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分子热运动内能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______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和温度有关,又叫做分子的_______。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______时,彼此___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间有______(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运动.(3)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越高,扩散越______。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_。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______如果分子相距_____ ,作用力就变得________,可以忽略.考点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____运动的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_____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总和,对单个分子或部分分子内能没有意义.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___ ;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______ 。
2.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_____和分子间的__________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___有关.一个物体可以不具有________,但必定具有______.3.改变内能的方法有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1)热传递1.实质:内能从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 ,或者从同一物体的________传到_________的过程,即内能的转移.2.热传递传递的是_____,而不是温度;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 。
(2)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②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_______ ;温馨提示:一: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状态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可能是做功使其温度升高了。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描述.如果不发生热传递,也就不存在热量。
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或“含有”来表示。
二: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考点三比热容1.定义: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____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单位为_______________。
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无关。
2.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____水温度升高___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
3.热量的计算:(1)吸热公式:Q吸=_____________(2)放热公式:Q放=____________热平衡关系式:__________ (没有热损失)4. 实验的思考:(1)实验中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2)玻璃棒的作用:。
(3)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水比沙子升温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4)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5)比较物质吸热能力大小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小)的升温快;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小)的吸收的热量多。
温馨提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物质温度变化时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5.海陆风的形成1.海风发生在______________(选填白天、夜晚),这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水_______(选填大、小),吸热升温_________(选填快、慢),____________(选填陆地、海面,下同)处热空气上升,__________处空气补充形成海风。
2. 陆风发生在___________(选填白天、夜晚),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_____(选填大、小),放热降温__________(选填快、慢),_____________(选填陆地、海面,下同)处热空气上升,_____________处空气补充形成陆风。
考点四热值1.定义:_____某种燃料_________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为______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物质的______有关,与燃料是否__________无关.2.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____;对于气体常用Q=____来计算.考点五热机1.热机是把___能转化为_____能的机器.内燃机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2.汽油机工作时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_____冲程_____冲程______冲程______冲程有两个冲程发生了能量转化:压缩冲程中飞轮的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__能;做功冲程中燃气的____能转化成_____能.四个冲程中除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靠____________来完成.特点:一个工作循环包括___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___次,曲轴转动___周,对外做___次功.温馨提示判断内燃机工作处在哪个冲程应明确两点:一是气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
【典型例题】类型一:分子动理论例1 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B.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整杯水都红了C.把磨得很光的铅板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例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B.北方冬天煤堆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墙角的砖也变黑了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例3. (2011·连云港)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例4. (2010·蚌埠)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能重圆例5.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D.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例6. 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类型二:内能例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C.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水没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例2. 夏天,将冷冻的饮料从冰箱中拿出后( )A.饮料的内能将减小B.饮料的内能将增大C.饮料将吸收热量D.饮料将放出热量例3 . 图16-51中的男孩和女孩分别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暖手的( )A.他们都是通过做功来暖手的B.他们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暖手的C.男孩通过做功来暖手,女孩通过热传递来暖手的D.女孩通过做功来暖手,男孩通过热传递来暖手的例4.(多选)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例5.(2011·北京)(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块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类型三: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例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C.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类型四:比热容、热量、热值的有关计算例1.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质量为200 g的铝块放在沸水中充分加热后,迅速投入到温度为16℃,质量为210 g的水中,不计热损失,当它们达到共同温度时,铝块大约放出了多少热量?[c铝=0.88×103J/(kg·℃)]例2.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 s,初温是24℃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则该小球的比热容是J/(kg·℃).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例3.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例4. 农民在培育秧苗时,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被春寒冻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傍晚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使秧田温度不致下降过低.B早晨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吸收较多热量,可提高秧田的温度C.早晨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放出较多热量,可提高秧田的温度D.秧田里应一直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吸收热量较多,就可以提高秧田的温度例5.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度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是 ( )A、水的密度小,沙的密度大;B、水吸收的太阳能少,沙吸收的太阳能多C、水的比热大,沙的比热小D、水传热慢,沙传热快例6.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例7.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盛放在相同的两容器中,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所示,现记录了每隔2min时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如下表).设加热器放热全部被水和液体吸收.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min 0 2 4 6水的温度/0C20 26 32 38液体的温度/0C20 28 36 44A、该液体的比热容为3.15×10J/(kg•℃)B、该液体的比热容为5.6×10J/(kg•℃)C、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大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D、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例8. 地铁可以缓解城市公交运输压力,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收集到地铁××型号地铁机车地铁电力机车功率106W平均速度60 km/h牵引力5×104 N额定载客量500人××型号公交汽车燃油热值4×107 J/kg平均速度15 km/h牵引力3000 N额定载客量40人(1)甲、乙两地铁站相距1.8 km,地铁运行需要多长时间?消耗多少电能?(2)公交汽车每千米消耗燃油0.3 kg,行驶1.8 km路程所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公交汽车的效率是多少?(3)根据题中获得的信息,从物理学角度谈一谈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的优点.(写出两条即可)类型五:热机与能量守恒例1 如图16-53所示是某个四冲程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由图中情况可判定这个冲程( )A.是排气冲程B.是做功冲程C.正在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不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例2 如图16-54所示,水沸腾后会将软木塞冲开,其能量转化情况和四冲程内燃机的哪一个工作冲程相似(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例3 乒乓球从一定的高度落到地面后会反弹,而且每一次弹起的高度都比上一次要低,最后静止在地面上.有一位同学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结论说:“乒乓球的机械能变少了,说明能量可以消失.”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类型六:转换法【专题解读】许多微观的、抽象的问题我们无法直接研究,可以通过转换成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问题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作转换法.例1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了,这是扩散现象,它证明了( )A.分子有一定的大小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分子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类型七:模型法【专题解读】许多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入能够描述其要点的辅助量或建立理想化模型,来帮助研究与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型法.例1 如图16-55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分子间作用力,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热类型八:图像法【专题解读】图像法是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物理过程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物理图像表示一个物理量随着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像能够将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更直观地反映出来.例1.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6-56所示,根据图中直线,比较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A.甲的比热容大B.乙的比热容大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比较【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广东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2.(2011山东威海)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3.(2011山东泰安)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火炉上浇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4.(2011湖北宜昌)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5.(2011江苏泰州)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D水沸腾是水蒸气顶起水壶盖6.(2011江苏南京)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7.(2011甘肃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2.1×103J/(kg·℃) B.4.2×103J/(kg·℃)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8.(2011湖南株洲)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得浅水滩处却感觉到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