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磁记录材料
涂布型磁带主要由带基和附着其上的磁性涂覆层构成
有机粘接剂及润滑剂
磁性粉
Al2O3粉/铁丹粉/碳粉
记录层 带基
Al2O3微颗粒
涂布型磁带结构示例
有机粘接剂
磁性粉
Al2O3补强剂
记录层
基板
涂布型磁盘结构示例 常用磁盘分硬盘和软盘两大类:
硬盘是在厚度为1~2mm的铝合金盘基上附着磁记录层
软盘是在可挠性PET盘基上附着磁记录层
出,于是在1907年他又发明了直流偏磁的录音方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磁记录
1.模拟磁记录
通过磁头把输入的电流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磁场来 磁化磁介质,并通过磁头把磁介质上的磁信号转 换成电信号输出(或把信号擦除)
将数字代码信息以电流的形式输入到磁头线圈中 ,形成磁场后磁化磁介质,并以磁化状态的形式 保存在磁记录介质上。通过磁头把磁介质上的磁 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还原成数字形式输出
意义:这一观点为今天的磁记录奠定了基础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时间:1898年 人物:普尔生 事件:发明钢丝录音机,即在钢丝上记录声音,再把它再 生出来,并用听筒听所录的声音
意义:标志着磁记录技术的开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磁记录的起源
时间:1900年
人物:普尔生
事件: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钢丝录音机”这 一发明,轰动了整个博览会。 后续:由于钢丝录音机发出的声音太小,后来他又发 现使用一定的直流电流通过电磁铁可以得到较大的输
再生时获得足 够大的输出 保持相对稳定 的磁化状态 有效地再生记 录信号
磁
头:高磁通密度,高磁导率
对记录介质进行 有效地磁化
典型磁头示例
6.2.1磁头的种类
磁性合金:坡莫合金、仙台斯特合 金、 Fe-Al合金和Fe-Al-B合金 ; 电 磁 感 应 原 理
体型磁头
铁氧体磁头:Mn-Zn铁氧体和Ni-Zn 铁氧体; MIG磁头:铁氧体磁芯间 隙中沉积一层软磁合金薄膜 工作缝隙小、磁场分布陡河磁迹宽度 窄,故可提高记录速度和读出分辨率
Co-(Zr,Hf,Nb,Ta,Ti)二元系合金 薄膜和Co-Fe-B类金属非晶态薄膜
☞微晶薄膜磁头材料 Fe-Ta-C,Fe-Ta-N等 ☞多层膜磁头材料 ☞磁电阻磁头材料
Fe-C/Ni-Fe ;Fe-Al-N/Si-N;Fe-Nb-Zr/FeNb-Zr-N;Co-Nb-Zr/Co-Nb-Zr-N 等
1
1 0 1
0
0
a.利用磁化方向进行记录
b.利用磁化反转进行记录
数字信号调制原理
b 0 t 0 1 1 0 1 1 1 数字信号 记录介质
+I -I
记录电流
脉冲电压
(再生)
磁头行走方向
两种磁化模式
厚度d
排斥 S N N S 比特间距b (因排斥而发生退磁效应)
a.水平磁化模式(b》d)
N S
逐 渐 过 渡
磁卡
磁卡方便信息的存储、读出,使用方便、安全、快捷, 保密性好
磁性条纹类型
附着磁性条纹卡
全磁性涂布卡
俯视图
附着磁性条纹 磁性层 侧视图 基体
基体
磁卡构造
保护层 银灰层 磁性层(5~15 m)
基体(PET188~250m)
磁性条纹
中心部分 (PVC,0.56mm)
过渡片
(PVC,0.1mm)
实际上,上述各种磁各向异性机制是相互迭加而其作用的。
垂直磁记录头与介质材料
励磁线圈
铁氧体 磁记录层 主磁极(坡莫合金膜) Co-Cr合金
坡莫合金膜
基板 打底层 基板
6.2 磁头与磁头材料
磁头是指能对磁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再生及读取功 能的器件。 采用磁头与磁记录介质相组合的形式,通过磁头间 隙产生的漏磁通使磁性膜磁化 高密度存储要求: 磁记录介质:高剩磁,高矫顽力,矩形比接近1;
(4)在涂布过程中用磁场对颗粒进行定向或打乱定向不是很有效。
6.3.3 薄膜介质
薄膜记录介质由基底、附加层、磁性层和保护层组成。 在磁层和附加层之间也可增加一层缓冲层。 保护层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 在保护层上还可以增加一层润滑层
保护层
磁性层
附加层 基底
薄膜记录介质的一般结构
基底和附加层
第6章 磁记录材料
本章将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磁记录概述;
☞磁头及磁头材料 ;
☞磁记录介质及介质材料 ; ☞磁光记录材料 ; ☞磁泡及磁泡材料
6.1 磁记录概述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
“知识大爆炸”? 记忆靠人脑?
磁记录的起源
标志性事件:
人们一般认为磁记录是从1898年丹麦人普尔生(Valdemar Poulsen)发明钢丝录音机开始的。
薄膜磁头
磁电阻磁头
利用磁电阻效应制成
电磁感应型磁头和GMR磁头
电磁感应磁头记录与再生原理
磁电阻磁头结构示意
I
I H 电极 M I
I:电流 H:外加磁场 M:磁化强度
电极
θ
6.2.2 磁头材料
主要包括下面几类:
☞合金磁头材料
含钼坡莫合金和仙台斯特合金
镍锌铁氧体和锰锌铁氧体
☞铁氧体磁头材料
☞非晶态磁头材料
要求薄膜与基底之间有很强的粘结力,因此必须 保持基底清洁度和材料的兼容性 为了使磁盘表面形貌均匀,基底必须有很好的抛光 对于硬盘来说,基底的硬度很重要,因此需要添加 非磁性附加层来提高硬度 附加层除了可提高硬度外,还可以减少缺陷
性层
早期
现今
磁性层制备方法很多,有电镀法、真空蒸镀法、溅射法 等,可根据不同的介质灵活采用。
放音时,从介质表面发散的磁通将进入放音磁头磁芯,从 而在磁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正比于磁通的变化 率。虽然线圈中的感应电压不可能是记录信号的精确重复, 但是经过适当的电路处理以后,就能重现记录信号。 存放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的杂散磁场超过用于记录的磁场 的强度,否则磁带中所记录的信息将出现错误。 抹音时,抹音磁头可以产生一个大于记录磁场强度的磁场, 就可以抹除原先记录的信息,抹除之后,记录介质又可准 备记录新的信息。
这是磁记录技术的开端! 人们称他为“磁记录之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磁记录的起源
时间:1888年 — 早在普尔生发明磁性录音机十年前 人物:美国人奥· 史密斯(0berlin Smith) 事件:发表了关于磁性录音可能性的论文 观点:史密斯认为将随时间变化的声音转换为电流进而转换 为磁性的变化而被记录,再以相反的过程重放是可行的
坡莫合金
6.3 磁记录介质及介质材料
日常生活中的磁记录媒体
6.3.1 磁记录介质应具备的特性
基本要求
高出力 高记录 密 度 低噪声 高可靠性
记录介质应具备的条件
1) 饱和磁通密度 2) 矩形比大 3)矫顽力在磁头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大 4) 作为磁化反转的单位的体积应尽量小, 大小及分布均匀 5) 磁学特性分布均匀,随机偏差小 6) 表面光滑,耐磨损,耐环境性好 7) 磁学特性对于加压、加热等反应不敏感 8)化学的、机械的耐久性优良 9) 不容易导电
磁性粉
(1)-Fe2O3
矫顽力范围为20~32kA/m
矫顽力范围为55~70kA/m
(2)包覆Co的-Fe2O3
(3)CrO2 (4)金属磁粉 (5)氮化铁 (6)钡铁氧体
矫顽力范围为35~50kA/m
磁化强度和矫顽力比氧化物高,但易腐蚀 纯铁的MS=1700kA/m
矫顽力可达51kA/m
矫顽力范围为100~900kA/m
典型磁记录介质示例
常用的磁记录介质有磁带、磁盘和磁卡等
磁带是在基板上,沉积磁性层并构成复合材料膜层结构
磁性层(磁性粉+
下面覆层
基板(带基) 10~15m
粘结剂)厚度为 1~4 m左右,表面 粗糙度0.1 m以下
底面覆层
磁带水平方向
磁带断面结构
磁盘
磁盘由在圆盘状盘基表面附着磁记录介质层构成。 常用磁盘分为硬盘和软盘两类: 软盘是在可挠性PET盘上附着磁记录层
2.数字磁记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6.1.1 磁记录的基本过程
抹音磁头 录音磁头 放音磁头 驱动器
(a)
(b) (c)
记录信号时,录音磁头线圈上产生一个信号电流,该电流 将电磁铁磁化,在气隙处产生溢出磁场。当磁带转动通过 磁头气隙时,气隙处的溢出场将磁带磁化。磁带转动离开 气隙后,磁化部分残留剩磁,该剩磁即为记录信号。
磁性层 基板 (如PET等)
磁性层 基板 (如PET等) Ti膜
倾斜蒸镀可挠性软盘
准二层膜垂直记录可挠性软盘
硬盘
硬盘是在厚度为1~2mm的铝合金基盘上附着磁记录层
SiO2保护膜 磁性层 NiP 基板 (铝合金) 基板 (铝合金) 碳保护膜 磁性层 Ni-Fe膜 Ti
电镀磁性膜硬盘
垂直磁性膜硬盘
磁盘制备工艺
磁卡制备工艺流程
调频
载波信号:
um Um cos mt
调制信号:
uc Uc cosct
调频波为:
u0 Uc cos(ct m f sin mt )
5.1.3数字式磁记录
数字式记录
数字记录采用on和off这两种有一定间隔的脉冲信号,主 要采用“1”和“0”这两种数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记录有利用磁化方向记录和利用磁化反转记录两 种方式,记录原理如下:
6.3.2颗粒状涂布介质
对颗粒介质的要求 颗粒状介质最好是单畴的; 颗粒的形状以针状为最佳 ; 颗粒状介质信噪比与 N成正比,N为单位体积内磁性颗 粒数
样品开关场分布尽可能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