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企业片头与国外知名电影公司片头设计的对
比分析
1 中外知名电影企业片头分析
1.1 以美国为代表的几大影视公司片头美国影视业发展有百年的历史,影视公司片头设计大都风格独特、富于个性化,画面表现都是视觉艺术巧妙结合的典范。
片头表现是各种元素的综合,多视角的综合展现电影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市场诉求等信息。
现以以下几大经典片头为例:
1.1.1 迪斯尼片头众所周知,迪斯尼是一家以动画起步,以动画立足,以动画为主题的影视企业。
早期动画片主要的受众群便是儿童,至今,迪斯尼在发展成人市场的同时仍不忘秉承这一传统。
说起迪斯尼,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各种王子与公主的童话,而这种童话往往都发生在城堡中。
加上现今风靡全球的迪斯尼乐园,因此在大众的认知范围内,城堡对于迪斯尼,就像灌篮对于乔丹,漫画对于日本,已成为大众的一个心理标示。
此片头以黑夜为开头,象征着我们小时候每晚睡前的一个小故事,以烟花点缀,意味着这个故事是热闹的,向上的。
最后收尾部分东方开始泛起鱼肚白,也从侧面体现着迪斯尼作品的一贯风格——大圆满结局。
结束时才出现迪斯尼公司的文字标志,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其的认知与肯定。
短短十几秒的片头,仿佛已经让观众体验了一次童话的旅行。
1.1.2 梦工厂片头梦工厂,顾名思义,制造梦的地方。
但从名字上,梦工厂就给人以无限遐想。
梦是制造自由的工厂,而梦工厂从制造梦的角度出发。
每个人都曾经梦想过自己坐在月亮上,梦工厂的片头,以黑夜为背景,四周是浓密的云雾,上方一轮狼牙月,一个男孩坐在上面无忧无虑的钓鱼。
完全一副梦中的画面。
下方的SKG分别是梦工厂的三个主创人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影片监制及Amblin
Entertainment的创始人),K代表Katzenberg(迪士尼前任首席),而G则是Geffen(Geffen Records的创始人)。
而月亮上的小孩,正是设计师罗伯特-亨特的儿子。
短短的一个片头,既体现出了企业的创作主旨,又包含着浓浓的父爱。
美国人的创造力让人惊叹。
1.1.3 派拉蒙公司片头作为电影业的老牌巨头,用高山来形容派拉蒙公司在电影行业的地位是非常恰当的。
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以及遍布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霸主的位置上。
一直以来,派拉蒙都坚信肉体只是躯壳,精神才是永久的。
在此指导精神之下,派拉蒙生产出了诸如《阿甘正传》、《勇敢的心》、《人鬼情未了》、《泰坦尼克》等好莱坞历史上的票房大作。
片头以一个高山为主题,颇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一览众山小的意味。
背景中有日出时微微的霞光,好像在竖立自己比太阳更高的地位。
围绕山顶的24颗星星,代表着其旗下签约的24位巨星。
在体现自己霸主地位的同时,也不忘为自己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
威严之中带有一点温馨。
1.2 国内知名电影企业片头
1.2.1 中国电影公映片头作为中国影视剧的“标准配备”,广播电视总局生产的中国电影公映许可片头以其出镜率高而广为人知。
从画面上看,深绿色的背景配合深红色的LOGO,鲜明的撞色产生一种较为醒目的感觉。
LOGO中的龙代表着中国的龙文化。
此片头的出现代表着此片的审核获得通过,获得了公映的许可。
因此,此片头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其艺术价值。
倒是背景音乐颇具中国特色,为其增添了几分色彩。
1.2.2 八一电影制片厂片头八一,其名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八月一日,是中国唯一一家军队电影企业,从其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以生产军事题材影片为主题的电影企业。
此片头没有任何镜头的移动与切换,从始至终都为一颗刻有八一字样的红星在闪闪发光,背景辅以铿锵有力的解放军进行曲,直截了当一目了然的让人懂得其意义。
虽是直入主题,却颇显苍白。
1.2.3 北京电影制片厂片头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类似,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片头也十分直白。
选取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为唯一主体。
金光闪闪的天安门,辅以红色的大背景,给人以热火朝天,朝气蓬勃之感。
背景乐采用插入式,即将电影的音乐做为开篇音乐。
颇有别具匠心之感。
1.3 对比分析
1.3.1 不同的设计思路如哥伦比亚公司手持火炬女神、二十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雕塑字体、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标识WB字样的盾牌、梦工厂坐在月亮上垂钓的小男孩、米高梅公司怒吼的雄狮等等。
这些成功的电影公司片头标识通过视觉设计表现的内涵和理念,最终整合成有意义、有意味的外在形象。
可以这样说,电影公司片头标识是一种超浓缩的影像信息载体生成的独特的视觉语言。
不得不叹服于西方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制作片头的过程中,他们将片头作为一种企业形象的升华,每一个片头都在讲述一个品牌故事,一个与企业理念和发展有关的故事,每一个元素都与其企业的发展主旨息息相关,企业的灵魂蕴含其中。
以美国迪斯尼为例,它的片头构成元素定义了企业的性质,奠定了影片故事的基调。
从主体形象上来说,国外的优秀作品中的形象大多都是创造出来的,不同于国内经常用现有的实体作为主体形象,这更给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感觉。
我国早期的八一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表现元素过于直白,简单图像辅以企业名称了事,虽然主题一目了然,但艺术表现手法和画面动态过于单一,这样的作品缺少了元素组合的丰富性,不能激发观者更多联想。
不过,早先国内的作品,其实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比如国内影视片头中出现的天安门,长城等形象,明显带有中国特色,是一定社会环境下人们审美观念的体现,体现着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也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
1.3.2 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在艺术表现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艺术作品呈现出稳重、内敛、含蓄的美感,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局限性,大多电影企业片头都被赋予了一
定的政治意义,如北京电影制片厂与八一电影,都为国有企业,身份的特点使得片头的制作方向自然也就倾向于政治宣传目的而忽视了艺术审美的表现。
相比较来说,西方国家影视企业更加善于创新与突破,强调自由、创新,注重个人价值,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因此他们的片头就是企业形象广告,为了展现和宣传自身企业文化服务,没有过多的限制,表现方式灵活多变。
又因为西方有着先进的影视制作技术,也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片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探讨中国本土电影片头的发展思路
2.1 由平面静态的表现形式转向动态多元化的综合视听电影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而代表企业形象的电影企业片头,其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声、光、与图像、文字等艺术表现元素统一。
传统的影视企业片头艺术表现过于平面化、画面元素单一、背景音乐单调刺耳、表意过于单纯直观。
电影企业片头应该由静态化转向动态化、综合化,它应该依靠元素的运动、画面和音乐完成多维的视觉体验。
在这里动态多元化是指在符合画面元素构成美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元素的三维运动,当然,“运动“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企业片头设计中应该表现画面元素连续性的运动,这样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和艺术性,同时选用合适的音乐配合画面的运动,这样能够加强画面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还应注重多种镜头切换手法的组织变化,把一个整体性的运动呈现在观众面前,强调纵深感中有宽度、有变化、有事实内容的交迭。
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体验视觉与心理的共鸣。
2.2 展示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电影企业片头是电影放映时应用最为广泛和引用频率最高的视听形式。
在企业形象中占据着先导地位,是电影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展示,更是吸引消费群体的第一视觉要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企业片头必须在保证造型要素单纯的基础上,塑造出含义明确,统一标准的视觉动态符号,可以向社会公众展示电影企业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管理风格和良好的经营状况,为企业树立信誉,扩大影响,从而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竞争
力。
让观众在观影之前便对企业形象有具体的感受和认识,留下深刻印象并获得认可。
2.3 寻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电影企业片头从学科角度看属于典型的交叉艺术,在来源上仍是影像艺术的范畴。
早期电影企业片头主要依靠简单的视像合成技术制作,给人单调苍白的感觉,又因为受到技术的限制影响其艺术表现力,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创作思想观念相对狭窄和封闭,表现对象相对单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与艺术在各个领域互相融合,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电影艺术逐渐壮大完善,影视企业片头形像也要紧随时代,朝向探索艺术表现的新层次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在创新性的设计理念的支持下引入新的技术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使电影企业片头在符合艺术审美的同时具有明确指向性,增强片头设计的形式感和深度感,从而使观众从片头开始了解企业,激发起受众观影的兴趣,同时也促进电影业的发展。
3 结论
电影企业片头设计慢慢转向专业、行业化发展模式,越来越重视形式美感的表现,强调设计的功能性、注重文化内涵的表现,个性化的设计风格也逐渐显现,新的设计观念不断引入。
在当代相对成熟的设计环境下,电影企业片头是影视美学与设计美学的交融,电影企业片头的设计风格应该从各种艺术门类中吸收养分,设计出的片头应该具有时代性、是社会文化、社会观念的反映。
国内电影企业应该分析学习吸收西方电影公司片头设计的精髓,避免其糟粕,从中华五千年丰厚的文化中汲取营养,设计出具有自我个性、时代性、艺术性,能够展示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的优秀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