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楼车间改进方案一,组装车间管理的目的使组装车间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提高班组的库存管理水品,优化整洁车间环境,培养工人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班组的生产效率。
二,现状描述(一)车间空间规范方面1.零件盒里零件混杂,没有规范的零件摆放区,零件盒随便放置,零件没有按大小和品类进行归类。
2.除金属常用零件外的其他专用组装零件或者部件,因领用过量而富余,存放没有一定的区域和规范,存放混杂,不便取用。
3.工人习惯随手放置工具和该工具盒,工具摆放有一定的区域例如柜子,但不集中,有些工具还不宜发现和取用。
4.班组生产的过量的半成品部件堆放混乱,易造成资源浪费,不便下次取用5.临时的组装部件堆放区不合理,干扰其他存放品的取用6.常见的一些非金属辅料例如胶水,隔热材料,打包带等没有规范的摆放,造成堆放区混乱,遮挡住其他的堆放品7.工作区的柜子随意移动,风扇,插板和热水壶的使用不规范(二)员工生产方面1.工人间的相互配合较少,多是单独作业。
同时工人的生产责任心较弱,部分人员消极怠工2.工人的特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各工序的生产过程中,没有按工人效率分配工作,有的很快做完,有的速度慢。
影响连贯的的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三)相关的现场图片第一类,工具盒和零件盒的摆放:零件混杂,零件盒和工具盒无固定摆放区,摆放混乱解决办法:.1.将常规的零件分为,螺丝,螺母,和垫片三大类,同时将各类里的零件分区域按大小规则摆放。
2..班组零件区摆放开封的零件,同时起到零件回收的作用;集体的零件柜主要存放未开封的零件这样方便盘存3..将作业时使用的零件盒按姓名标记,每人专属一个,将零件盒叠放在一起,并放在零件存放区旁。
第二类,塑料辅料和班组生产多余部件的堆放:随意存放,影响它物取用,不便盘存解决办法:1.存放班组生产过量的部件时,按金属和塑料分区分类堆放在指定区域,不同部件不能遮挡方便取用。
2.在零件区旁存放各种体积较大的塑料辅料或者耗材,例如保温材料,分类存放,不遮挡。
3.将临时性班组生产的零部件存放在指定区域,堆放整齐,不遮挡,方便取用。
4,工人按固定周期处理一次领用过量的零部件和组装的过量零部件。
处理办法为:由库存部每1月集中收集领用过量零部件,然后在分类存放;班组内生产的过量零部件每两周清理一次,较大的清理放进塑料筐,小的放进纸箱,同时在纸箱或者塑料筐外贴标记记录存放的种类和数量,同时班上有一个记录簿登记把班级库存的增减情况,详细记录物料的数量和存放,领用日期。
第三类,第五楼3个班组公用的常用金属零件柜的使用现状:零件补充不及时,标签模糊。
解决办法:1.班组零件区摆放开封的零件,同时起到零件回收的作用;集体的零件柜主要存放未开封的零件这样方便盘存2.集体公用的零件柜一天补充一次,补充的周期可以变动,但不能超过3天,每一次存放后的量能保证正常的楼层各班组的使用量3.零件柜上面的型号标示要清晰,标示上包括汉字标示,字母标示和图片标示。
三大类的常用金属零件分别放在不同的一层第四类,班用柜子使用情况:工具箱和柜子内的物料存放混乱,各自功能不明解决办法:1.将班组的所用柜子都放在指定的1.2.3.区域内,每个班配2个普通柜子和一个工具柜,工具柜子里面存放工具箱,和所用的电动设备和打包机。
其中上层放工具箱,下层放电动设备和打包机。
工具箱里存放螺丝刀,扳手,钳子。
普通柜子里面,其中一个上层放剪刀,胶布等日常使用的体积较小的用具,另一个上层放班组所有文件。
二者的下层存放体积较小的班组未使用或者未用完的专用零件。
2.柜子需固定在指定区域,不能随意移动。
组装车间问题分析(一)核心解决问题1,按照工人的工作习惯合理规划零件和工具,等各类班组物料的区域2,制定工具和零件,和生活用品的的日常管理执行细则3,工人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提高,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4,日常的制度规章监督和推广(二)车间管理的具体物品分类主要班组堆放物料分类1.常用四大类金属零件2.工具盒3.柜子椅子板凳4.不同体积的塑料辅料5.风扇等生活用品6.非常规专属零件7. 金属部件8.半成品的临时堆放9.柜子,椅子文件等办公用品10.风扇,插线板茶壶等生活用品(三)主要的改进设想1.班组的零件区域内的分类2.成品和半成品的堆放细则3.工具盒的实名制和摆放4.关于柜子的使用细则5.关于班组零件和集体零件柜的功能设想6.常用辅料的取用规定7.车间各班组物料区域存放的重新划定(四)运用的管理思想(1)、目视管理本质:企业通过目视管理手法创造“看得见的管理”和“一目了然的管理”,目的是推动员工自主管理、自主控制。
用法:管理标签,如重点设备上悬挂润滑油标签:可知油种、色别、加油周期等;管理界限标识,如电流表显示盘划线表示正常和危险范围等等。
用量:不可过多,又不能过少——恰到好处。
(2)、定置管理本质:空间效率和时间效率最大化的管理手段。
用法:从原料、在制品、成品、不合格品、废品,到工具管理,均须实施定置。
用量:所有物品均应定置。
(3)、标准化管理本质: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两大轮子。
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
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用法:凡是已经验证有效的方法、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都应形成文字化,制定成标准,继而依标准付诸行动并不断完善成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标准化。
用量:尽企业的最大能力。
(五)借鉴的管理推广技巧关于5s推行的重点及注意事项(1)、“形式化”:就是必须运用一些形式的东西创造环境,让人们感到与原先就是不一样,既有软的宣导造势,又有硬的目视(工具),形成立体超原来的环境(空气中都弥漫着5S 的气息)。
犹如一个从未进过超五星级酒店的人,置身其中,他也不会随地吐痰了。
正如日本管理大师安岗正竺的总结:心态变则意识变,意识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性格变,性格变则命运变。
——即想达目的,必要的形式不可缺。
决非“唯形式而形式”。
(2)、“行事化”:在由“形式化”手法创造的立体超原来的环境中,会产生的结果:员工自觉不自觉地按《5S推行手册》和《作业指导书》做事——主动;员工在5S推进小组的督导、验证和考核下,半主动半被动的按要求高标准的做事。
——环境的熏陶开始超越“形式化”,进入实质的“行事化”。
(3)、“制度化(或标准化)”:把欲将其变为习惯化的行为加工成制度化或标准化的文字,让所有人都按一个标准做事。
——良好行为“习惯化”,“习惯化”的行为文字化、标准化。
(4)、“规范化”:每时每刻、任何人、任何环境都要按文字化、标准化的要求做事,就达到了“规范化”。
(5)、“习惯化”:据专家称,一种好的行为欲习惯化,仅21天足矣!事事“规范化”,久而久之,也就“习惯化”了!四,组装车间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班组所有物的堆放细则1.将常规的零件分为,螺丝,螺母,弹片和垫片四大类,同时将各类里的零件分区域按大小规则摆放。
2..班组零件区摆放开封的零件,同时起到零件回收的作用;集体的零件柜主要存放未开封的零件这样方便盘存3..将作业时使用的零件盒按姓名标记,每人专属一个,将零件盒叠放在一起,并放在零件存放区旁。
4.存放班组生产过量的部件时,按金属和塑料分区分类堆放在指定区域,不同部件不能遮挡方便取用。
5.在零件区旁存放各种体积较大的塑料辅料或者耗材,例如保温材料,分类存放,不遮挡。
6.将临时性班组生产的零部件存放在指定区域,堆放整齐,不遮挡,方便取用。
7,工人按固定周期处理一次领用过量的零部件和组装的过量零部件。
处理办法为:由库存部每1月集中收集领用过量零部件,然后在分类存放;班组内生产的过量零部件每两周清理一次,较大的清理放进塑料筐,小的放进纸箱,同时在纸箱或者塑料筐外贴标记记录存放的种类和数量,同时班上有一个记录簿登记把班级库存的增减情况,详细记录物料的数量和存放,领用日期。
8班组零件区摆放开封的零件,同时起到零件回收的作用;集体的零件柜主要存放未开封的零件这样方便盘存9.集体公用的零件柜一天补充一次,补充的周期可以变动,但不能超过3天,每一次存放后的量能保证正常的楼层各班组的使用量10.零件柜上面的型号标示要清晰,标示上包括汉字标示,字母标示和图片标示。
三大类的常用金属零件分别放在不同的一层11.将班组的所用柜子都放在指定的1.2.3.区域内,每个班配2个普通柜子和一个工具柜,工具柜子里面存放工具箱,和所用的电动设备和打包机。
其中上层放工具箱,下层放电动设备和打包机。
工具箱里存放螺丝刀,扳手,钳子。
普通柜子里面,其中一个上层放剪刀,胶布等日常使用的体积较小的用具,另一个上层放班组所有文件。
二者的下层存放体积较小的班组未使用或者未用完的专用零件。
12.柜子需固定在指定区域,不能随意移动。
(二)班组内的人员行为相应细则1.工人间的相互配合,总结出常见的需要多人配合生产工序,提高效率。
同时班主每天工作开始时需分配给组员生产任务,把生产任务明确告知他们,并监督指导员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2.工人分工时按特长进行充分利用,各工序的生产过程中,按工人效率分配工作,跟据生产效率的不同合理安排生产人数,不能造成某环节生产阻碍其他环节正常快速生产。
3.每个班组需指定至少一人负责班组所有物的堆放。
4,工人按固定周期处理一次领用过量的零部件和组装的过量零部件。
处理办法为:由库存部每1月集中收集领用过量的非常规零部件,然后在分类存放;班组内生产的过量零部件每两周清理一次,较大的清理放进塑料筐,小的放进纸箱,同时在纸箱或者塑料筐外贴标记记录存放的种类和数量,同时班上有一个记录簿登记把班级库存的增减情况,详细记录物料的数量和存放,领用日期;对于那些作业时断时续的班组在每次间隔时间较长重新作业时应整理物料后在正常工作(这些班组因作业时断时续物料混杂,管理问题更多)5,班主和上级直属车间主任有责任总结班组里出现的可以提高工艺的技巧或者比较好的行为习惯,并将制定为列为工人作业准则,同时在公告板上公告。
考评人员按改进的数目和效果给予奖励,同时公告于公司。
受奖者包括班主,发明新工艺的员工,和车间直属相关负责人。
第五部分5楼组装车间工作实施步骤(一)推进步骤5楼组装车间工作实施小组(组成):考评小组:1.宣传:大力宣传本次车间活动的相关理念和知识,表彰先进,批评落后,宣传活动贯穿整个活动2制定车间管理制度和考聘标准:由车间改进实施小组和考评小组制定3.试行期2个月,开始9月1日至10月31日,由车间中干牵头,做切实可行的目标。
并对达标班组进行奖励4.推进和考评小组采取定点摄影,车间改进看板,经验交流,红牌粘贴,专项整改,评比命名等方式推进工作,努力做成全公司改进试点5.推进车间改进活动,重在发动车间员工,开展小改小革等改进创新,和创意活动6.通过制定本车间的检查,评比,奖惩的等办法,深化车间改革7.固化车间改进时间,结合改进要求,修改本车间的设备维护,工具量具管理,文明生产和标识管理等相关要求,并使之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