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探究——以Earthquake的A News Report为例
作者:苗玉英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14期
苗玉英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第一中学,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300)
摘要: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书面英语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
生词汇和语法运用的一种考查。
本文以写一篇新闻报道为例,从具体课堂教学实例为出发点,
通过反思发现,在写作课堂中要给到学生足够的输入信息,让学生有话可说。
同时,也要注重
学生平时词汇和表达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写和反复修改的过程。
关键词:写作;书面表达;信息输入;积累;自己动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4-0095-02
写作是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特别是在真实语境中传递与沟通信息、再现生活经历、
表达观点、意图和情感的能力。
也是考查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表达特殊意图和效果的能力。
同
时也是考查学生的文化底蕴以及英语思维的过程。
而高中英语的教一直是一个让老师们不断思
考改进的话题,高中英语的学也是让学生们排斥头疼的难题。
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
一定要给到学生足够的信息输入,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词汇的积累,语法的理解与运用和英语
思维的培养。
1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展示
本教学案例主要从高中英语写作课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参与反馈等因素来分析和探讨写作
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希望能给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课及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上提供帮助。
该案例中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授课时间为40分钟。
授课老师,40岁,教龄17年,中教一级。
授课班级大约50人,整体水平良好。
具体授课过程如下:
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先问学生什么可以成为新闻?学生回答有good news,例如:考试成绩
很满意,同学要请吃大餐;也有学生回答bad news,例如自然灾害,然后老师问学生自然灾害
有哪些,学生的回答中有地震这个自然灾害,接着教师给学生观看了一段关于汶川大地震新闻
报道的视频,这次地震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次事件,
我们就需要写一篇新闻报道。
用时大约5分钟。
然后老师问那你们会写新闻报道吗?学生摇头,于是老师让学生读学案上的这篇新闻报道
并自己总结headline的特点——短并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然后学生继续读,归纳新闻报道的五要素when, where,what, why, who,并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同时让同学分析材料中还需许多细
节性材料来支撑主旨句。
在学生掌握了新闻报道的要素及特点后,教师给了学生一个关于台风
山竹的关键信息以及一些key words,让学生讨论、准备完上讲台去感受作为一个reporter
做新闻报道。
这位学生做完报道后,老师进行情感升华,听到这个坏消息老师陷入了悲伤,那
你们呢?于是老师留时间学生们讨论我们可以为这些受灾群众做什么?学生们的回答有捐钱、
捐物、做志愿者。
这个过程大约25分钟。
然后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学校操场为台风山竹的受灾群众举行一次慈善捐赠活动,然后就这次捐赠活动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新
闻报道的要素及特点来写一篇新闻报道。
这就进入了学生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
真正学会写新闻报道。
这个过程通过让学生上黑板写,然后老师修改并做出评价来完成。
然后
老师展示了自己的范文,并让全班同学齐读一遍。
最后老师再一次进行情感升华,请同学们记
住Helping is better than receiving,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那我
们将会拥有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这个过程大约10分钟。
2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2.1 优点
2.1.1课堂活动形式丰富,目的明确
本堂课有师生互动,教师通过以问引思,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思考,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课堂。
在输入环节,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
归纳,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
而且在输入环节,教师从不同角度选材,活化了教材,激
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中除了有师生互动,还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助,培养了学生的
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
2.1.2注重核心素养,旨在育人
在信息输出环节,学生小组的分工明确:把一个大的较难的任务分配成一个一个的学生容
易动手的小任务,并且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自己的小任务,最后由一个最有能
力的学生整合信息输出。
这样做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也可以锻炼学生合作分工的能力。
同时,在输出环节也特别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意识,通过写新闻报道唤起学生在别人面对困难时要有伸出援助之手的意识,在课
堂中渗透文化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
2.2 存在的不足
(1)学生输出环节留的时间不够充足,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展示时间,可以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发现自己文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2)教师应注重及时评价和反馈,在学生做的好的时候要给到及时的鼓励,增加学生的信心。
2.3 启示
2.3.1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学习是一个回顾旧知识并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所以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来归纳总结出新知识,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直接把新知识呈现给
学生。
这就强调教师要把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起来用,不能一味地使用演绎法。
2.3.2教学中应提倡合作探究学习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和语境。
其次,在初始实施阶段,教师应引
导学生,教给学生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关注学生是否实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否通过合理分工促进了其探究过程。
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通过探究过程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技能、提高了能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
2.3.3教师应对学生行为进行及时准确的反馈评价
积极的评价过程和结果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增加信心,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形成性评价,实现以评促学。
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好的行为要给与鼓励肯定和真诚的表扬,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客观、全面、准确的分析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情况与其进行交流,及时给出意见,给予指导。
2.3.4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渗透文化知识
教师要以语篇为载体,不仅传授语言知识,同时要在课堂中渗透文化知识。
教师的课程设计要突出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机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应以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刘有平,杨顺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上)[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
究,2003(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