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兔的养殖方法

肉兔的养殖方法

肉兔的养殖方法
1选择优质肉兔品种
肉兔品种较多,需要养殖者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地市场发展状况及对肉兔的需求,选择优质的肉兔品种。

如天府肉兔、德国花巨兔、新西兰兔、大耳兔、全耳毛兔等,这些品种的肉兔体形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其肉质鲜嫩、出肉率较高,受到市场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要合理搭配饲养比例,便于饲养员掌握繁育水平,保持养殖的公兔数量少于母兔,公肉兔和母肉兔比约1∶10,以便满足肉兔养殖繁育的需求,平衡养殖繁育能力,提高养殖生产效益。

2兔舍建设
在选址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肉兔生长特性和需求,科学合理选择养殖场区。

应避开化工厂、屠宰场等污染区域,选择地势高,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利于防疫的地区建舍,以此满足兔群的生长需求。

合理规划布局,详细划分管理、生活、养殖生产和隔离区,每栋兔舍之间距离大约15m,兔舍设计要综合考虑光照、通风、保温效果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规范设计兔舍通风口和门窗,确保兔舍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

另外,做水泥地面,便于饲养员打扫卫生、清洗消毒杀菌等,为肉兔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饲养管理技术
3.1种公兔的管理由于种公兔的繁殖特征和生长速度有遗传
性,应选择生产性能优良的公兔做种兔,2~3年淘汰一批。

7月龄时可以适配,8月龄时正式进行配种,在此期间,种公兔的饲料中需要增加适量蛋白质,适当减少含糖量高的饲料,其中精细饲料
70g,青饲料约500g。

在配种前20d,辅料应加入两粒鱼肝油及1/4枚鸡蛋,帮助种兔提升免疫力,种兔喂养时应添加适量微量元素,如钙、磷、钾、镁、硫、钠、氯等,防止种兔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营养失衡的问题。

3.2种母兔的管理母兔从交配受胎到分娩的阶段称为妊娠期。

妊娠期应提供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同时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饲料。

夏秋季每日提供精料130~150g,青草1100~1300g,冬春季每日提供精料130~150g,块茎类250~300g,干草200~300g。

每日饲喂3~4次。

精料组成:玉米面和豆饼各25%、麦麸和大麦各20%、贝壳粉和食用糖各2%、鱼粉5%、食盐1%、维生素0.05%。

母兔从分娩到仔兔断奶的阶段,称为哺乳期。

哺乳期应给予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的优质饲料。

同时补充新鲜的青草或蒲公英、车前草等多汁饲料。

夏秋季每日提供精料130~150g,青草1200~1400g,冬春季每日提供精料130~150g,块茎类250~300g,干草260~300g,此时母兔每日饲喂3~4次。

精料组成同上。

每天还应供给充足干净的水,产后前3d,每天喂服磺胺噻唑0.5g,预防乳房炎。

3.3仔兔的管理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每日定时巡查兔舍,每天观察幼兔的进食情况,一旦发现幼兔进食少,要人工辅助喂养,牛
奶200mL+鱼肝油3mL+食盐2g+少许鸡蛋混合搅拌,加温至37℃,灌入饲喂容器进行喂养。

16日龄的仔兔,可加少量豆制品,青菜叶、鲜草等。

22日龄的仔兔,可加少量洋葱、矿物质等提高幼兔免疫力,每日喂5~6次,一个月后可逐渐断奶。

3.4育肥兔的管理育肥期应提供优质饲料,夏秋季每日提供精料100~120g,青草800~1000g,冬春季每日提供精料100~
120g,块茎类250~300g,干草100~200g。

精料组成:青干草粉70%、玉米面11%、麦麸10%、豆饼5%、骨粉2%、鱼粉2%、食盐1%。

兔群每日喂养3~4次。

饲喂量可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加,防止喂料突然改变。

定期清扫消毒,保证兔舍干燥、清洁、温度适宜,同时预防肉兔的早配,将母兔和公兔分开饲养。

4饲养环境调控
4.1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肉兔在生长过程中,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喜干净应确保肉兔生长环境干净整洁。

根据兔子不同日龄,调节兔舍温度,仔兔适宜温度30~32℃,14~28日龄适宜20~30℃,成年肉兔适宜温度15~20℃。

如果肉兔生长环境和温度无法达到要求,兔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容易诱发各种疾病,严重时会容易导致兔子死亡。

因此,在寒冷季节,需要安装供暖设施,确保兔舍温度适宜,避免温度过低给兔子带来冷应激。

夏季温度应适当通风,防止温度过高引起食欲下降和饮水量的增加,不利于兔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4.2控制舍内湿度肉兔喜欢干燥舒适的环境,所以温度适宜的
情况下,湿度应控制在60%~65%之间,禁止肉兔生长环境的湿度超过70%,因为湿度过高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迅速繁殖,容易引起肉兔发生湿疹、球虫病及疥螨等。

肉兔生长环境的湿度低于40%时,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也不利于仔兔呼吸道黏膜的发育。

因此,为了将兔舍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应加强饮水管理、合理通风、及时清除粪便和尿液,调节仔兔舍湿度。

4.3光照方案合理公兔需要12~14h/d的光照时间,科学合理的光照,有利于公兔生殖系统正常发育,确保精液质量痕好。

光照时间超过16h/d,公兔的发情期会推迟,同时会影响公兔的精液质量和数量。

通常繁殖母兔需要15h/d左右的光照时间,确保母兔的正常交配和生产。

仔兔的光照时间与母兔相同,确保仔兔有充足的吸吮母乳和采食时间。

随着肉兔日龄的增长,可以缩短光照时间,在肉兔的育肥期,将光照时间缩短到8h/d左右。

兔舍要求的光照强度为4~5W/m2,普通兔舍可以采用自然光照。

4.4合理通风和控制噪音由于肉兔粪尿会产生大量氨气或者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时会对兔子呼吸道黏膜产生很大刺激和伤害,严重时会导致兔子流眼泪、鼻涕等呼吸道病症。

对此,需要根据兔舍实际条件,保持科学、合理的饲养密度,及时清理兔舍的粪尿,及时通风,将有害气体排出。

兔子胆小容易受到惊吓,在通风时注意风扇产生的噪音,应操作轻缓,避免给兔子带来惊吓而发生应激反应。

5肉兔特性管理要点
5.1肉兔具有啮齿性肉兔门牙会持续生长,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通过啮齿行为不断磨牙,故用木头笼、竹片笼容易被损坏,应采用金属笼。

兔笼笼壁应平整,不保留棱角,同时准备适量木棒放置在兔笼内,便于肉兔磨牙。

5.2肉兔具有夜行、嗜睡性夜行性动物在白天相对较安静,大多处于睡觉状态,但夜间十分活跃,喜爱活动。

肉兔在夜间采食相对较频繁,大约占据每日饲粮和水的60%之上,因此,夜间也应提供充足的饲料。

嗜睡性动物容易疲劳,睡觉时间较多,养殖人员应结合肉兔的生理特性,适时投药或注射疫苗。

5.3肉兔易受惊吓当肉兔感受到生存环境存在危险,会借助自身灵敏的听觉获得危险信息,立即逃跑,在养殖过程中,较多外部环境的变化因素均会造成肉兔的警觉,主要体现为在兔笼中乱撞、惊恐等。

因此,要保持饲养环境安静,最大程度地减少噪声。

进入兔舍后动作轻稳,避免肉兔受到惊吓。

6疫病防治
肉兔的抗病能力差,对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低,如果饲养环境差,兔舍温度控制不好,容易诱发疾病。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肉兔死亡。

例如,兔瘟、腹泻、球虫病等,均会导致兔子死亡。

因此,一定要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平时观察兔群精神状态,每天的采食量、饮水、粪便颜色等,发现异常要及时治疗,确保兔子健康生长。

在肉兔养殖过程中,饲养员应按照免疫程序,定期对肉兔进行
免疫注射,妊娠期的母兔可推迟疫苗的注射时间,仔兔和成年兔均可进行免疫接种,如兔瘟、兔巴氏杆菌等,切断病原,控制发病率,确保兔子健康生长。

发生球虫病后,用10mL球虫清(赛杜霉素溶液)兑水40kg,1次/d,集中供病兔饮用,连用7d,并肌注庆大霉素4万单位/只,2次/d,连用3d。

对未出现症状的兔群预防给药,用10mL球虫清(赛杜霉素溶液)兑水100kg,1次/d,集中饮用,连用7d。

仔兔断奶前后容易发生胃肠炎病,可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避免仔兔发生消化不良而引起胃肠炎症。

7小结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普遍较低,在肉兔养殖中应重点关注保温,保湿。

除此之外,还应定期通风换气,排出兔舍内的有害气体,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

应定期开展消毒工作,每天坚持打扫兔舍,保证兔舍环境干净卫生,可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兔群的成活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