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叠字诗及叠字体诗

叠字诗及叠字体诗

叠字诗及叠字体诗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迭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因此叠字诗也称“重言诗”。

叠字大体可分三种:拆字叠、回文叠、双字叠,叠字诗属于双字叠。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

诗中叠字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

顾炎武《日知录》:“诗用叠字最难。

《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

庶姜孽孽’,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

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

”徐师曾《诗体时辨》说:“按古诗《青青河畔草》凡十句,而前六句皆用叠字,《迢迢牵牛星》亦十句,而首四句、尾二句皆用叠字,然末有以叠字成篇者。

后人仿之,始有此体。

”以后文人仿作,诗中用叠字的,如韩愈《南山诗》,连用十四句叠字,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

此后又有叠字词、叠字曲出现。

大多通篇叠字。

如明代朱权《书怀》,既是叠字诗,又是回文诗,为罕见的诗作。

叠字是一种组词手法,叠字重言是语言文字学上的一种法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辞方式.使用该手法,将某种含义的字重迭起来,既可创造双声迭韵的音乐美,又能大增强对某事物某思想某感情的表达效果,鲜明地强烈地构架意境和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与印象。

如易安词《声声慢》“清秋”。

叠字诗(词或曲)在我国古体诗词优秀作品中常见,最早可溯至《诗经》,至南北朝入唐,便臻于成熟,出现了工整标准的体制。

及宋元延入词曲,开拓了新领域。

明清以降,花样翻新,出现了擅手大家如万树、刘大白等。

叠字也是一种写作鼓曲的技巧,如京韵大鼓《丑末寅初》里的"渺渺茫茫恍恍惚惚密密匝匝"、岔曲《太虚幻境》里的"袅袅婷婷"、"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莺莺燕燕师师盼盼"等。

诗词中也有这种技巧,例如唐代王建的《迭字诗》:"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元代乔梦符的《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都是使用叠字的先例。

叠字诗有主体叠、纯体叠、通体叠三种体制。

纯体叠如乔吉、黄峨的散曲,词如明代文渊阁大学士丘睿《满庭芳》,通篇不见一个失叠的孤字。

这种体制罕见。

通体叠就是要求句句见叠。

清著名诗人、词学理论家万树是个杂体诗词高手,其五言古诗《上元灯月》是典型的通体叠诗。

主体叠比通体叠的要求更加宽松,允许篇中存在少数失叠的句子。

如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刘大白的《白日何短短》,又如李白《秋浦歌》:“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作为叠字体诗指的是纯体叠、通体叠两种。

叠字诗从句含叠字组合量上,可分为单叠式、多叠式、混合式和图案式四种。

单叠式即一句内仅有某一个字的叠组,且句句皆然。

如李白《秋浦歌》。

多叠式即一句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重复,如唐著名诗人王建的《宛转词》:“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莫莫离人家。

”.这种叠字用于短章,诗人词手常用此法以造景逗趣。

如明代时一日本人雨中自绍兴往曹娥江,作《临江远眺》:“渺渺茫茫浪泼天,霏霏拂拂雨和烟。

苍苍翠翠山庶寺,白白红红花满川.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话传.”所谓混合式,则为篇中混合使用单叠、多叠。

如《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丝丝残照。

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死死,暮暮朝朝。

”此词宛转跌宕,缠绵悱恻,堪与易安《声声慢》“秋情”媲美.是为清代著名女词人双卿所作.她常受夫君冷落,婆婆虐待,内心凄楚万状而无处可诉,因借笔流怨,遣词吐悲,词中单迭、双迭、三迭,因势而至,随情而发,使词语如诉如泣,字字沁血,句句撞怀。

所谓图案式即作者将若干叠字词组依照某种模式结构成一幅图案,又给读者规定出某种阅读法则或途径,让读者读出一首或若干首诗篇来。

在《醒世恒言》中《苏小妹三难新郎》中可见,还可见于连环诗。

从叠字词的构成方面看,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音节重叠,即以“重言”方式构成一个词。

一种是词的重叠,其中以形容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和量词(包括具有量词性质的名词),重叠后都增加了附加意义,如形容词重叠后增加了“很”“非常”的意思,量词重叠后增加了“每一”的意思。

下面从叠字在全诗的布局方式来整理:叠字诗主体叠;叠字体诗通体叠、纯体叠、叠字回环诗。

1、主体叠《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宋代李清照有一首著名的《声声慢》词,篇首连用十四个迭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篇末又加四迭字:“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成为填词中前无古人的创新,历来为词学批评家所津津乐道。

有趣的是,五百年后,清代才女贺双卿(或说是史震林)也填了一道《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所用迭字竟达二十四对之多: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脚,袅袅无聊。

更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见《西青散记》卷三第五十二页)在金元散曲中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作品不少。

如赵明远的[越稠] 《斗鹌鹑·题情》:燕燕莺莺,花花草草。

穰穰劳芳,多多少少,媚媚娇娇。

亭亭袅袅。

鸾凤交、没下梢。

空耽了些是是非非,受了些烦烦恼恼。

【紫花儿】困腾腾头昏脑闷,急煎煎意穰心劳,虚飘飘魄散魂消。

他风风韵韵,艳艳夭夭。

日日朝朝,雨雨云云渐漂渺,那堪暮秋天道。

似这般爽气清高,那堪夜雨萧萧。

以上属于写作方法,还不能称诗体。

诗体是每句都得用这种方法的,有一句没用这种方法的也不是诗体。

下面的才是叠字体。

2、通体叠叠字放在开头的常见。

唐无名氏诗: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

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

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在词中运用类叠的修辞方式发展到极至,即全词每句均有叠字的情形,非常明显的是文字游戏,但非常明显的是在这游戏的背后,仍可看出很深的匠心用意在,其中以马钰的作品最为明显,有时全词每句都以叠句开始,有时句中、句末全迭,有时全首词全用迭字。

菩萨蛮《敦煌曲子词》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叠字放在句子头上的较多,但也有放在句子中间的,尤其是曲中。

水仙子元刘庭信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爇黄金兽泪珠弹弹泪珠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应愁。

邯郸记明汤显祖【扑灯蛾犯】霭靑靑烟袅袖炉香。

厮琅琅落花御沟漾。

喞喳喳晚风飘细乐。

齐怎怎千步廊回向。

高艳艳的金牌玉榜。

软幽幽粉楼下垂杨。

密札札雕檐画戟。

雄纠纠有笑天狮门外滚球场。

因压韵问题,叠字用在句尾的较少见。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元王德信自别后遥山隐隐,更哪堪远水粼粼。

见柳绵吹絮滚滚,对桃花醉脸薰薰。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叠字诗寒山独从常忽忽,怀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寒山是唐代的诗僧,这首诗写的是“贫士”的身境和心境。

也有将迭字在开头结尾和句中混合安置的。

如贡院垂成双莲呈瑞勉语上子王十朋大厦垂垂就,佳莲得得开;双双戴千佛,两两应主台。

欢意重重合,香风比比来。

人人宜自勉,济济有廷魁。

明宁王朱权《书怀》: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光落绿荫。

贫恨苦吟穷漠漠,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国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駸駸。

这是一首叠字回文诗,既是叠字诗(每一句都用叠字),又是回文诗(可从末尾倒读),为历代回文七律所仅见,亦为叠字诗中的奇作。

回文:骎骎老拙疏于我,默默闲情事有因。

心寸寸如江渺渺,信重重隔岭昏昏。

沉沉梦断穿愁乱,寞寞穷吟苦恨贫。

阴绿落光风点点,森森翠竹雨纷纷。

3、纯体叠全部是叠字组成的。

天净沙元乔吉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西江月元马钰物物般般认认。

常常战战兢兢。

心心念念恐沉沉。

得得来来损损。

日日清清净净。

时时湛湛澄澄。

惺惺洒洒这灵灵。

灿灿辉辉永永。

玩丹砂·寄赵居士马钰净净清清净净清。

澄澄湛湛湛澄澄。

冥冥杳杳杳冥冥。

永永坚坚坚永永,明明朗朗朗明明。

灵灵显显显灵灵。

明代散曲作家黄峨(杨升庵的继室)《天净沙》,连叠五十六字,实不多见:娟娟大大哥哥,风风韵韵般般。

刻刻时时盼盼,心心愿愿。

双双对对鹣鹣。

娟娟大大哥哥,婷婷袅袅多多。

伴伴堪堪可可,藏藏躲躲,哜哜世世婆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李清照《声声慢》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元·乔吉《天净沙·即事》鹅鹅鹅鹅鹅鹅鹅,一鹅一鹅又一鹅。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清·纪晓岚《百鹅图》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

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清·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莫莫离人家。

——唐·王建《宛转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两汉《迢迢牵牛星》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