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施工阶段管道安装部分)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监理工作法和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省建设厅监制目录B13 (1)一、专业特点 (3)二、编写依据 (3)三、质量控制要点 (3)四、监理法和措施 (4)(一)室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4)(二)室消火栓系统安装 (7)(三)给水设备安装 (7)(四)室排水系统安装 (9)(五)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10)(六)室热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11)(七)卫生器具安装 (13)(八)室采暖管道安装 (15)(九)室外给水管网 (18)(十)室外排水管道安装 (22)(十一)室外供热管道及配件安装 (23)一、专业特点二、编写依据1.和上级有关工程建设监理针、政策、法律、法规等2.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合同3.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有关条款4.监理大纲和监理规划5.经审查合格的设计图纸文件6.省、市有关工程建设文件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2-2002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35-97三、质量控制要点四、监理法和措施(一)室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给水管道系统选用的材质和管道配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规定。
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标准。
控制手段:检查进场材料合格证和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
2.埋地的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防腐材料和防腐层厚度以及施工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观察检查或局部解剖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防腐记录。
3.采用焊接连接的管道,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度,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融合、未焊透、夹渣、弧坑、气等缺陷;采用其他式连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镀锌管的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塑料管和复合管橡胶圈接口、粘接接口、热熔连接、专用管件连接,铸铁管的承插接口、胶圈接口等)的管道,其施工法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
4.管道的管卡安装,支、吊、托架的安装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紧密,固定牢靠,滑动支架应灵活,其安装间距、高度、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或手扳检查。
5.给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一般应有2%—5%的坡度破向泄水装置。
控制手段:水平尺等检测工具检查。
6.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套管设置的高度和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光滑。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
控制手段:现场跟踪巡视检查,观察检查。
7.水表安装的高度、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规定。
安装旋翼式水表,表前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 mm 。
控制手段: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8.阀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阀门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对每批进场的阀门抽取10%(不少于一个)进行强度和密性试验,对于安装在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密性试验,并填写试验记录。
控制手段:现场试验检查,检查试验记录。
9.管道系统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随时封堵。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检查。
10.水平管道的纵横向弯曲、立管的垂直度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控制手段:吊线、尺等检测工具现场实测检查。
11.管道平行敷设或交叉敷设时,敷设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12.给水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金属或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 ,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控制手段:现场旁站,观察检查,巡视检查,核查水压试验记录,签署检查意见。
13.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可使用。
控制手段:现场开启阀门、水嘴等观察检查,核实通水实验记录和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
(二)室消火栓系统安装1.安装消火栓水龙带,水龙带与水枪绑扎好后,应根据箱构造将水龙带挂放在箱的挂钉、托盘或支架上。
控制手段:现场观察检查。
2.箱式消火栓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观察,尺量检查。
3.室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二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控制手段:现场实地试射试验,观察检验。
(三)给水设备安装1.水泵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控制手段:核实基础混凝土的施工记录,对照施工图纸利用仪器和检测工具现场实际测量检查。
2.水泵试运转的轴承温升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控制手段:参加施工单位进行的水泵单体试运行,跟踪检查运行过程,核实试运行记录。
3.敞口水箱的满水试验和密闭水箱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跟踪检查满水试验过程,旁站监督水压试验,核实试验记录,签署检查意见。
4.水箱制作、水箱支架或底座安装,其尺寸、位置及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检查,尺量检查。
5.水箱溢流管和泄放管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一般应设置在排水地点附近但不得与排水管直接连接。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
6.立式水泵的减震装置应按设计要求配置,一般不应采用弹簧减震器。
控制手段:按设计图纸现场核查实物,核实材料合格证、产品规格型号。
7.设备安装的坐标、标高、垂直度、水平度、轴向倾斜、径向位移等符合设计文件、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利用经纬仪、水准仪、检查尺等检测工具现场实地检测。
8.管道及设备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跟踪检查,局部解剖检查,观察检查,核实施工单位的保温检查记录。
(四)室排水系统安装1.排水管道的材料及配件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控制手段:检查材料合格证和检验试验报告。
2.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使用工具实测检查。
3.管道及配件接口的连接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控制手段:现场跟踪检查。
4.管道上设置的伸缩节、检查口和清扫口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其安装高度和位置要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5.管道的管卡安装,支、吊、托架的安装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紧密,固定牢靠,滑动支架应灵活,其安装间距、高度、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或手扳检查。
6.水平管道的纵横向弯曲、立管的垂直度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控制手段:吊线、尺等检测工具现场实测检查。
7.管道穿过卫生间、厨房等楼板处设置的套管的高度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用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
8.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按要求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控制手段:现场旁站,观察灌水试验过程,核实施工单位的灌水实验记录,签署检查意见。
9.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应按要求做通球试验。
控制手段:现场旁站,观察检查。
(五)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雨水管道的材料及配件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控制手段:检查材料合格证和检验试验报告。
2.雨水管道敷设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使用工具实测检查。
3.管道的管卡安装,支、吊、托架的安装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紧密,固定牢靠,滑动支架应灵活,其安装间距、高度、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或手扳检查。
4.雨水管道不得与生活污水管道相连接。
控制手段:现场观察检查。
5.雨水管道上设置的伸缩节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控制手段:对照图纸现场观察检查。
6.雨水斗管的连接应固定在屋面承重结构上。
雨水斗边缘与屋面相连处应密不漏。
控制手段:现场观察,尺量检查。
7.水平管道的纵横向弯曲、立管的垂直度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控制手段:吊线、尺等检测工具现场实测检查。
(六)室热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热水管道选用的材料及配件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控制手段:检查材料合格证和检验试验报告。
2.热水管道敷设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使用工具实测检查。
3.安装在管道上的补偿器型式、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要求在安装前进行预拉伸。
控制手段:对照设计图纸检查,现场巡视检查。
4.的管卡安装,支、吊、托架的安装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固定支架的构造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与管道接触紧密,固定牢靠,滑动支架应灵活,其安装间距、高度、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或手扳检查。
5.管道的纵横向弯曲、立管的垂直度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规定。
控制手段:吊线、尺等检测工具现场实测检查。
6.热水管道同时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敷设在冷水管上,垂直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敷设在冷水管的左侧,两管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巡视检查。
7.管道的防腐、明装管道的刷漆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规规规定,施工单位应填写防腐涂漆记录。
控制手段;现场跟踪检查,核实施工单位的防腐涂漆记录。
8.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规定。
控制手段:现场跟踪检查,局部解剖检查,观察检查,核实施工单位的保温检查记录。
9.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未注明时,热水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金属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 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的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