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被誉为“世界禁毒第一人”的
A.魏源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
2.右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
侵略军的暴行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C.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3.“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这个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B.灭亡和瓜分中国C.*清政府统治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5.右图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有利于
A.促动科举考试
B.培养近代外交、科技人才
C.发展排外顽固势力
D.促动近代民族工业的生产
6.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
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其中“温药慢治”指的应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7.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
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救亡图存
8.小明一家在1911年某一天欢呼:“武昌起义成功了!”,你
认为他获得这个信息最有可能的渠道是
A.书籍B.电影C.电视D.报纸
9.“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王尽美与董必武等
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的成立。
中国*的诞生
A.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0.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下列史实与
国共合作相关的是①黄埔军校的建立②北伐战争的胜利③西安事变的
和平解决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
的一副对联,从中能够看出该纪念馆是
A.红军长征纪念馆B.南昌起义纪念馆C.北伐战争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