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空间设计(Space Design for Exhibition)第一节展示空间设计概述一、展示空间设计概述:展示行为狭义上涵括了具体的展示容、空间与传达流程的组织等因素。
展示空间概念是以人(展示者和参观者)的存在为前提的。
空间就是有意义的场所,应该满足人的某些特定需求。
展示空间是指能满足人获得信息需求的空间。
展示空间是一个公共空间,它的特点是开放性与流动性展示空间的形成取决于展示个人或团体的展示动机,其意义取决于个人或团体的获取动机对展示容的反馈。
因此,展示空间力求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提供最好的信息传播方式。
展示空间是为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是信息的空间,是信息的物化,这种雾化室通过视觉手段为主的综合手段来实现的,是一个将信息视觉化的空间。
展示空间设计是通过实体限定来创造带有心理情绪的多维空间的设计艺术手法。
二、展示设计的由来: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神殿——特菲尔·奥林帕斯殿1868年伯录法国神父在我国建立了第一所博物馆,名为震旦博物馆(先徐家汇,徐家汇博物馆)我国博物馆学理论见骞创办了第一个有由中国人办的博物馆——博物馆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国际展览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被人们誉为工业革命的镜子。
三、展示空间设计的特性:展示空间可分为固定空间与可变空间,也可分为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
实体空间围明确,界限清晰,有较强的私密性;虚拟空间围含蓄,是实体空间界定下的空间,又称为“心理空间”。
展示空间的特征:1、“时-空”构成空间:展示空间设计受特定时间的制约,是三维空间和时间集合。
展示场所可视、可闻、可询、可触摸。
2、丰富多姿的空间组合:3、展示空间的开放性与流动性:展示本来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封闭的模式,展示场馆是由“人-物”构成的川流不息的流动空间,构成了“物-人-环境”的空间流程4、展示空间的群化功能与时效性:展示的传达功能、营销功能、招引沟通功能、生活娱乐与服务功能等多元融合。
四、展示空间设计的分类常见的展示设计的类型:展览会、博览会展示;博物馆展示;橱窗展示;购物环境展示;观光景点展示;节庆礼仪展示。
展示空间设计的分类:1、布展空间:布展空间是指展品列的实际空间,是展示空间造型的主体部分。
能否取得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效地传达信息,是布展空间设计的关键。
在设计中,处理好展品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展品的成列要考虑到人体尺度、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
在保证一定的通道的功能要求下,着重关注如何为观者提供一个令人兴奋的信息场所。
2、流通空间:流通空间也称共享空间,包括展示环境中的通道、过廊、休息间等场所,是供公众使用和活动的区域。
其设计要点有:要估算观众的流量、流速,以及人观看行为方式的基本状态(包括在谈话、交流中不影响其他观赏);要考虑展品的性质和列的方式,以调节人流与通道的关系;注重主要展品的最佳视域、视角、视距与通道的关系,避免主要展品前人群簇拥,造成通道滞塞;设计科学合理的路径,用最短、最有效的路线减轻重复、绕道给观众造成的疲劳。
3、辅助空间:辅助空间是指布展空间和流通空间之外的空间,有以下方面:接待空间、工作空间、储藏空间、维修空间。
第二节展示空间设计的准备一、展示空间与交流:展示空间是指能满足人们获得信息需求的公共空间。
展示空间的形成取决于个人或团体的展示动机,其意义取决于人展示动机的体现和观者信息反馈的互动。
展示空间因为展示者和参观者的存在而存在,展示空间因为展示者和参观者行为和心理的交流的需要而存在。
展示空间力求力求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提供最好的信息传播方式。
(一)、展示设计中的视觉因素通过视觉可以观察外部世界的形状、大小、色彩、明暗、肌理、运动、符号等多方面的信息容。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展示设计的信息、容传达和沟通功效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视觉因素的运用。
1、视觉特征人的基本视觉特征:(1)视野:是指人的头部与眼球处于固定状态时所看到的空间围。
一般人眼在视角15°左右(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分辨能力最强。
人眼识别不同颜色的机能称为视觉。
光线的不同波长对人的视网膜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白色视野最大,其中黄、蓝、绿最小。
视觉视野与被视对象的颜色和气背景衬色产生的对比有关。
对比越大,视觉视野越大。
(2)视角:是指被视物的两端点光线投入眼球时的相交角度,与观察距离和所视物体两点距离有关。
视角是展示设计中确定不同视觉形象尺寸大小与尺寸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3)视距:是指参观者眼睛至被视物之间的距离。
正常的视距标准由竖向与横向视角所决定,一般为展品高度的1.5~2倍;此外,视距与展厅部的照度值成正比,若亮度较高,视距可加大,反之则缩小。
(4)视力:又称为视敏度。
是指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
视力随视觉形象的照度值标准、被视物背景亮度与视觉形象之间对比度的增加而提高。
(5)光适度:又称为明度适应。
是指眼睛对光亮程度的适应性。
眼睛受光从亮至暗的视物过程称为暗适应,反之为明适应。
在展示空间的照明设计中,应布光均匀,忌用忽明忽暗,跳跃度过大会加强观者的视觉疲劳与判断失误。
(6)错视:是指视觉形态受光、形、色等视知觉要素的干扰,在人的视觉中所产生的错误的感觉,即主观判断的意象与客观实在的物象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
2、视觉运动规律(1)视线水平移动比垂直移动快。
(2)水平方向尺寸的判断比垂直方向准确。
(3)视线移动方向习惯上是从左至右,至上而下。
这一规律主要是受书写阅读的影响而形成的。
一般认为如按重要程度将视区顺序排列,应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4)阅读习惯是跳跃式的,一行文字跳跃3~7次比较合适。
一次跳跃的距离大小一般为2、3个词的距离(5)有视觉归类趋向,一般来说,距离接近、形状相似的形体归为一类(6)视觉上形的连续性,是指人们有将残缺的形体补完整或进一步延续的趋向。
此规律常用于空间的围合和形体的虚空间延续。
3、视觉传达效率展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参观者看见展示者想传达的东西,看不见他们不想传达的东西。
展示设计首先应以整体的角度对信息进行组织,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运用视觉的传递能力。
视觉传递效率的途径:(1)增加信息的绝对强度这是一种最广泛的手段。
如:色彩的饱和度增高、对比灯光和色彩纯度突出。
增加信息强度是要在一定的空间适度中来体现。
过度的视觉信息会提高接受者得生理“阈值”,使之逆反。
(2)增加信息的相对强度以弱化环境以及其他次要视觉信息的方式来突出主要信息。
对于现代信息传达设计来说,是比较合理的手法。
增加信息的相对强度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对比、聚光照明手法。
(3)利用人的视觉习惯一个多维量的视觉形象要占用多维的信息通道。
将视觉信息与人们熟悉的某种形象或符号建立某种联系,如用形象符号和图形代替特定的文字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
(4)选择最有效的信息表达方式人眼对于一条直线在方向上的变化比其在长短上的变化要敏感一些;对于在形态上三角形或方形比圆形更敏感一些;对于信息容表达方式上,简单的符号、字母和词组比复杂的图形和文章更有效。
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对人视觉的冲击力是有差别的。
简约化设计带来简明的传达。
(二)、展示设计中的心理因素参观展示是一个信息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它关联着人的心理感受与反映。
1、观感与行为观展行为依赖于3个客观构成条件:展品、观众和展示空间。
一般观感与行为流程表现为:无意—注意—浏览—吸引—审视—思考—比较—记忆在展示活动中,一般观感与行为具有的基本特性:有序性:参观行为依据展示空间秩序和展示序列的安排表现出时间的规律性与一定的倾向性流向性:行为的流动构成展示空间流程,人在展示空间里受展品容和有关信息导向的作用而按一定的方式流动。
规律:流动的途径、流动方向的选择倾向、流向交叉点的位置定位。
求知性:要求在展品容选择与列上有所创新形式,选用更新版面设计、图形设计、装饰设计等的方式表达容。
猎奇性:展品的展布应有特色,能吸引观众。
递进性:人对知识的追一个递进的过程。
要求展品的选择有一个完整的容,在展示时分段或分区按一定秩序布展。
便捷性:少迂回,流程导向明确习惯性:(1)向左拐和向右看,多数观众进入展厅习惯向左拐,故展品的序言最好设在入口的左边;(2)我国的文字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书写,故展品的列次序最好是从左到右,以便观众阅读。
光亮性:展品列在光照设计上既要有足够的亮度,又要避免眩光,列的背景要暗一点,展厅最好采用高侧光或顶光,照度不够时,再增加局部照明,根据展示空间的需求,体现层次感和环境的舒适感。
处理好环境照明和展品照明的关系。
2、情感与空间情感效应与展示空间的形态变化及尺度距离有关。
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Hall)《隐匿的尺度》:情感距离的几个方面:(1)亲密距离:两者之间0~0.45m,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
展示空间中很少运用。
(2)个人距离:两者之间0.45~1.30m,是亲近关系或表达热情、友好等情感的距离。
展示空间中的同行、互动活动、宣传的距离。
(3)社会距离:两者之间1.30~3.75m,是朋友、熟人、同事、客户等社会关系之间的距离。
展示空间设计中最常用的距离,展品和参观者的距离、由洽谈桌和扶手椅构成的工作空间、休息空间布局。
(4)公共距离:两者之间大于 3.75m,这是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只愿旁观而无意参与这样一些拘谨场合的距离,大型展示演讲会或重要展品的展示需要这种公共距离。
从参观者对展品或信息的注意到看清,再到了解的时间,大约需要30秒钟。
在这段时间里,人们获得的信息量和细节的详尽程度取决于展示空间和商品容涉设计的视觉感受效果。
如果这种反应时间急剧减少,对展示容进行观察和反应能力就会丧失。
展示空间设计要以人为本注意观众的情感心理。
3、心理体验现代时空理论几何直线构成的平面流线,使人有一种理性的、秩序的空间效果;有机形或弧形的参观流线使空间显得活泼。
二、展示空间与尺度正确处理好“人—展品—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示活动中,人的基本行为是行走和观看。
(一)展示中人的空间尺度(二)视区中的尺度(三)无障碍设施的尺度*************************************************************详细容见附录三、展示空间信息物化展示空间就是信息空间;信息的物化是通过以视觉手段为主的综合手段来实现的,是一个将信息视觉化了的空间。
(一)展品展品是展示设计的中心。
展示空间设计围绕展品展开。
展品具备的尺度、色彩和其他信息影响空间构成样式的重要实体形态。
将展品的形态作为“点”来处理。
将“点”的节奏和方向把握得好,配以灯光的效果,是展品显得精美,使展示空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