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操作规程
1. 药品陈列要求
1.药品陈列区域
(1)药品陈列区域应有专门的储存场所,区分存放不同种
类或用途的药品,标明相应名称和批号。
(2)具有一定规模的药店应有专门的储药间,并按规定办
理贮存备案手续。
(3)应按照药品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区分陈列,分类别标示,
标明名称、剂型、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
2.药品摆放
(1)陈列应整齐、划一、美观,资料齐备,标签清晰,易
于辨认,方便消费者挑选。
(2)药品周围应干净整洁,无杂物妨碍视线,货架上陈列
的药品应平稳,不倾斜,不碰撞,避免因交叉放置引起误
用。
(3)药品摆放应遵循特殊规定,如脑外伤、精神病、癫痫、
芬太尼类等特殊药剂,应在特殊货架上陈列,并有专人负
责出售。
2. 药品检查要求
1.药品检查区域
(1)药品检查区要求宽敞、明亮、干净,并具备良好的通
风和隔离条件。
(2)药品检查区要做到深月次检,及时发现不合格药品,
妥善处置。
2.药品检查程序
(1)对新进货的药品应有专人(验收人员)进行检查,做到
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方面的审查,同时检查规格、
批号、灭菌标志、生产日期、有效期等项目,对确有疑问
的应及时查询相关信息或联系供货方确认。
(2)在销售前,对需要检测的药品进行随机检测,包括生
产日期、有效期、品质状况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药品符
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
(3)对有争议药品应及时退货或送样送检,拒绝销售。
3. 其他要求
1.药品具体信息的标签
(1)应标明使用说明,不得造成误解或误用。
(2)如遇使用费用较高的药品,应事先向消费者提示,以
确保消费者权益。
2.药品包装
(1)药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内药瓶或外包装
盒应完好无损。
(2)药品包装应有清晰标签,标明名称、规格、生产日期、
有效期等重要信息。
3.实行货品保质期管理制度
应按照药品品种、批号、生产日期等进行分类储存,定期检查保质期药品并及时处理。
4.建立责任制度
应建立药品销售和检查的责任制度,规定有关人员职责和不良情况的处理方式。
5.记录管理
(1)对销售的药品应及时做好销售记录
(2)药品缺货时应及时登记记录缺货的药品名称和数量。
(3)对发生面临供品退回、报损或报停的药品,应及时登
记处理。
4. 总结
药品陈列和检查管理工作是保障药品质量和消费者用药安全的重要
环节,要求药品陈列整洁、标签清晰、易于取用,对药品检查应认真、
细致、客观准确,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科学。
同时,药店要按照规定比例购进质量稳定、供货可靠的药品,加强药品保质期的管理,确保消费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