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地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房地产市场差不多情况
一、房地产差不多经济指标
(一)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协调进展情况
2005年全市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高于全国增速3.7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高0.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927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8亿元,增长11.5%。

人均GDP达到20082元,比上年增加3215元。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建设项目投资完成668亿元,增长38.3%;施工项目个数3330个,增长42.9%,新开工项目2745个,增长4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2亿元,增长38.7%,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达到698万平方米和108万平方米,分不比上年增长26.3%和28.9%。

(三)商品住房市场供求总量情况
1、2005年1-4月登记销售套数3017套,销售面积38.1万㎡;办理商品住房交易手续套数4445套,面积51.82万㎡。

2006年1-4月批准预售4705套,预售面积68.97万㎡,同比增长44%;已办理商品住房交易手续套数2190套,面积26.64万㎡,同比增长-48.59%,契税同比增长-40.14%;本年度可售套数1468套,可售面积16.94万㎡,同比增长21%。

供求增量比=(1~4月批准预售面积)/(1~4月登记销售面积)=1.26。

同期供应与销售比例为1.26:1,供应与销售形式良好,购买需求旺盛。

2、经济适用住房
1-4月石家庄市市区未有预售经济适用住房项目。

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房)销售套数共888套,面积10.79万㎡,同比增长-43%。

3、商品住房可售面积(含经济适用住房)
2004年-2006年4月共批准预售面积455.91万㎡,截止目前可售面积共计89.7万㎡。

其中2004年可售面积为5.1万㎡,2005年可售面积为67.66万㎡,2006年1-4月可售面积共计16.94万㎡;从住房
分类来看,一般住房可售面积39.62万㎡,非一般住房和不墅占到商品住房可售面积的54.3%。

数据反映目前市场仍有89.7万㎡的商品住房可供销售,年底前可能还有140万㎡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可供预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供求矛盾。

(四)、商品住房市场结构情况
1、套型结构
位:万㎡、%
从销售情况看,120㎡以下中小户型占销售总量的50.56%,从供应情况看,120㎡以下中小户型占供应总量的45.44%,80㎡以下供求比为0.74,80-120㎡供求比为1.17,120㎡以上供求比为1.39,讲明120㎡以下中小户型的商品住房供应不足,尤其是80㎡以下的商品住房供应偏少。

2、价位结构
从供应情况看,2500元/㎡以下中低价位占供应总量的36.63%,2500-3000元/㎡中等价位占15.79%,3000元/㎡以上占47.69%;从销售情况看2500元/㎡以下占销售总量的37.2%,2500-3000元/㎡占37.71%,3000元/㎡以上占25.09%。

3、购买者结构
1-4月本市购买比例为73.21%,本省以内购买比例为12.58%,本省以外购买比例为14.21%。

(五)、商品住房市场价格情况
商品住房预售分类结构
2006年1-4月商品住房登记销售均价2719元/㎡,同比增长
9.82%,商品住房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

其均价上涨的要紧缘故:一是高层、小高层商品住房比例增加。

今年1-4月高层、小高层商品住房预售面积占商品住房市场的63.89%,高层住房建安成本远高于多层,对房价上涨产生直接的阻碍;二是住房需求旺盛。

从供给上看,1-4月份商品住房批准预售面积为68.97万㎡,同比下降23%。

而1-4月份商品住房登记销售面积大幅上升为54.87万㎡,同比增长44%,需求增加,导致房价上涨,加上媒体炒作,开发商利用一些不正当手段,诱发房价非正常上涨,导致人们“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恐慌,形成超前消费;三是土地及其它因素成本上涨。

(六)、二手住房市场交易情况
1-4月成交6360套,面积52.21万㎡,同比增长11.8%。

均价1927元/㎡,同比增长9.05%。

二手住房交易面积与同期商品住房交易面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