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PPT课件
肾小球高滤过学说 (Hyperfiltration Theory ) Brenner等应用微穿刺证实,5/6肾切除残余肾单位肾小球内存在: 高压、高灌、高滤过 即著名的“三高学说”
进展机制(2)
高血压 (Hypertension Theory) 高血压致肾小球内毛细血管高压,小 球硬化 肾缺血性损伤,GFR下降,加重肾损伤
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 PAI-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型 吴安邦. 腎脏与透析. 2004(16):187
症状机制(1)
毒素( Toxin) CRF时200种物质升高,30种具有毒性。9类毒素: ①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产物 ②尿酸盐及马尿酸盐 ③核酸代谢产物 ④脂肪酸代谢产物
毒素( Toxin) ⑤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 ⑥其它含氮化合物 ⑦糖基化终产物 ⑧氧化蛋白产物 ⑨肽类及代谢产物
高蛋白饮食
(High Protein Diet Theory) 加重肾小球高滤过 加重蛋白尿
进展机制(3)
肾小球高滤过
LPD(VLPD)
高血糖 高血压 高蛋白饮食等
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
ACEI,ARB
基底膜及胶原增生
肾小球上皮细胞损伤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蛋白尿 肾小球硬化/肾衰竭
进展机制(4)
肾小管间质损伤学说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Theory) 1.肾小管萎缩、无小管致球囊内压力增高,小球萎缩 2.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致小球毛细血管高压,小球硬化
肾小球滤过率(ml/min)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肾衰竭期 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期)
133~177 178~442 443~707
>707
80~50 50~20 20~10 <10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K/DOQI)
分期
描述
1
肾损伤,GFR正常或增加
2
肾损伤,GFR轻度下降
3
GFR中度下降
CKD患病率:美国成人:10.9% 我国部分: 8-10%
CRF患病率: 美国成人: 7.6%; ESRD: 1217/100万 我国部分: 8.7%
ESRD年发病率:315/100万/年(美国) 568/100万/年(我国部分)
病因(etiology) (western vs china)
18.60%
进展机制(4)
肾小管间质损伤学说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Theory) 3.浸润炎性细胞 4.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5.球管失衡
肾小管及周围血管
进展机制(5)
蛋白尿学说 (Proteinuria Theory) 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大量白蛋白后,导致: 1.溶酶体溶解,释放溶酶体酶和补体 2.释放有化学趋化作用的脂质,致炎性细胞浸润 3.与T-H蛋白结合,阻塞小管
2.90 %
12.30%
43.20%
23.00%
DM HYPERTENSION CGN PKD OTHERS
13.3%
• 肾小球疾病 • 肾小管疾病 • 肾间质疾病 • 肾血管疾病 • 梗阻性疾病
病因
发生机制 (mechanisms)
慢性肾衰竭进行性进展的机制 慢性肾衰竭症状产生的机制
进展机制(1)
慢性肾衰竭PPT课件
定义及分期 病因及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 诱发加重因素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防
概要
慢性肾衰竭的定义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丧失,导致代谢产物潴留、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
(Chronic Kidney Disease) 肾脏损伤(结构或功能异常) ≥3月,有或无GFR下降,表现为病理异常或血、 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异常 或GFR<60ml/min/1.73m2 ≥3月,有或无肾损伤证据
肾功能不全分期 (1992 中国)
肾功能不全分期
血清肌酐 (μmol/L)
症状机制 (2) 尿磷↑
磷重吸收↓ (健存肾单位)
肾单位↓ GFR↓
磷滤过↓
血溶骨
骨钙释放 肾性骨营养不良
“矫正” “失衡”
症状机制(3)
内分泌失调 (Endocrine disturbance) 1. EPO↓ 肾性贫血 2. 1,25(OH)2D3↓肾性骨病 3.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代谢失调引起 糖耐量异常
症状机制(1)
症状机制(1)
毒素( Toxin) 根据分子量为:
1.小分子(分子量<500dal):如尿素和肌酐,尿酸,酚类,胍类,胺类 2.中分子物质(分子量500-5000dal):多肽类 3.大分子(>5000dal ):如β2微球蛋白(β2-m),PTH等
矫枉失衡学说(Trade-off Thory) 血磷不升高
(RAS 系统激活)
进展机制(7)
肾小球压力性损伤 氧化应激 蛋白尿 核因子-kB活化
肾小球内压↑ 肾小球滤过率↓
血管紧张素II与肾脏损伤 血管紧张素II
巨噬细胞浸润 细胞外间质增生 趋化因子↑ TGF-β ↑ PAI-1 ↑
细胞增生 胶原沉积 细胞凋亡
慢性肾脏疾病
肾单位减少
肾小球硬化 肾间质纤维化
治疗合并症
≥90
延缓疾病进展
减少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
60~89
估计疾病是否进展及进展速度
30~59
评估和治疗并发症
15~29
准备肾脏替代治疗
<15
肾脏替代治疗
NKF AJKD 2002: 39;supp 1: S1-S266
定义及分期 病因及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防
概要
流性病学(epidemiology)
进展机制(5)
蛋白尿学说 (Proteinuria Theory) 4.补体成分增加,激活补体替代途经 5.产氨增加,激活补体 6.OH-增加、ET增加
进展机制(6)
脂质代谢紊乱 (Lipid Disorder Theory) 加重氧化应激、氧化脂蛋白,引起巨噬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增加,组织损伤
4
GFR严重下降
5
肾衰竭
NKF AJKD 2002: 39;supp 1: S1-S266
GFR(ml/min/1.73m2 ) ≥90 60~89 30~59 15~29
<15(或透析)
分期
1
2 3 4 5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和治疗计划 GFR(ml/min/1.73m2 )
治疗计划
病因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