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初探作者:郑维维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3期摘要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建设对发挥我国检察机关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我国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的概述入手,在分析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的基础上,结合对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制约因素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策略,对完善我国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作者简介:郑维维,浙江省缙云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203-02从我国人民检察院的目前的内部分工来看,检察官与司法警察之间是相互配合的关系。
伴随着社会法治化的发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也不断的被注入了新的内容,本文从我国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的层面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概述(一)司法警察的含义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指的是法警,指的是隶属于我国司法机关的具有准军事性特点的武装力量,以警察的身份在人民检察院依法执行特定任务,实行的是警衔制。
(二)司法警察职业的特点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从行政隶属的层面来看,其专属于我国的司法机关,从司法警察职业的层面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司法警察职业具有专属性,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由检察院直接管理的具有武装性质的司法队伍,是作为检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存在的,司法警察能够依法参与到我国的检察活动。
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的工作职责来看,主要是专属于人民检察院且为检察工作服务的。
其次,司法警察职业具有警政性。
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职业性质的层面来看,隶属于人民警察的调整范围,只作为独立的警种存在的,其作为警察分支其职业属于警政范围。
其职业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与相应防止各类暴力抗法事件的专业技能。
最后,司法警察职业还具有警衔级别制的特点。
也就是说,我国目前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采用的是警衔级别制,而与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分属不同的系列,在管理上以现任职务、德才表现等为基础授予不同的警衔。
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分析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指的是司法警察从保障检察工作顺利进行的层面出发,以执行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的职责作为专门的职业,同时具备与此职业相应的意识、技能、道德及地位等等。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职业化分析,可以从职业地位、职业化的作用及职业化的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一)司法警察职业的地位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的必然趋势是与司法警察所具有的职业地位分不开的,从我国已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试行)》及《检察机关首次评定授予司法警察警衔审批办法》等等都对司法警察的职业地位进行了规定,也就是说,我国的司法警察有着明确的法律地位。
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作为参与我国检察活动的法定成员存在的,是作为确保我国检察机关能够正确规范办案的主要力量。
法律所明确司法警察的职业责任与职业地位不是检察官或者其他人员所能取代的,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维护我国法制及检察工作秩序必不可少的职业群体。
(二)司法警察职业化的作用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能够有效的完善司法警察队伍,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有效的保障我国人民检察院检察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
如负责看管、提押等工作任务。
在遇到违法犯罪时,司法警察能够通过履行自身的职责有效的对犯罪行为进行制止,确保检察官的人身安全。
同时司法警察还可以对不符合合法手续的当事人采取的强制措施的行为进行拒绝,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程序的措施依法提醒办案人员纠正错误,从而有效的确保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三)司法警察职业化的可行性从我国目前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的可行性来看,有着一定的法警建制作为职业化发展的基础,其自身有着独立的,且不可代替的组织建制。
司法警察队伍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职业化的条件与技术手段等优势,同时法警职业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也决定了司法警察职业化可行性的存在。
伴随着我国对检察机关工作期望值的不断提升,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建设也已经成为检察机关改革的必要内容之一,而司法警察职业化的确立正是检察机关办案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
三、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制约因素分析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建设中主要受到以下条件的制约:(一)司法警察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从人民检察院目前的司法警察的队伍来看,存在着职业化意识较低,德育与文化学历较低的问题。
同时伴随着新时期对检察工作需求的不断提升,司法警察队伍素质偏低的问题已经影响了检察机关整体水平的提升。
主要表现为基本技能水平较低,反应能力不高,少数的司法警察对司法警察职业的业务知识了解较少,对法律知识与专业技能一知半解,甚至存在不能履行司法警察职责的情况。
(二)用人机制存在问题在目前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用人机制来看,存在着管理体制不规范的问题,司法警察的培训机制不健全,正规化的司法警察的警务训练还无法做到制度化的运行,从而导致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职业程度偏低。
同时在司法警察的准入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司法警察的准入规定、培训规定、考核规定还无法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主要表现在司法警察的用警和训警之间存着冲突。
(三)司法警察职责权利规定需进一步完善从我国现有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规定来看,已有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都没有对司法警察的职权作出具体的细致规定,由此导致司法警察的职责权限规定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司法警察和检察官两者在参与检察活动中权利和责任存在着不明晰的问题,司法警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空间有限。
(四)司法警察警衔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的警衔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人员编制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甚至存在着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中所规定的警察服务年限与实际规定不相符的问题,在司法警察警衔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普遍警衔过低,警衔的管理缺少必要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给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造成一定的困难。
除此以外,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在执法方式及执法技巧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不同的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在职业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也存在区别。
有必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的策略。
四、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策略(一)正确的司法理念的确立与完善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的层面来说,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司法理念,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对职业化的司法理念加以完善。
司法警察应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所具有的服务性与服从性特点出发,以检察工作为主在人民检察院内部做好服务检察工作,并以公平和正义作为自身职业意识的理念。
(二)司法警察职业化的法律保障从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的层面来看,还应给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从立法的层面上确立司法警察职业化的各类制度,明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职责和权限,从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司法警察职业化应有的法律地位。
(三)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证系统我国应不断的确立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证系统,确立司法警察的职业准入与职业资格认证等相关制度。
并针对司法警察工作的需要不断的强化司法警察的职业培养制度,对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通过系统化的教材和合理的培训方式不断的提高司法警察的职业素质。
通过职业化的发展制度及健全的管理考评制度,使得司法警察能够不断的熟悉自身职业的发展途径、方法与技巧,从而妥善的完成司法警察的职责。
(四)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从其职业化建设的层面出发,还应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司法警察来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其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司法警察应不断的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关注自身的仪表和纪律,以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忠实于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从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职责出发维护我国检察机关应有的公正与权威。
具有良好的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是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五)管理机制的完善从管理机制的层面出发,应不断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机制建设,实施统一的司法警察的调警制度,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及健全的考评机制,不断提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整体的素质。
同时还应从权利监督的层面出发,对司法警察滥用权力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对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处罚,从而有效的确保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促进我国司法警察职业化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在这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不断的完善,正是从这个层面来说,应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的加强人民检察司法警察职业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推动我国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1]章亚娟.人民检察院司法替察专业化建设研究.华东政法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10).[2]周建平,丁长春.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践行“执法为民”理念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0(6).[3]徐晓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性质与职权问题探究.魅力中国.2009(11).[4]刘天响.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性质定位和职权完善.河北法学.2008(8).[5]李卫华,孟强.浅谈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法制与社会.2010(6).[6]叶建荣,孙琦.论加强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新对策.法制与经济.2010(7).[7]李祖强,吴细辉.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和管理模式初探.法制与经济.2009(11).[8]玄兆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路径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9]刘艳.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