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大学生 就业问题
组长:杨达 组员:杨达
刘东明
威伟 程亮
就业现状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
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 走入社会,虽然目前我国社 会需要很多人才,但我国高 校毕业生就业难还是个很严 峻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加快 发展、社会通货膨胀、大学 生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 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现在 大学生失业的现象已经很显 著了,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 大学生失业。
从供求均衡问题的角度来分析
从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总体供给与需求量看,这些年随着社会 的发展,社会上需要越来越多的有能力的人,大学生作为其中 典型的代表,也越来越多的投入到社会中。在现在中国社会中, 有能力的人是永远需要的,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的就业看出,只 要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企业是很需要的,由于现在大学生自身 的素质不高,导致有能力的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那些素质 不高的大学生在就业上就有了一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大学生 作为社会生产并供给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力产品,在大学毕业生 的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是社会供给的产品,用人单位是需求方
三、基于经济学原理的大学生就 业选择分析
1.从资源的稀缺性考虑,大学生应树立弹性就业观
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因而相对于无限欲 望的有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因此,面对就业 前景的无限期望,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所以大学生 应树立弹性的就业观,摆正心态,正视现实,不急于求成, 也不优柔寡断,坦然做出自己的选择。 2.从就业目标考虑,大学生应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就业选择 方法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与个人必须做出选择,也就是资 源配置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必须选择自 己认为可 以接受的单位;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也必须选择单位需要 的人才。两者是双向的,双方都在寻求最优资源配置。
从各类人才挤占角度来分析
现实生活中,同一工作岗位有: 研究生,中专生,大学生共同来竞争 一些好的工作,原本本科生可以胜任 的工作,竟然有大批研究生,甚至博 士生都去抢这工作。论学历研究生高 于大学生,见识(所掌握的信息量) 也大于大学生。在相同成本的支出下 用人单位会选择高学历,高技术的研 究生,这样这些工作就被研究生们抢 去了。而一些低一些的工作,又被中 专生牢牢把握住,因为他们的工资成 本比大学生低且素质也比大学生差不 了多少,对于一个理性的单位来说会 优先考虑雇佣一个低成本低学历但素 质不比大学生差的中专生。在相同阶 段,大学生的学习期比中专生的长, 等到同一批大学生毕业时,有很多的 工作岗位已经被中专生先于大学生占 据,中专生得到了工作后而不会轻易 放弃,因此大学生得不到工作。
从用人单位的选择角度来分析
用人单位很希望聘用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来为自己工作。因为高素质 的人才可以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而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成本高 于聘用一般人的成本,因而大部分的用人单位愿意低价聘用那些能够胜任 该工作岗位的人,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与哪一雇佣教育程度更高 的人去做原本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可以做的工作。传统部门从自身的成本和 收益的角度考虑,就不愿意花高成本雇佣高学历的人去从事一些简单的工 作。因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或是用机器代替人的工作
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标准:
1. 精神品质:实干精神(28.16%),敬业精神 (
26.76%),诚实守信(23.94%),团队精神 ( 5.63%),社会和工作责任心(4.23%),竞争意 识(2.82%) 2. 综合能力:最看重的单项能力前三位为专业知 识 技能(31.00%),实际操作能力(31.00%), 创 新能力(28.71%) 3. 在校情况:最看重在校表现前三位为学习成绩 (28.17%),获奖情况(26.76%),身体素质 ( 25.35%)
3.从边际分析法考虑,大学生应该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 经济 学家在决策时还运用一种方法叫边际分析法,它所考虑的不是 成本和收益的总量,而是增加量。大学生就 业时选择到社会最 需要的地方去,虽然从短期利益考虑, 其满足程度(总效用) 不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长远利益考虑,其个人发展 的潜力大。它所增加的满 足程度(边际效用)会在很长时间内 不断增加,能够实 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真正发挥大学 生的特长, 实现自身的价值。
主要原因
从大学生个人的角度来分析 从供求均衡问题的角度来分析 从用人单位的选择角度来分析
现在大学生所投入的成本相当高,这包括金钱、青春......的投入。根 据预期工资刚性引起的就业难根据凯恩斯等人的观点,劳动力市场是不完 全竞争市场,工会垄断和非工会劳工的攀比效应会使货币工资具有易升不 易降的特点,这样随着货币工资只升不降和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会存在劳 工的非自愿性失业。期望工资过高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大学生的期望 工资比较高,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上大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解释。 这 样就导致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高等的职业,由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低 下而不能胜任,而较低级的职业,由于回报低,大学毕业生因自己读书 时投入较高的成本部愿意去做这样的工作。
当前形势对大学生的就业建议:
1.充分认识自我,做好就业决策 大学生在择业前应对自己 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 想干什么。注意学以 致用,尽量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 语言表达能 力等非专业优势。 2.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 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 应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评 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因素 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顺从”社会 劳动力的流动分配形 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 意愿挑选就 业地域和企业类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民经济比较吃紧 的 社会环境里,应当理智的把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灵活的处 理面 临的机遇。 3.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 大学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主 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 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 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如果一味的 “等、靠、要”,结果 只会是一事无成。 4.自主创业,就业有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