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信息匹配题的特点和解题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信息匹配题的特点和解题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信息匹配题的特点和
解题技巧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变化
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当前比较权威的考试,它能够准确、全面、客观地衡量在校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发展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也在稳步推进。

2013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级的题型、分值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考试成绩采用满分710分的计分法;对取得的成绩不设及格线;颁发的合格证也调整成为成绩报告单。

考试内容、形式、分值也有很大变动(见下表1、2),其中快速阅读题型转变为信息匹配题。

信息匹配题的文章和原快速阅读文章相比,长度和难度不变,但是文后的题型由原来的7道单选题和三道填空题转变成10道信息匹配题。

所谓信息匹配题,就是文章后附10个句子题干,每句题干所包含的信息都是出自文章某一段落,要求考生从文中找出与每句题干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

虽然文章的长度和难度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这种新题型对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是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种信息匹配题型,笔者分析该题型特点,辅以真题举例,最后给出解题技巧和备考策略。

二、信息匹配题特点分析
信息匹配题型分值占卷面总分10%,文章大约长1200字,要求考生15分钟内读完,并能找出与文后10道题干所包含信息相对应的段落。

它具有如下特点:
表1 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
1.题目无序
信息匹配题打破了题文同序的原则,因此传统的从文章开头到结尾“逐一解题”的阅读技巧和解题思路在信息匹配题型中完全行不通。

考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脑力,通篇理解全文的前提下,才能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正确定位。

2.一题可以两选
四级考试中题干大于段落数,意味着有很多的干扰项,题目要求中也明确提醒说:“You may choose a paragraph more than once.”即有些段落可能对应两题,而另一些段落也许完全不被涉及。

所以,一般选择题中所用的排除法在信息匹配题中无任何用武之地。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通读全文,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同时也要能理解一些细节信息,对考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细节串联能力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表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最新题型
3.定位词模糊
信息匹配题难度逐年加大,该题中不再出现非常清晰、明显的定位词(如数学、年代、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和特殊符号等),即使侥幸碰到这样的词,也因被多次使用,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密切,而对文章段落的查找无实质性帮助。

例如:有一篇名为The Magician的文章,讲的是乔布斯所创造的传奇。

文后很多题干都提到Steven Jobs,Apple products,要想利用这些词在文章中快速定位的话基本是徒劳无功的。

4.题干晦涩难懂
题干一般都以长句形式出现,包括非常繁琐的名词短语或长句、难句。

题干中复杂难懂的长句表述通常会把一些考生搞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例如:文章The magician中第51题题干为“A special report which was printed before Mr Job’s death says that innovation nowadays originates in the
consumer market.”该句题干不仅包含定语从句,而且很多难点词汇的出现导致意义理解上的困难,影响了定位题干的准确率。

5.题干多为同义转述
题干一般不是文章的原句再现,60%的题干在原文词汇用语上做了同义替换和改写。

例如,文章The magician中第51题题干如下:“In spite of the criticism about Apple products, Mr Jobs had actually made it possible for millions of people to have access to top technology. ”而原文中却是这样描述的“Mr Jobs had a reputation as a control freak(怪人),and his critics complained that ..., yet he also empowered millions of people by giving them access to cutting-edge technology.”显然,题干中的“in spite of”替换了原文中的“yet”;题干中的“criticism”用的名词,而原文用的句子“his critics complain...”;题干中“top technology”是原文“cutting-edge technology”的同义转述。

虽然模式或思路与四、六级其它部分选择题的答案特征基本一致,但是题干的表述复杂而且对词汇做了同义替换和改写,这必然要求考生要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要想在信息匹配题中拿高分相当不容易,所以笔者就该题型如何正确破解,提出如下解题技巧。

三、解题技巧
1.先题后文对付乱序
信息匹配题虽然题干乱序,但文章基本是围绕段落所在的主题展开的,所以并非无从下手。

考生应先题后文,把整组题干全部一次性理解透彻,这样到文章
中回找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如果先文后题,很容易出现每读一段文章就要全部通读一遍题干的问题,等做完10道题后发现竟然把题干重复读了很多遍。

由于考试时间比较紧迫,信息匹配题学生总共只有15分钟时间,考生就需要尽可能地节约时间以期能在有效时间内定位更多的题干。

2.准确判断关键词
由于关键词比较隐蔽,又多是同义转述,所以考生在寻找关键词时,最好划出2个以上的词汇。

以样题53题为例,该题题干句子如下“Steven Jobs great strength lies in his keen interest in designing elegant and user-friendly products.”由于Steven Jobs , products 等词在文中出现次数太多,作为关键词不太合适。

但是考生可以抓住词组“great strength ”“his keen interest in ...”,以及“user friendly”作为关键词就能起到很好的定位效果。

3.明确目的浏览全文
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考生要手眼脑并用,记住刚才划出的很多关键词。

阅读的目的是查找信息而并非理解信息,所以对于无用的多余的信息,考生可以一带而过而不必去认真深思其意义。

但如果一旦出现和题干相关词汇的地方,考生则要集中注意力慢慢细读,将原文和题干作对比判断。

如果意义一致,则定位成功。

4.先易后难
信息匹配题文章一般是说明文或议论文,有其自身的逻辑性,对于40%的题干,考生可以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指示性词语,缩小搜寻范围,从而快速匹配段落,从而增加自信,舒缓紧张心情,从而更有斗志地去完成后面更难的题干。

剩下60%题干,由于没有明显特征关键词,如果一时无法确定题干和该段落是否匹配,考生可以留下记号以便第二次更有针对性的阅读。

5.狠抓词汇和语法
虽然替换和改写一般只发生在语言层面,基本不涉及逻辑推理方面。

但要能对同义转述的词或短语比较敏感的话,一定的词汇储备量和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词汇是英语阅读的基础。

比如第51题题干“A special report which was printed before Mr Job’s death says that innovation nowadays originates in the consumer market.”中,如果考生连innovation,originate in,consumer都不知道的话,将无法彻底理解题干,势必会影响做题的准确率。

而且,每次做完真题,考生都要注意积累阅读和听力中出现的同义替换的短语,由于这些近义词、同义词重复出现的可能性非常高,掌握了这些词就能做到有备无患。

无论信息匹配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具有明显特征的还是比较隐蔽的,只要考生了解该题型的特点,掌握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再辅以必要的练习,相信四级考试中信息匹配题一定可以变成送分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