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控运行 锅炉部分

集控运行 锅炉部分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复习思考题(锅炉部分)一、名词解释:1.锅炉的启动;锅炉由静止状态到带负荷状态的过程。

2.冲转参数;指压力法冲转汽轮机时的压力和温度参数3.热应力;金属膨胀变化受到限制时会产生很大的应力,称为热应力。

4.动态特性;锅炉从一个工况变到另一个工况的过程中,各种状态参数随着时间而变化,最终到达一个新的稳定状态。

各种状态参数在变工况中随着时间变化的方向、历程和速度等称为锅炉的动态特性。

5.界限质量流量;6.锅炉的停运;锅炉由带负荷状态到静止状态的过程7.静态特性;锅炉在各个工况的稳定状态下,各种状态参数都有确定的数值,称为静态特性。

8.压力法滑参数运行;9.启动流量;启动时的最低给水流量,由水冷壁安全质量流速决定。

10.锅炉运行特性;锅炉各种状态参数之间的运行关系、变化规律称为锅炉运行特性。

11.工质膨胀;锅炉内的工质在受热达到饱和状态后发生相变,体积变大的现象叫做工质膨胀。

12.干湿态转换;直流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随着负荷的变化,汽水分离器的作用从蒸汽通道变为汽水分离装置的过程。

13.循环清洗;14.风煤比;风量与煤量的比例。

15.煤水比;给煤量与给水流量之比。

16.中间点温度;为了在不同负荷下便于喷水减温,一般选取分离器出口处的温度做为中间点温度。

二、简答题:1.分析启动和停运过程中安全性和经济性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安全性:烟气侧炉膛温度低引起的燃烧不稳定问题,受热面的安全性和工质的循环安全性。

经济型:燃烧安全的投油,受热面的温度上升速度和温度的均匀性的矛盾,工之策的排放和热量损失。

2.自然循环锅炉启动过程中增大运动压头的主要措施。

1)锅炉点火后就投入一定量的燃料,加强水冷壁吸热量,以降低水冷壁管内的工质密度。

2)启动初期保持较低的水冷壁工质压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压头。

压力较低时,产汽较多。

3)借用邻炉蒸汽接入水冷壁下联箱,加热水冷壁中的锅水,待起压后再点火。

3.控制循环锅炉启动过程中循环质量流速变化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启动锅水循环泵—>建立水循环。

冷态势水冷壁内无蒸汽,流动阻力小,循环质量流速最高;点火后随着水冷壁产汽量增多,循环质量流速有所下降。

(见01-26)4.简述启动过程中锅炉各受热面的保护基本原则?(1)过热器启动保护。

过热器未达到疏通蒸汽流量时用限制进口烟温的方法防止受热面金属超温。

此时,过热器进口烟温应低于受热面金属许用温度限值,并考虑热偏差必须有一定的余度。

过热器蒸汽流量超过疏通流量后,主要用通汽冷却受热面的方法保护过热器,限制蒸汽温升率。

汽轮机冲转前,过热器蒸汽排放的途径决定于机组系统。

(2)再热器启动保护。

配置大旁路或过热器小旁路系统的机组,汽轮机冲转前无蒸汽通过再热器,再热器处于干烧状态,用限制进口烟温的方法保护再热器。

1)两级旁路系统。

过热蒸汽通过旁路系统向再热器通汽。

2)I级旁路系统。

再热器出口有向空排汽阀或大型疏水管至凝汽器,过热蒸汽通过I级旁路、再热器、再热器出口向空排汽阀排放大气,或由再热器出口疏水管排入凝汽器。

(3)壁温检测。

初次投运的机组,应在过热器与再热器受热面的最高计算温度点装置壁温测点,在启动过程中进行检测.检测过热器与再热器壁温调整启动工况的原则:在受热面金属不超温的前提下尽力减少工质和热量损失,缩短启动时间,获得最佳启动工况。

三、尾部受热面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统称为尾部受热面。

1.安全启动条件尾部受热面安全启动的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1)省煤器受热面不发生“超温”和产生过大的波动热应力。

(2)省煤器内壁不发生腐蚀。

(3)尾部受热面烟气侧不发生低温腐蚀和积灰。

(4)防止尾部受热面二次燃烧。

2.省煤器启动保护(1)给水除氧,启动初期除氧器至少维持0.02MPa(表压)除氧压力,并补充化学除氧。

(2)省煤器再循环,省煤器保持大于0.5m/s工质流速,以防止腐蚀气体和水蒸气在内壁上停滞,并对管壁金属进行冷(3)连续给放水:用连续给水维持省煤器的最低流速。

当锅炉产汽量小于连续给水量时,要放掉部分锅水,以维持汽包正常水位。

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但是工质和热量损失较大。

有的锅炉适当降低连续给水量,补充用限制省煤器进口烟温来保持省煤器安全运行。

01-32-335.通风清扫的主要目的和确定最小送风量和时间的基本原则。

主要目的:清除出炉膛内积存的可燃质与空气的混合物,防止快速不可控制的燃烧,防止炉膛爆炸。

确定原则:(1)清扫延续时间内的通风量至少能对炉内进行一次全量换气。

(2)通风气流应有一定的动量。

能把炉内可燃质吹走。

(3)清扫通风与点火通风卸接,把操作量减少到最小。

6.简述锅炉启动初投燃料量确定的原则?(1)点火时炉膛温度低,投入的初投燃料量应有足够的燃烧放热量,有利于稳定燃烧。

直流燃烧器四角同层油枪同时投入,旋流燃烧器一层油枪同时投入,有利于均匀炉膛热负荷。

(2)投入一定的初投燃料量可缩短启动时间,对于自然循环锅炉可及早建立稳定的水循环。

(3)初投燃料量应适应锅炉升温、升压的要求。

(4)初投燃料量应满足汽轮机冲转、升速与并网需要的蒸汽流量,有利于对汽轮发电机控制。

应在安全运行前提下考虑上述诸因素确定初投燃料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般情况下,初投燃料量约为(10%~20%)MCR。

汽包锅炉启动系统的主要组成和主要工作特点。

7.汽包锅炉启动系统中受热面旁路和汽机旁路的主要区别和特点。

见02汽包锅炉汽轮机旁路8.分析锅炉汽水分离器和联箱在启动和停炉过程中热应力的变化规律。

9.分析汽包锅炉汽包在启停过程中热应力变化特点。

启动过程中汽包热应力:汽包上半部分受到压缩、下半部分受到拉伸。

汽包压缩部位产生压缩热应力、拉伸部位产生拉伸热应力。

停炉降压过程中,汽包上不产生压缩热应力、下不产生拉伸热应力,外壁产生压缩热应力、内壁产生拉伸热应力。

10.按照热应力变化特点,分析汽包在启动过程中的基本策略和规律。

为了减小热应力,汽包进水应限制汽包上下、内外壁温差及减小△t1-0汽包内壁表面至中心线x—x间的温差)。

限制进水温度和进水速度,后者可缩小。

在《锅炉运行规程》指出,锅炉进水温度不大于100℃,进水时间中压锅炉夏季不小于1h,冬季不小于2h,高压及以上压力锅炉夏季不小于2h,冬季不小于4h。

11.分析汽包锅炉运行中燃料量和外扰变化对汽包压力温度动态过程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12.分析汽包锅炉燃料量变化对水位变化的影响,分析产生原因。

燃料量增加使炉膛热负荷增强,从而使锅炉蒸发强度增大。

若此时汽轮机符合未增加13.介绍锅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负荷和烟温,负荷和汽温的静态变化规律?不大负荷变化范围内,可认为锅炉热效率、工质焓增不变,则燃料量正比于负荷D,因此,分析锅炉运行特性用燃料量或负荷作为自变量是等价的。

(1)负荷——烟温静态特性。

负荷D增加,相应燃料量也增多,上述分析已得出结论:Bj增加,理论燃烧温度Ta不变,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上升,排烟温度也略有上升。

(2)负荷——气温静态特性。

没找到14.分析锅炉的理论烟气烟温、炉膛出口温度和排烟温度随负荷变化的特性?15.分析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烟温和受热面吸热型式的影响。

16.直流锅炉旁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作用组成:过热器旁路、汽轮机旁路作用:辅助锅炉启动,协调机、炉工况,保护设备及回收工质和热量。

17.介绍直流锅炉启动特点。

一:启动流量:启动时的最低给水流量,由水冷壁安全质量流量决定;启动流量范围:25~30%;MCR螺旋管圈:5%MCR。

二:升温速度:允许升温速度2.5度/分。

三:省煤器进口水品质循环清洗;蒸发受热面出口水品质本体清洗;点火后的水质控制热态清洗四:工质膨胀量:直流锅炉工质膨胀过程中排出的总水量;膨胀强度:直流锅炉工质膨胀过程中,单位时间排出的水量。

18.影响直流锅炉工质膨胀的主要因素。

19.分析直流锅炉汽温调节的特点。

直流锅炉的过热蒸汽出口温度主要取决于燃料量与给水量的比例,为了减少检测温度信号的延迟,通常在过热器中间的微过热区段选取一温度测点,称为中间点温度,用燃料量与给水量的比例来保持过热器中间点温度不变,再用过热器喷水量细调过热器出口温度。

如升负荷时,可先增加一点给水量,然后按比例增加燃料量,用过热器喷水量微调过热蒸汽出口温度,稳定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运行在新的负荷下。

减负荷时,可先减少一点燃料量,然后按比例减少给水量,辅以喷水量细调过热蒸汽温度,稳定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稳定在新的负荷工况下。

20.分析直流锅炉汽压调节特点。

直流锅炉压力调节的实质就是保持锅炉负荷与汽轮机所需的蒸汽量相等。

直流锅炉的蒸发量等于进入的给水量,单纯锅炉燃料量的变化,除了在动态过程中蒸发量有所变化外,并不能引起锅炉负荷变化,而只有改变给水来量才能改变锅炉负荷。

压力调节时,用调节给水量来稳定气压,再配合调节燃料量及过热器喷水量来保持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采用定压运行的直流锅炉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蒸汽压力下运行,调整锅炉的蒸发量适应机组负荷的需要。

锅炉气压及蒸发量的调整是在增、减给水量的同时,相应按比例增加燃料量及风量。

21.分析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和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主要特点?22.介绍中速磨煤机的结构特点?23.介绍影响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工作的主要因素?1通风量2运行方式24.直吹式系统影响风煤比的主要因素?(1)满足磨煤机本身的空气动力特性要求;(2)满足原煤的干燥要求;(3)保持送粉管道内有一定的流苏,以确保每份气力输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4)适应锅炉每份燃烧器的设计要求。

25.如何控制直吹式制粉系统出口温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影响因素:热风量、冷风量以及给煤机的给煤量。

通过控制热风门、冷风门开度的大小以及给煤机的给煤量来控制出口温度。

26.直吹式制粉系统运行调节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27.针对某带启动循环泵启动系统,介绍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工作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28.描述超临界锅炉湿干态运行过程和特点。

2,负荷与蒸汽温度调节:与亚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相同,改变给水量才能改变锅炉负荷,过热蒸汽出口温度也主要取决于燃料量与给水量的比例。

用燃料量与给水量的比例来保持过热器中间点温度不变,再用过热器喷水量细调过热器出口温度。

3热应力控制:超临界压力机组因压力和温度都很高,尤其是变压运行,因此将热应力作为机组启动时升速率及并往后负荷变化率的控制依据。

4给水品质:与亚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相比,品质要求更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