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PPT课件
第二章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PPT课件
基 础
高级优质碳素钢 (ωs≤0.03%、 ωp≤0.035% )
第三节 常用工程材料
按用途分类:
碳素结构钢(用于制造各种工程构件和机器零件)
碳素工具钢(用于制造各种工具)(T8A)
2、合金钢
人为加入Cr、Mn、Ni、Ti、Mo等,用以提高钢
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即具有高的强度、韧性、硬度,
精 密
材料 有机材料 橡胶
基
合成纤维
础
第一节 概述
在精密机械中应用的材料,按用途的不同,
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
结构材料通常是指工程上要求强度、韧性、 塑性、硬度、耐磨性等力学性能的材料。
精 密
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电、地、声、热、磁等 功能和效应的材料。
机 金属材料是精密机械中最常用的材料,可
械 设
械 设
布氏硬度(HBS)、洛氏硬度(HRC——洛氏C
计 标度硬度)和维氏硬度(HV)。
基
础
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含碳量
含碳量越高,强度和硬度越高,但塑性显著降低。
2、杂质元素:有益Si、Mn,有害S、P
3、合金元素
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可提高和改善其综合力学性能,并获 得某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第二章
精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
密 机 械 设 计 基 础
参考文献
史美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
齐宝森等,《机械工程材料》,哈尔滨工业 大学出版社,2003
精戈晓岚等,《工程材料》,东南大学出版社,
密2004
机 械
其他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相关书籍
设
计
基
础
主要内容
础
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
1、退火:加热(至临界温度710~750 ° 以上
30 ~ 5 0 °)、保温、随炉冷却
➢ 目的:降低硬度、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和残余应力, 改善切削性能, 预先热处理
2、正火:加热、保温(与退火相似) 、空气冷
➢ 目的:同退火,(因晶粒更细,故强度和硬度较退火
精 高),用于普通结构钢零件的最终热处理,中碳钢的预 密 处理。
• 有色金属
(减摩、耐腐、耐热、导电性好)
1、铜及其合金:
工业纯铜、
黄铜(铜锌二元合金)(铸、锻、机械加工性能好)
精
密
青铜(锡青铜Sn、铝青铜—强度高、加工低,用于制
机
造重载、耐磨零件,铍青铜Be、锰青铜等)
械
设 2、铝及其合金: 纯铝、硬铝、铸铝
计 基 3、钛及其合金:纯钛、钛合金
础
第三节 常用工程材料
精 三、延展性
密 延展性是衡量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
机
械 1率Ψ
基
础
第二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四、冲击韧度
冲击韧度是衡量材料承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 能指标。
五、弹性能Ee和韧性能Et
六、硬度
精 硬度表示材料表面在一个小体积范围内抵 密 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机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
灰铸铁:C-自由状态的片状石墨形式 (抗压强度高于抗拉强度,适用于受压零件,
精 脆性大,不适合冲击零件)(HT200)
密 机
可锻铸铁: C-自由状态的絮状石墨形式
械 球墨铸铁:C-球状石墨形式,较高的强度 ,良好的塑 设 计 性和韧性(应力集中)。
基 钢与铸铁的主要区别:碳的存在形式不同 础
第三节 常用工程材料
以及某些特殊性能(如耐腐性、高温强度)。
机 (40Cr,65Mn)
械
设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小于百分之5
计 基 础
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在百分之5-10 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大于百分之10
第三节 常用工程材料
3、铸铁:
良好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吸振性能、切削加工 性能、低的缺口敏感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
计
基
础
第二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一、应力极限
• 二、弹性模量E
• 三、延展性
• 四、冲击韧度Ak
精
• 五、弹性性能Ee和韧性能Et
密 机
• 六、硬度
械
设
计
基
础
第二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应力极限
• 比例极限σp
• 屈服极限σs
• 强度极限σB
图2-1
精
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使材料强度提
• 非金属
1.工程塑料(天然树脂或人造树脂为基础)
-特点:密度小,良好的抗蚀性,优良的电绝缘性,
耐磨、减摩、自润滑性好,工艺性好
-分类: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
精 2.橡胶:高弹性、绝缘性 密
机 -密封件、缓冲件、绝缘件
械
设
上述二者易老化,难回收(污染)
计 基
3.人工合成矿物:刚玉(宝石Al2O3), 石英SiO2
础
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
一、钢的热处理
加热、保温、冷却改变金属整体或表面组织,获 得所需性能。
(铸铁、某些铜合金也可用热处理来改善其力学性能)
• 种类
精 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密 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机
械
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接触加热、电解加热、渗
设 计
碳、氮化、碳氮共渗
基 其他热处理
按质量分数分类:
低碳钢(ωc≤0.25%)
中碳钢( 0.25% < ωc ≤ 0.6%)
高碳钢(ωc>0.6%)
精 按质量等级分类:
密 机 械
普通碳素钢(ωs≤0.055%、 ωp≤0.045% ) (例:Q235)
设
优 质 碳 素 钢 (ωs≤0.040 % 、 ωp≤0.040 % )
计 (例:45,35)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三节 常用的工程材料
精
• 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
密
• 第五节 表面精饰
机
械
• 第六节 精密仪器材料选用原则
设
计
基
础
第一节 概述
钢
黑色金属
金属 材料
合金钢 铝合金
有色金属 铜合金
精 密
机械工 程材料
机
其他有色合金 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
械
非金属
塑料
设 计
密 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机
械
设
计
基
础
• 应力极限
屈服点s
屈服阶段
精 密 弹性极限p 机 械 弹性阶段 设 计 基 础
第二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强度极限 b``
颈缩阶段
强化阶段
第二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弹性模量E
在比例极限范围内,应力 与应变ε成
正比。
弹性模量的大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 能力。
精 Cr:提高硬度、冲击韧性和淬透性 ,(形成碳化鉻)
密 机
Mn:提高强度和淬透性 ,W:提高硬度和韧性
械 4、温度
设 一般,低温条件下强度有所增加,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 ,
计 高温条件下相反。
基 础
5、热处理工艺
一、钢铁材料(黑色金属)
第三节 常用工程材料
1、非合金钢(碳钢)
含碳2%以下的铁碳合金、少量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