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体会课文中的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想办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感悟画风。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想办法。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已经有了积累,对于风同学们并不陌生,不过风摸不着,看不到,怎么画呢?孩子们平时又很少细心观察风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以对于如何画风没有实行过深入的思考。
学生在分角色读文中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摸不着,看不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弯腰。
2.你能给它组个词语吗?你能找到相关风的诗句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画风》。
板书课题。
二、激趣学新知
1.发现问题
看到文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谁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风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怎么画?他们为什么画风?他们画成了吗?)
小结:让我们一起去书中找答案吧!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学(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有不理解的字互相请教)(2)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
(3)鼓励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
(让学生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
我是二一班的,我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
(4)卡片识字“宋、涛、陈、凡、赵、艺”
(方法多样如:①出示卡片练读,指名读,再去掉拼音读。
)
②做“找宝”游戏,找到的同学领读生字。
③猜字,听老师或其他学生说字,指名认字并领读。
(5)想一想,找一找。
(“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让学生通过想和找激发兴趣,获得成功体验)
(6)识记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形)(如:比一比,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
(7)去拼音读
(8)开火车读
二、自主探究,理解内容
1.课件出示思考题并随机出示学生找到的“画风”的句子。
小声读课文,读后找出三位同学画风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赵小艺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陈丹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2.指读学生找到的句子。
读后说出这幅画是谁画的。
说明喜欢这幅画的原因。
陈丹
(1)为什么最欣赏陈丹的画?她是怎样画出风的呢?
(2)你们朗读时能否通过动作让大家感受到小树弯弯的样子吗?
(3)现在,我们都是一棵小树,如果你也有同感,
就请你用朗读的方式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宋涛
(1)你为什么喜欢宋涛的画呢?这幅画又是怎样表现风的呢?
(2)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桌听。
想一想宋涛在画雨丝的时候为什么要擦去太阳?
赵小艺
(1)赵小艺除了画飘动的旗子,还画了什么?
(2)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3.组内分角色读2—8小节,让大家感受到风在吹动时的美妙情景,把读得最好的同学推荐给大家。
4.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找一找三位小朋友说的话,你最欣赏哪位小朋友?
为什么?
宋涛:“谁能画风?”
赵小艺:“我能!”“我还能画!”
陈丹:“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我也会画风了。
”
5.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点击相关的句子。
读一读他们说的话,体会他们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
陈丹
(1)指读陈丹说的话。
(2)陈丹说这两句话时的心情一样吗?自己边读边体会。
(3)男女生分读这两句话。
赵小艺
(1)自由读。
(2)对比读:强调“能”“还”。
(3)男女生分读。
学生在读书、交流中逐渐明确:宋涛敢想,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在小伙伴的启发下,通过斜斜的雨丝表现风;赵小艺善于思考,第一个想出用飘动的旗子表现风。
而且,他不满足,勇于创新,非常自信地用转动的风车表现风;陈丹善学,她刚开始不会画风,但是,她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倾听和思考,在听取大家的建议后,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通过弯弯的小树画出风。
三、创设情境,仿写练习
1.在舒缓的音乐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口头仿写练习的氛围。
现在,让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开动脑筋,根据老师出示的内容,小组自由合作,模仿课文内容把句子
口头补充完整。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开了,风藏在飘扬(舒展)的旗子里。
”
2.小组派代表汇报合作学习结果,看看“风”怎么了?藏在哪儿?3.师用形象的语言,把学生再次带入风中的美妙世界。
听(放录音)风儿向你们吹来了,在风中,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花儿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
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在高高的天空中,碧绿的山坡上,清澈的小河边,景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发挥想象,独立完成书面仿写练习。
4.学生在老师发的作业纸上独立进行书面仿写练习。
四、拓展思维,布置作业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摸不着,除了能用画把它表现出来外,你还知道能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吗?
板书设计
15.画风
宋涛(图)雨丝斜
陈丹(图)画小树弯
赵小艺(图)旗子飘
风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