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试题一某新建项目建设期2年,估计建筑工程费及安装工程费为8000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6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90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10%,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基于工程费用)预计为5%。
项目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均为第1年投入60%,第2年投入40%。
全部建设投资的30%为自有资金,其余为银行贷款。
该项目自有资金和建设投资借款在各年年内均衡发生,借款年利率为6%。
每年计息一次,建设期内不支付利息。
[2017年真题]【问题】1.计算项目工程费用。
2.计算项目基本预备费和涨价(价差)预备费。
3.若该项目资金筹借采用项目融资方式,则其权益资本的来源通常有哪些?4.计算项目建设期利息。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1.计算项目工程费用。
答:项目工程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8000+6000=14000(万元)。
2.计算项目基本预备费和涨价(价差)预备费。
答:(1)项目基本预备费计算项目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率=(14000+9000)×10%=2300(万元)。
(2)项目涨价(价差)预备费计算涨价预备费以分年的工程费用为计算基数,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C为涨价预备费;I t为第t年的工程费用;f为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n 为建设期;t为年份。
第一年工程费用投入:14000×60%=8400(万元);第一年涨价预备费=8400×[(1+5%)-1]=420(万元)。
第二年工程费用投入:14000×40%=5600(万元);第二年涨价预备费=5600×[(1+5%)2-1]=574(万元)。
则涨价预备(价差)费=420+574=994(万元)。
3.若该项目资金筹借采用项目融资方式,则其权益资本的来源通常有哪些?答:若该项目资金筹借采用项目融资方式,则其权益资本的来源通常有:(1)优先股资金成本。
优先股有固定的股息,优先股股息用税后净利润支付,这一点与贷款、债券利息等的支付不同。
此外,股票一般是不还本的,故可将它视为永续年金。
(2)普通股资金成本。
普通股资金成本可以按照股东要求的投资收益率确定。
如果股东要求项目评价人员提出建议,普通股资金成本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税前债务成本加风险溢价法和股利增长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估算,也可参照既有法人的净资产收益率。
4.计算项目建设期利息。
答:借款额在建设期各年年内均衡发生,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式中,Q为建设期利息;P t-1为按单利计息,为建设期第t-1年末借款累计;按复利计息,为建设期第t-1年末借款本息累计;A t为建设期第t年借款额;I为借款年利率;T为年份。
第一年贷款金额=(8000+6000+9000+2300)×60%×(1-30%)+420×(1-30%)=10920(万元);第一年贷款利息=10920/2×6%=327.60(万元)。
第二年贷款金额=(8000+6000+9000+2300)×40%×(1-30%)+574×(1-30%)=7485.80(万元);第二年贷款利息=(10920+327.60+7485.80/2)×6%=899.43(万元);所以,项目建设期利息=327.60+899.43=1227.03(万元)。
试题二某企业拟投资建设某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
项目的工程费用20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8%,涨价预备费基于工程费用计取,建设期内年均物价上涨指数5%,建设投资中除涨价预备费外,各年用款比例均为50%,年内均匀投入。
流动资金1500万元,在运营期第1年投入65%,第2年投入35%,建设期各年建设投资的40%为资本金,其余为银行借款,运营期前5年采取等额还本方式还清全部借款,建设期借款利息当年使用资本支付,贷款年利率6%,按年计息,流动资金全部来源于项目资本金。
投产第1年生产负荷为60%,第2年及以后年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达产年营业收入25000万元,经营成本10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8000万元,其余为可变成本,可变成本与营业收入成正比例变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10年,期末无残值,营业税金及附加按营业收入的3.41%计取。
[2016年真题]【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2.分别计算项目第1年、第2年的建设投资,资本金,银行借款额和借款利息。
3.分别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长期借款的还本额。
(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1.列式计算项目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答:项目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计算如下:(1)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费率=(20000+3100)×8%=1848(万元)。
(2)涨价预备费计算公式为:式中,I t为第t年的工程费用;f为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n为建设期;t为年份。
①第一年涨价预备费=20000×50%×[(1+5%)-1]=500(万元);②第二年涨价预备费=20000×50%×[(1+5%)2-1]=1025(万元);③涨价预备费=500+1025=1525(万元)。
2.分别计算项目第1年、第2年的建设投资,资本金,银行借款额和借款利息。
答:该项目第1年、第2年的建设投资,资本金,银行借款额和借款利息计算分别如下:(1)第一年建设投资=(20000+3100+1848)×50%+500=12974(万元)。
第一年银行借款=12974×60%=7784.40(万元)。
第一年借款利息=7784.40/2×6%=233.53(万元)。
第一年资本金=12974×40%+12974×60%/2×6%=5423.13(万元)。
(2)第二年建设投资=(20000+3100+1848)×50%+1025=13499(万元)。
第二年银行借款=7784.40+13499×60%=15883.80(万元)。
第二年借款利息=(12974×60%+13499×60%/2)×6%=710.05(万元)。
第二年资本金=13499×40%+710.05=6110.10(万元)。
3.分别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长期借款的还本额。
答: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长期借款的还本额计算如下:(1)经营成本=8000+2000×60%=9200(万元)。
(2)营业税金及附加=25000×60%×3.41%=511.50(万元)。
(3)运营期第1年还本额=15883.80/5=3176.76(万元)。
试题三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拟定为15年。
项目建设投资1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费用8900万元(含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910万元),无形资产费用800万元,其他资产费用300万元。
建设投资在建设期第1年和第2年分别按40%和60%的比例均匀投入。
生产期第1年需要流动资金600万元,达产年份需要850万元,流动资金在各年年初投入。
建设期各年建设投资的35%由资本金投入,其余由银行贷款在各年年中投入,贷款年利率为7%,每年计息一次。
建设期内不支付利息,自投产后4年内采取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偿还贷款。
流动资金的30%来自资本金;70%来自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6%,每年计息一次,生产期不偿还流动资金借款。
本项目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5年,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残值为0。
无形资产在10年内平均摊销,其他资产在5年内平均摊销。
项目投产第1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起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达产年销售收入为15000万元,经营成本为4500万元,其中3600万元为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动力等可变成本。
以上收入、成本数据均为含税价格。
本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金及附加按增值税的12%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建设期利息计入固定资产。
[2012年真题]【问题】1.计算项目的建设期利息。
2.计算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
3.计算项目计算期第5年的偿债备付率,并据此判断项目当年的偿债能力。
【参考答案】1.计算项目的建设期利息。
答:项目的建设期利息计算:(1)第1年建设期利息:10000×65%×40%÷2×7%=91.00(万元)。
(2)第2年建设期利息:(10000×65%×40%+91+10000×65%×60%÷2)×7%=324.87(万元)。
(3)建设期利息:91+324.87=415.87(万元)。
2.计算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
答:项目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组成,项目建设投资10000万元,由上问可知建设期建设投资的利息为415.87万元,达产年份需要流动资金850万元,故: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10000+415.87+850=11265.87(万元)。
3.计算项目计算期第5年的偿债备付率,并据此判断项目当年的偿债能力。
答:项目计算期第5年的偿债备付率及项目当年的偿债能力判断如下:固定资产原值:8900+415.87-910=8405.87(万元);年折旧额:8405.87/15=560.39(万元);无形资产摊销:800/10=80.00(万元);其他资产摊销:300/5=60.00(万元);计算期第5年的不含税销售收入:15000/(1+17%)=12820.51(万元);计算期第5年的不含税经营成本:(4500-3600)+3600/(1+17%)=3976.92(万元);计算期第3年应纳增值税:(12820.51×70%×17%)-(3600×70%×17%)/(1+17%)-910=249.49(万元)。
第3年已将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910万元全部抵扣;计算期第5年应纳增值税:(12820.51×17%)-(3600×17%)/(1+17%)=1656.41(万元);计算期第5年应纳营业税金及附加:1656.41×12%=198.77(万元);计算期第5年息税前利润:12820.51-3976.92-560.39-80.00-60.00-198.77=7944.43(万元);计算期第5年调整所得税:7944.43×25%=1986.11(万元);计算期第5年应还建设投资本金:(10000×(1-35%)+415.87)/4=1728.97(万元);计算期第5年应还建设投资利息:(10000×(1-35%)+415.87)×2/4×7%=242.06(万元);计算期第5年应还流动资金利息:850×70%×6%=35.70(万元);计算期第5年应还本付息额:1728.97+242.06+35.70=2006.73(万元);计算期第5年的偿债备付率:(7944.43+560.39+80.00+60.00-1986.11)/2006.7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