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案4篇综合实践教案篇1设计思路:纽扣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孩子们都非常的熟悉。
而玩纽扣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部分,它可以在孩子们收集纽扣、观察纽扣的过程中,了解纽扣的构造、特点。
在玩纽扣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想象力,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此外,在玩扣子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良好习惯。
2、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观察。
3、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纽扣。
2、在活动室外布置服装展。
3、小娃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各种各样的纽扣。
1、提出问题,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探究。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各种纽扣,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并倾听幼儿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二、组织幼儿观看服装展。
1、带幼儿观看服装展。
2、讨论纽扣的作用。
三、组织幼儿讨论。
四、幼儿操作扣纽扣。
1、引起幼儿兴趣。
2、教幼儿帮娃娃穿衣服。
(1)老师示范讲解(2)幼儿操作综合实践教案篇2教学重点:气垫船的原理及组成,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学会识图并能按图纸施工。
懂得对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工具和加工方法。
教学难点:电动机与支架的固定,在不增加材料的基础上怎样加大强度?如何提高制作质量。
教学课时安排:共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分析气垫船运行原理(可以结合视频,让学生更加清楚)①利用船底与地面间形成高压气垫,使模型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少。
用力学规律解释:在其运行时,是由专门的螺旋桨使气船内形成高速气流并喷向地面,当气流接触地面或水面后,同时会受到水面或地面的向上推力,此推力通过气流柱作用到运载器上,将其托起,托起的高度取决于运载器的结构、重量和气船的压力。
②前进依靠尾部的推进螺旋桨产生推力。
气垫船航行是根据什么原理?二、讨论探究:材料及结构分析:塑料制成,轻巧美观设计一个气垫船模型,互相交流。
①气垫袋:(塑料袋,只开一面口),袋口的密封是关键。
鼓起后减小了摩擦力。
②内芯:(气垫袋内装入吹塑纸,薄、轻。
)并密封气垫袋③船底:轻,砂纸打毛,船底周边与气垫粘牢④船身:割下的材料都要用,因此划线、下料时要准确无误。
⑤进气舱:进气舱上盖:要密封。
⑥电动机支架:加工得与电动机吻合,粘得稳固,否则易摇晃松动,最好用大块泡塑割成。
双面胶的强度不够,溶剂型的胶水(百得胶、万能胶)不能用,热熔胶也不能用,可用白胶。
⑦船舵:要安装得平直。
为使气垫船能笔直运行,而不至于团团转,形状类似于飞机的尾翼,用来控制气垫船的航向。
⑧电动机:131直流微型电机。
⑨导线:漆包线的注意事项同前。
⑩电池盒(纸筒):三至四节,用铅画纸卷起来。
找一找选择怎样的制作材料较好?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船体的强度?需要哪些工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飞起来?轻、牢固。
在不增加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船体的强度?如何做得整洁、美观,造型好?三、制作方法及步骤(发材料,边教边做)制作过程1、气垫袋:按图2—21将250某180塑料袋的一面中间切去一块,大小为100某70,气垫袋一面中间开口时,不要损坏另一面。
2、气垫袋内装入吹塑纸:将原材料为230某160的吹塑纸按图的尺寸,把中间部分用刀片切去,装入气垫袋内,并将塑料袋口用胶带纸密封,使其不漏气。
密封方法:把袋口下面一层塑料膜粘在胶带纸上,再将胶带纸对折,粘住袋口上面一层塑料膜,并剪去胶带纸两端比袋长出的部分。
3、船底:取190某120吹塑纸一张,按图尺寸切去画有斜线部分。
在虚线内(图中虚线到边的距离是10毫米)粘上船身4,吹塑纸与泡塑板粘合的表面,要在上胶水前用砂纸打毛,提高粘接牢度。
船底周边全部用胶带纸粘在气垫中央,要求不漏气。
第二课时4、船身:取220某100某6泡塑板一块。
按图所示,切下170某100某6做船身4,它的中间部分切下做电动机支架,余下部分做进气舱侧壁6,按图中尺寸一分为二,由于切下各块泡塑板都要利用,切割时要格外细心。
5、进气舱:由侧壁、上盖、电动机支架粘合而成。
6、电动机支架:取115某66某6泡塑板,将它加工成三块;a.65某22某6,b.55某22某6,c.35某22某6,其中b再一切为二,每块的一端面砂成一个斜面,c也切成两段,每块的一端面也砂成一个斜面,b、c的斜面与电动机粘合,如图所示。
各片泡塑板在粘合前要用砂纸磨平,粘合后不能有缝隙。
由于胶水干化时间较长,可分步粘合;先将电动机支加a、b、c粘好,再粘上两片侧壁6和上盖7,等胶水干后,再将它粘在船身和船底上。
7、船舵:取130某70某4吹塑纸。
按图所示制成船舵两块,将它们垂直粘在船身和船底上(见总装图)。
8、电动机:待进气舱与船身粘牢后,在电动机支架上装上电动机,并在支架上方用胶带纸将电动机与支架粘牢固定,再在轴上安装螺旋桨9。
在接通电源时,从正面观察螺旋奖的旋转方向必须是顺时针方向,气流向右,否则需将导线与电动机的两个接头位置调换。
9、导线:取两根长400毫米、直径0.2毫米的漆包线绕合在一起,导线一端的两个头与电动机接线片分别接牢,另一端两个头分别与电池盒上的电极接触片连接。
注意:漆包线和电动机、接触片的连接部分要用砂纸将表面漆层砂去。
10、电池盒:用铅画纸(或其他较厚的纸)卷成一圆筒,内径比5号电池略大,用胶水粘好,一头封口,用刀片切一条狭缝,将电极接触片B插入其中,从另一头装入5号电池三节。
接触片A弯成如下图所示,作电源开头,在与导线连接后再用胶带纸将接触片固定在纸筒上。
四、试航将气垫船模型放在干燥、光洁的地面上,接通电源,你的船模向前快速行驶了吗?想一想制作中你发现了什么奥秘?比一比将你制作的气垫船模型与同学比一比,看谁跑得更快!由学生讲述制作要领,交流体会,作品评价。
注意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形成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在内的基础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课堂里要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基本技能的自主操作和探索。
要结合具体的作品制作对学生进行设计学习和评价指导。
在具体的作品制作中要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工具。
采用探索式学习,使学生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态度,通过研究探索得出结论,并由此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表扬有创见的、制作有特色的,制作精细的,表扬注意卫生、注意安全的,表扬节约、综合实践教案篇3一、活动主题的确定电池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商品之一。
随着电池生产量和使用量的与日俱增,废电池引起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但现在人们对电池的危害性认识还很不够。
我觉得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危害很大。
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心,注意收集周围的废电池,培养环保意识。
二、活动开展的可行性论证:首先,电池是学生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生活物品,学生很容易了解,认识电池的危害,对学生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其次,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拥有网络信息,学生具有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图书馆藏书丰富,使学生查找图书、实地考察、搜索网络信息成为可能。
第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既有懂得摄影剪辑的信息技术老师,又有实践知识丰富的科学老师,给予了学生大量帮助。
而且学校领导、各位老师都非常支持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
第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和欲望非常高。
积极开展工作、研究,推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伐。
三、参加活动的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四、活动目标:1、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池的种类、用途,对电池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过程与方法(1)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并集体讨论制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
(2)利用图书馆、实地考察,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摄影、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获得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
(2)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3周五、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关注电池形成主题(课内1个课时)1.通过对生活中电池的收集观察,并用表格记录收集的情况。
2.上网查有关电池污染环境的资料。
2.根据发现的新问题,提炼主题。
预设主题1)电池使用情况的调查2)废旧电池真的有毒吗?3)废旧电池哪里去……4)我们能做什么第二阶段了解电池危害,分组进行研究活动具体操作:分成5个小组进行研究活动。
资料组:通过上网搜集电池危害与回收方面的资料,实验组:通过做种子发芽实验,了解电池危害。
调查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解人们对电池危害性的认识和处理情况。
制作组:用电池进行小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宣传组:设计宣传方案,在校内进行宣传活动。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汇报,回收废旧电池学生对自己的活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报研究成果,发现废旧电池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开始回收废旧电池活动。
(四)、活动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
让我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回收废电池开始,为环境出一份力。
六、活动内容成果:(一)活动内容:活动一: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访谈等方式了解电池的种类、构成、主要原料、用途,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活动二:了解电池和人类的关系。
活动三:制作调查表,了解人们对废旧电池的认识和处理情况。
活动四:向全校同学宣传电池危害并倡议回收废旧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