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龙脊·时代广场B区工程,建设地址位于渝北区空港新城F59-2号地块,由1#楼、2#楼、3#楼、1#楼商业、2#楼商业及独立车库组成,各栋楼的设计标高分别为1#楼±0.000=362.000,2#楼±0.000=360.000,3#楼±0.000=362.700,以此来调节现状地貌与规划市政道路之高差。
1#楼地下2层,地上25层,高77.90米;2#楼地下2层,地上10层,高56.00米;3#楼地下2层,地上7层,高34.30米。
1#、3#楼地上一至二层通过裙楼相连,为一体建筑。
1#、2#、3#楼均属一类高层综合楼。
1#~3#楼建筑围合在车库四周均与车库连通。
1#楼建筑结构形式设计为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抗震等级:剪力墙及框架梁均为三级。
2#楼建筑结构形式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抗震等级:剪力墙及主楼为三级,框架及裙楼为四级。
3#楼建筑结构形式设计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抗震等级:主楼为三级。
1#楼商业、2#楼商业及独立车库建筑结构形式设计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抗震等级:主楼框架为四级。
1#~3#楼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该工程由重庆龙脊(集团)有限公司开发,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监理公司为重庆永鑫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城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二、编制依据1、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2、重庆市《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DBJ50-184-2014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9、《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10、《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11、《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3、《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14、本工程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及国家相关文件、规范、规定等要求编制。
三、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简称快拆支撑架)的组成本工程的模板支撑体系由插槽式钢管脚手架组成。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采用规格为φ48×3.2㎜的钢管。
它是在一定长度的钢管上焊接插槽座作为立杆类(目前常用的立杆有2600㎜);在一定长度钢管的两端焊接楔形插头作为水平杆类(目前常用的水平杆有500㎜、700㎜、1000㎜、1200㎜、1400㎜)。
再将立杆类、水平杆类杆件通过插槽座与楔形插头相互承插组成,形成结构尺寸精度高,坚固耐用,稳定性能好,装卸灵活便捷的脚手架。
立杆接长采用一端有接长套管的杆件。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1、插槽式节点应由焊接于立杆上的插槽座、焊接于水平杆杆端的楔形插头相互承插组成,见下图:(a)连接前 (b)连接后插槽式节点构成1—立杆;2—水平杆;3—立杆插槽座;4—水平杆端楔形插头2、水平杆端楔形插头内表面应与立杆插槽座凸缘外表面吻合,插销连接应保证水平杆端楔形插头锤击楔入到位后具有一定的自锁抗拔脱能力,抗拔力不得小于3.0kN。
3、水平杆端楔形插头与立杆插槽座锤击楔紧后,插头插入插槽座的深度不应小于插槽座深度的3/4,且应设置便于目视检查楔入深度的刻痕或颜色标记。
4、立杆、水平杆、立杆连接套管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GB/T 3091及《建筑脚手架用焊接钢管》YB/T 420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5、立杆插槽座、横杆插头应采用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6、立杆顶部可调托撑与底部可调底座的螺杆当采用实心碳素结构钢制作时,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当采用结构用无缝钢管时,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缝钢管》GB/T 8162中规定的20号无缝钢管的规定。
7、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的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T 9440中KTH330-08的规定及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8、可调托撑U形顶托板和可调底座垫座板应采用碳素结构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3274中的Q235级钢的规定。
9、剪刀撑所用的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10、插槽式钢管支撑架主要构配件材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支撑架主要构配件材质表四、施工准备1、上道工序已完成并做办理完验收手续。
2、搭设支撑体系所需材料已办理完进场手续。
3、楼层控制线、轴线、墙身线、标高线等已经办理完验收手续。
4、施工人员已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工作,做到搭设规范,一次成型。
5、当承受架体承载力的基础为回填土时,已浇筑完成C15混凝土厚100mm 垫层并清理完现场。
6、立杆不得直接安装在楼板上,应采用厚度50mm的木板进行立杆底部铺垫。
7、工人配齐施工操作用工具,如榔头、钢卷尺、扳手等。
五、施工方法1、工艺要求(1)立杆设置位置应在对基础、预留预埋件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的位置放线测量。
(2)支撑架立杆底座、垫板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在放置底座、垫板后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剪刀撑的顺序安装。
(3)立杆的搭配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规定,立杆应通过连接套管接长。
(4)水平杆端楔形插头内表面与立杆插槽座凸缘外表面的吻合度、承销索的自锁抗拔脱要求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5)首步模板支撑架搭设完后,应校正水平杆步距、水平偏差,立杆的纵、横间距、垂直度偏差。
在搭设完成后对模板支撑架进行检查,模板支撑架立杆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撑架高度的1/500,且不大于15mm。
(6)模板支撑架应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
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2.5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按规范规定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
(7)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模板支撑架时,上下层立杆宜在同一轴线上。
(8)模板支撑架应设置保证人员上下的安全设施、防护设施。
2、工艺流程放支撑杆件点位线—支立杆,安水平拉杆(横杆)—按放线支一个互相垂直的标准四边形支撑格构—沿已支成的水平支承格构按互相垂直或顺直的原则支完剩余的支承格构,用立杆及顶杆将竖向立杆接高到所需标高(立杆2600㎜×n+顶杆700~2600㎜+顶托)—按横杆步距要求安完水平拉杆。
以3#楼支模架搭设进行举例说明。
3#楼负二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3.8米,空心板厚:35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套筒500+顶托3#楼负一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6.3米,空心板厚:50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顶杆2600+套筒500+顶托3#楼负一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6.0米,板厚:50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顶杆1600+顶杆1200+顶托3#楼负一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5.6米,板厚:50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顶杆1600+顶杆800+顶托3#楼一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6.3米,空心板厚:32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顶杆2600+顶杆700+顶托3#楼一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6.6米,板厚:32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顶杆2600+顶杆1000+顶托3#楼一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5.1米,板厚:32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顶杆1600+套筒500+顶托3#楼二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5.1米,板厚:32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顶杆1600+套筒500+顶托3#楼三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4.2米,板厚:32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顶杆1100+顶托3#楼三层支模架搭设高:层高4.5米,板厚:320mm。
立杆组合:立杆2600+顶杆900+顶杆600+顶托3、施工要点1)支立支撑架时,立杆位置要准确,立杆、横杆形成的支撑格构要方正。
2)支撑格构调方正以后同时敲击4根或3根横杆,不能装一根敲击一根,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的插座后,要两头同时均匀敲击,不能猛敲一头,再敲另一头。
3)按图示进行水平杆(横杆)安装,严禁私自改用横杆长度。
4) 立杆两节及两节以上且节点在同一水平上必需采用剪刀撑加固。
5) 以不超过6跨为布局进行剪刀撑加固,竖向剪刀撑斜杆底端应与地面紧顶。
6) 模板支撑架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折除架体的构配件。
7)插槽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的部分辅助水平杆及所采用的剪刀撑为扣件式钢管。
4、质量要求支撑系统及附件要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插头应插入插座三分之二,按搭设布置图所有需要连接横杆处必须连接横杆,两块互相独立搭设且不能用横杆连接的必须用钢管扣件连接形成整体。
六、施工技术安全措施1、支撑架的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其他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支撑架的构配件、基础、安装、安全防护应按《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DBJ50-184-2014)第8.4节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构配件材质和制作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DBJ50-184-2014)第3章的要求,支撑架构配件出厂文件应有产品标识、主要技术参数、产品使用说明书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4、支撑架在安装或拆除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有专人监护施工,发现隐患应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处理;(2)支撑架安装和拆除过程中,在其安全距离范围以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设立隔离设施,并派人巡视,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3)安装在2m及以上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执行;(4)拆除过程中严禁抛掷作业;5、架体的外电防护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执行;6、夜间不宜进行支撑架安装与拆除作业;7、在架体安装或拆除过程中,不应将钢管和配件堆放在外防护架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