶料的容积,从而降低成本或改善工艺性能,对橡胶补强效果不大。

47.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带有亲水部分和亲油部分组成的物质。

48.增塑剂:能降低高分子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并提高塑性的助剂。

49.均化剂:相溶剂的一种,由那些与极性和非极性聚合物兼容的化学品构成。

50.塑炼:具有弹性的生胶变成具有可塑性的胶料的工艺过程。

51.均相成核:又称散现成核,是纯净的聚合物中由于热起伏而自发的生成晶核的过程,过程中晶核的密度能连续上升。

52.异相成核:又称瞬时成核是不纯净的聚合物中某些物质起晶核作用成为结晶中心,引起晶体生长过程,过程中晶核密度不发生变化。

53.可模塑性:是指材料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形变和在模具中模制成型的能力。

可模塑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流变性,热性质和其它物理力学性质。

54.一次成型:一次成型是通过加热使塑料处于粘流态的条件下,经过流动、成型和冷却硬化(或交联固化),而将塑料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方法55.浇注系统:是指塑料熔体从喷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等。

56.牛顿流体:在一维剪切流动情况下,当有剪切应力于定温下施加到两个相距dr的流体平行层面并以相对速度dv运动,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线性关系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57.热固性树脂:指在加热、加压下或在固化剂、紫外光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交联固化成为不溶不熔物质的一大类合成树脂。

58.异性纤维: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横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59.共混纤维:两种或多种聚合物混合后纺成的纤维。

60.差别化纤维:不同于常规品种的化学纤维,即经过化学改性,物理变化和特殊工艺而得到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化学纤维。

61.特种橡胶: 也称特种合成橡胶。

指具有特殊性能和特殊用途能适应苛刻条件下使用的合成橡胶。

62.无管虹吸:对高分子液体当虹吸管升离液面后,杯中的液体仍能源源不断地从虹吸管流出,这种现象称无管虹吸效应。

63.零切粘度:剪切速率趋近于零时,表现粘度与剪切速率无关,流体流动性质与牛顿型流体相仿,粘度趋于常数,称零切粘度。

64.线密度:纤维的形态尺寸之一,表示纤维粗细程度,在化纤中通常以单位长度的重量,即线密度来表示。

65.纺程:通常从喷丝板(x=0)到转绕点(x=L)之间的距离称为纺程66.冷去长度:喷丝板到丝条固化点之间的距离67.动力学结晶能力G:是从准等温的角度来考虑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基本物理参数。

68.可纺性:某种流体在单轴拉伸应力下能大幅度的出现不可逆伸长形变,这种流体成为客可纺69.熔体纺丝纤维:采用聚合物的熔体进行纺丝的纤维70.门尼粘度:是根据式样在一定温度.时间和压力下,在转子和模腔之间变形时所受的扭力来确定胶料的可塑性,结果以门尼粘度来表示71.门尼焦烧:焦烧是未硫化胶在工艺过程中产生早期硫化即曲线形分子开始出现交联的现象。

72.塑炼: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式,使橡胶上强韧的高弹性状态转变为柔性的塑性状态的过程73.混炼:混炼是用炼胶机将生胶或塑炼生胶与配合剂炼成混炼胶的工艺,是橡胶加工最重要的生产工艺。

本质来说是配合剂在生胶中均匀分散过程,粒状配合剂呈分散相,生胶呈连续相。

74.橡胶成型加工过程:橡胶加工是指生胶及其配合剂经过一系列化学与物理作用制成橡胶制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生胶的塑炼.塑炼胶与各种配合剂的混炼及成型.胶料的硫化等加工工序。

1.高分子材料加工2.功能高分子材料3.智能高分子材料4.可挤压性5.可模塑性6.可纺性7.可延性8.复合材料9.耗散10.离子液体11.混合的定义12.均一性13.分散度14.非分散混合15.分散混合16.流变性17.拉伸流动18.剪切流动19.威森堡效应20.孔口胀大效应21.网络丝22.纤维23.复合纤维24.高性能纤维25.回弹性26.干法纺丝28.塑料加工29.口模成型30.挤出成型31.注射成型32.反应注射成型33.压延34.压延成型35.压延效应36.压缩模塑37.二次成型法38.中空吹塑成型39.拉幅薄膜成型40.压缩比(ε)41.热固性塑料压缩模塑42.热塑性塑料压缩模塑43.热成型44.橡胶45.补强剂46.填充剂47.表面活性剂48.增塑剂49.均化剂51.均相成核52.异相成核53.可模塑性54.一次成型55.热塑性树脂56.牛顿流体57.异性纤维58.共混纤维59.差别化纤维60.特种橡胶61.无管虹吸62.零切粘度63.线密度64.纺程65.冷去长度66.动力学结晶能力G 67.可纺性68.熔体纺丝纤维69.门尼粘度70.门尼焦烧71.塑炼72.混炼73.橡胶成型加工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