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第15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二、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阐述了这一政策,这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基本政策。

建国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外交策略,集中反映了新中国彻底改变屈辱外交、体现独立自主的重要政策,也体现出二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三、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缅甸的时候,正式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四、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参加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即日内瓦会议、亚非国际会议。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亚非会议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在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下,挫败了西方大国的阴谋,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大大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亚非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使新中解题关键:可以从国际社会对其反映来思考。

——————————————被严重削弱;社会主义形成——————————; 亚非拉许多国家赢得—————————; 中国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争和——————————运动 : ———————————————————————————————政策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提出“—————————————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会议;————年,在————会议上提出“求同——-——”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思路引领:可以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外交工作的推动、对国际关系的积极影响两个方面来思考。

答案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包括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问题的基本准则,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第16讲外交关系的突破与发展国际局势趋向缓和风雨如晦中原因______________的中国外交______________方针:__________,争取除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国家。

结果:出现了又一次建交高潮,1964年中法建交。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昭示着新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二、按课程标准要求,本课主要要求学生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于联合国第26届联大得到恢复;了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先后访华;识记《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或发表;掌握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打开外交新局面恢复在—————的合法席位1、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台湾—————党占据2、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世界国家的要求3、事件:————年,第————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4、意义:中国外交重大胜利中美关系解冻1、原因:中国————地位提高,美国出于对抗————威胁以及和平解决————问题的战略考虑2、经过1971年,美国————球队访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秘密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签订《——————公报》1978年12月,发表《中美————公报》————年,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3、意义:中美关系开始走向——————化,推动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日邦交正常化1、直接原因:———————————————2、经过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73年初,中日双方互派大使1978年,中日缔结《————————条约》3、意义: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中日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与改善的国际与国内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重点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其难点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三、第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在建国初外交活动的丰硕成果的结晶。

它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孤立政策,对70年代我国的外交突破具有重大影响。

四、日本法西斯曾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二战后,日本在外交上追随美国。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使日本加快了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步伐。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其后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日关系与中美关系有着比较直接的联系,也影响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的建交。

◆美苏争霸的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的不同政策及成因第一阶段: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

原因是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的进步恶化。

原因是双方意识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第二阶段: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原因是这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如珍宝岛事件),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第三阶段:美国同中国时好时坏,特别是美国在售台武器等问题上矛盾突出。

其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

其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80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第17讲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世界的主题,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及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并能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

认识到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将服从于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

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新时期外交 表现 政策的调整 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 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活跃的多边外交 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发挥作用重视联合国的————工作积极促进裁军在多边经济领域的成就为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参与亚太————————组织的活动重视发展与——————联盟的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依据: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

明确提出————与————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强调坚持反对_______和_____。

二、邓小平对当代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论断直接影响着我国对外政策的制定。

他面对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形势总体特点的科学论断,促成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和“无敌国外交”策略的形成。

三、不结盟就是不参与以美苏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不以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作为划分“敌我”的标准。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争取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中国政府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在解决国际问题中的权威,并且以联合国为主要政治舞台,展开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斗争。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裁军进程,积极倡导和实现新安全观,维护世界和平。

特别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使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尤其是反对用战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

五、我国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如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

通过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全面推进与东南亚各国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保持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势头,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和世界进入格局转换新时期的特点(1)规律:首先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增长以及对比的变化;其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第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例如世纪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构成了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一条主要线索。

答案提示: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是可能的;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对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对外开放,缩短了我们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了综合国力。

2.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作用。

答案提示:在联合国中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努力。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积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与东盟和欧盟的合作;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扩大并深化了多边外交关系,为中国在新世纪拓宽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赢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国际信誉,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对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一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本质上的不同,也是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五十多年来,也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第二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