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防护等级
相关术语
外壳:能防止设备受到某些外部影响并在各个方向防止直接接触的设备部件。
防护等级:按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确定外壳对人接近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进入或水进入所提供的保护程度。
仪表外壳防护等级
世界上关于工业仪表的防护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的标准IEC60529,主要用于欧洲地区;另一个是NEMA(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的标准NEMA ICSI-110,主要用于美国及北美地区。
在IEC标准中,仪表的防护等级是指不同级别的防尘、防水能力。
而在NEMA标准中,除了防尘、防水之外,还包括了防爆。
我国国家标准GB4208“外壳防护等级”等同采用IEC标准。
在IEC标准和国标GB4208中,使用IP代码来表示外壳的防护等级,IP代码由特征字母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国际防护)、第一位特征数字(表示防尘)、第二位特征数字(表示防水,不要求规定特征数字时,该处由字母X代替)、附加字母(可选择)、补充字母(可选择)组成。
第一位特征数字:
0----无防护;
1----防止直径不小于50mm的固体异物;
2----防止直径不小于12.5mm的固体异物;
3----防止直径不小于2.5mm的固体异物;
4----防止直径不小于1.0mm的固体异物;
5----不能完全防止尘埃进入,但进入的灰尘量不得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得影响安全;
6----无灰尘进入。
第二位特征数字:
0----无防护;
1----垂直方向滴水应无有害影响;
2----当外壳的各垂直面在15o范围内倾斜时,垂直方向滴水应无有害影响;
3----各垂直面在60o范围内淋水无有害影响(防淋水);
4----向外壳各方向溅水无有害影响(防溅水);
5----向外壳各方向喷水无有害影响(防喷水);
6----向外壳各方向强力喷水无有害影响(防强力喷水);
7----浸入规定压力的水中经规定时间后外壳进水量不致达有害程度(防短时间进水影响);
8----按生产厂和用户双方同意的条件(应比数字7更严酷)持续潜水后外壳进水量不致达有害程度(防持续潜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