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渗透油田回注地层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

低渗透油田回注地层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

低渗透油田回注地层水处理工艺技术优

摘要:文章就低渗透油田开展现状进行简要阐述,并针对相关处理工艺技术
优化措施开展全面探讨。

通过对采油区块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制
定出改善和优化注水水质措施,以此解决现阶段低渗油层注水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和不足。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注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
引言
就现下油田开发工作状况而言,油田产出污水是油田注入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进一步提升油田产量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油田注水工作虽对
水质提出了一定严苛要求和标准,但是由于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成效的局限性影响,注水中存在一定杂质、污油以及硫化氢含量过高等问题越发显著,从而致使注入
压力不断提升,相关测试调配工作难度逐渐增长等。

1.低渗透油田回注地层水处理工艺技术重要性
结合线下工作状况来看,精细注水在低渗透油田开发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
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现阶段相关工作中最具经济性和高效性的开发形式,而注水
水质作为影响开发指标的关键因素,在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注水水质的有效
保障,方面能够让注水工艺系统的效率以及运行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油藏的开发指标以及效果得到强有力保障。

1.低渗透油田回注地层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措施
2.1前端科学增设沉降池
结合相关实践可以得出,原有三级沉降池在沉降除油方面效果不理想,蕴含
大量油污的水进入水处理设备后,污泥以及乳化油集中并堆积于精细过滤装置表
面,致使精细过滤相关设备造成一定损伤,并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有效改善
并科学合理解决技术测层面存在的不足和弊端,针对常规污水处理工艺以及油层
产出水特征展开深入分析和全面考量,并以此为依据和基础,对原有三级池污水
处理相关方案和技术进行了适时调整和科学改进,换言之,原有三级沉降池相关
内容为雏形,深入研发并有机结合了一种油田污水自动隔油除沙沉降池。

从整体角度出发,这种自动隔油除沙沉降池可合理划分为卸水池、隔油沉沙
池以及净水收集池三大部分。

其详细工艺流程如下:油田污水首先,应经过卸水
池结合缓冲来水达到冲击成效;然后,通过沉降池进行稳定后,从中部斜孔流出
到达隔油沉沙池,同时,在重力的影响和作用下,其中存在的泥沙沿沉沙池斜底
进入集泥池,而其中存在的污油则通过隔油板进行上浮,以此实现泥油分离的目的;最后,相关污水通过溢流堰进入净水收集池[1]。

在此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的是,其中所产生的污泥可凭借积泥池中存在的污泥提升泵进行定期清理,而其中
存在的污油则可合理运用收油管线置于集油池。

除此之外,对于污水的处理则可
通过污水提升泵进行提升处理后,方可流入后续水处理相关设备中。

此外,针对
净水收集池而言,其中科学了配备了高、低液位报警装置,以此实现对污水提升
泵的实时控制,让此环节整体自动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对沉降池工艺流程以及整体结构进行适时调整和进一步完善,针对三级
沉降整体环节进行精细划分。

与此同时,有机结合并科学安装自动除油除沙装置,以此实现对含油污水沉降时间的适时延长,因此,让出油以及沉沙处理质量以及
成效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让相关节点水质处理能够有效符合相关标准和需求,
从而让整体污水处理质量以及成效的提升强有力保障。

2.2二级精细过滤
对于凭借水处理设备完成净化处理的污水,可合理运用长距离管线对其进行
运输作业,并传递到注水井后,方可实现油田注水开发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方面,能够让地层压力得到适时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开发工作质量以及成效得到
进一步增长。

但是由于管线运输距离较长,加之温度以及湿度等环境条件的不断
变化,致使完成相应处理后的净化污水水质较差。

针对运输管道而言,内部为细
菌繁衍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特别是硫酸盐产物含量较高,导致净化污水悬浮物
含量急剧上升的同时,管道结构以及腐蚀问题逐渐严重,最终致使地下油层喉管发生堵塞并分中低渗透层吸收能力受到影响以及注水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

这严重违背注水开发工作的根本目的,且不符合绿色持续发展要求和相关标准。

为了让此种局面和现象得到有效改善,积极开展注水井口与二级精细过滤相关设备有机结合工作,结合相关实际表明,注水井井口精细过滤技术能够让二次污染问题得到极大控制和有效解决。

凭借对传统三级过滤系统的适时改进和进一步升级完善,以原系统为雏形合理增设预处理工艺,然后科学规范融合井口高压精细过滤工艺,进而构建出一种较为简单且高效的油田产出水五级处理系统。

其中,对于预处理沉降池而言,其凭借合理加药以及充分物理沉降的有机结合,实现对油田产出,水中所包含的泥沙、悬浮物、污水以及原油进行有效分离[2]。

而对于井口高压精细过滤器而言,主要作用在于针对进水管以及注水管线来水进行精细过滤处理,以此让处理后的净水在储存以及运输期间受到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极大降低对地层的伤害。

对于油田产出水五级处理系统而言,将精细过滤设备以及井口高压精细过滤器,科学规范安装预粗过滤设备后,进而形成二级井口精细过滤,如图2中第4以及第5部分所示。

其中,精细过滤设备中存在的大量精细过滤器主要采用改性PE精细过滤器,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多台并联的模式进行运用,而对于并联设备数量的设定应充分结合系统处理规模进行明确确定,对于精细过滤器4-1内填充的过滤杂质4-2而言,其是由多根平行排列的改性PE烧结管构成的,主要作用在于,对于其中存在的微小油滴以及细小悬浮物进行全面有效清除,有效完成精细过滤后的污水以及低渗透油水的注入水质的最低标准和要求。

于完成精细过滤设备4处理并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污水通过管线以及阀门被输送到进水管6中进行储存处理,然后凭借注塞式注水泵7完成加压处理后,通过注水管线进入井口高压精细过滤器5中,此种过滤器所采用的过滤介质主要为致密的金属网滤芯管5-2,能够实现对注入水精细过滤的目的,最后,将完成精细过滤后的水经过注水井口阀门5-5以及注水管柱5-6进入地层。

结合相关推广工作以及实际应用工作得出,二级精细过滤,在注水开发质量以及成效进一步提升,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极大提升了油田开发成效。

2.3完善加药制度体系
相较于高渗透油田而言,低渗透油田孔喉较小,渗透率较低,同时储存非均质性较为显著,一旦注入水,不能有效满足镀层岩石或者流体相关要求和标准,极易造成储层受损,进而对油田开采能力以及开采工作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和威胁[3]。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有效保证注入水与储层岩石或流体的配伍性和一致性,有效确定注水水源以及其水质科学处理技术和措施。

基于此种状况,针对部分注水区块采出水或者水源开展了有效且合理的配伍性实验对比,配伍性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结论和数据,方面能够为后期注水或者混合回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可以此为基础和依据开展配注水加药体系改进和完善工作,这对于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作而言,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和发展价值。

结束语:总而言之,为进一步提升油田水质合格率,从技术领域出发,创新出一种油田污水自动隔油除砂沉降池以及更为先进的处理系统,而就管理制度方面而言,对相关加药制度体系进行了合理调整和科学创新,同时广泛推行水质节点控制法并积极落实实施“三段式”水质管理模式,以此为达成水质检测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保障和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慕丹.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13):173-174.
[2]易爱文,毛浓利. 低渗透油田回注地层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J]. 化工机械,2021,48(01):147-151.
[3]赵华胜,王延军.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分析[J]. 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5):150-1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