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1.暑假期间,小明随同学一起参加了以“寻找我国境内已知最早
人类的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
他们应该到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2.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A、北京人
B、丁村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4.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第一个王朝的名称
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秦
B、夏
C、宋
D、唐
5.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地方行政设置影响最为长远的改革措施是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
6.一位欧洲商人走陆上“丝绸之路”到长安贩运丝绸,不可能经
过的地方是
A、河西走廊
B、西亚
C、玉门关
D、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
读
当
今
史
文化
的
重
要
方
式。
《》
中“嬴秦 氏,始兼二世争。
业建”所包含的
序是 A 、秦B 汉
汉→三国 D 、三国→西晋
8.宗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
下列 象反映了中国的影响
A 、使用年法 节 C 、吃粽子舟 D 、在洛阳建寺
9汉
末年分三国,天不休⋯ ⋯ ”林俊杰的歌曲《三国》
深受大。
那么,奠定三国鼎立局役是 A
、
巨B 、官C 、赤D 、淝水之战
10.杜:“
功盖三分国,名图。
史人物
是 A
权葛亮 D 、周瑜
1
1.“史唱
,无
韵
之》迅一的评的作者是 A 、屈原 B 老子 C 迁 D 、孔子 1
2.三峡水工程是化水利的 工程。
下列中国先民兴 建的工程中,也个特点的是
城
B 、
都江堰 C 、灵渠 州桥
13.下列科技成就中,期科
明 A 、C 仪D 、火药
14.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论语》
D、《春秋》
15.今x 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Ⅱ(主观卷)45 分
二、简答题(20 分)
按朝代顺序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完成如下填空:
商朝春秋秦朝东汉两晋
(1)A ;B ;C ;D ;E ;F 。
(6 分)
(2)A是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王位,制代替制,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 分)
(3)B王朝因为实行制,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格局( 1 分)
(4)C时期的改革使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2 分)
(5)D时期开通的一条重要商路是,对开通这条商路贡献的人物是,这条商路开通的意义是。
(4 分)
(6)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E建立前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段,发生过很多的战役,请列举其中两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2 分)
(7)F 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现象,
这是因为改革,推行政策,加速了的过程(3 分)
三、材料与问答(共25 分)
1.秦汉时期有很多成语典故,你知道有哪些吗?(试写出至少两
个成语)(2分)
2.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时期。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请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初衷是什么?(3分)
(2)举出西汉时期反映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关系的事例(战和各举一例)(4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秦统一后,由政府统一铸造通行全国的圆形方孔铜钱,
叫“半两钱”。
其重量也正好是半两。
秦以前的其他货币均被废除。
材料二:“今亡(逃亡)亦死,计大举(发动起义)亦死。
等死(一样的死),死国(经营图国,意为*秦朝、夺取政权)可乎?”——摘自《史记陈涉世家》
(1)嬴政统一六国后,为增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哪三个官职,分别掌握国家的行政、军事和监察大权?为了增强思想控制采纳了谁
的什么建议?(4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说
明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右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讲经图》,这里所说的“经”是指“六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
问题:(共10分)
(1)中国最早兴办太学的皇帝是谁?当时
太学设置在何处(2分)
(2)这位皇帝采纳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
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2分)
(3)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2分)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请谈谈这句话
对你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有什么启示?(2分)
二、(1)A:夏朝;B:西周;C:战国;D:西汉;E:三国;F:
南北朝
(2)王位世袭制;禅让制(3)分封制(4)商鞅变法;秦国(5)丝绸之路;张骞;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
梁(或者促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6)官渡之战、赤壁之战(7)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3、(1)秦王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国
家的行政、军事和监察大权。
为了增强思想控制采纳了李斯的焚书坑
儒建议
(2)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1)汉武帝;长安(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孔子;仁(4)尊重他,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同学坦
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