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定额管理知识点学习跟相关跟答案练习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定额管理知识点学习跟相关跟答案练习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定额管理知识点学习及相关含答案练习题学文教育温馨提示:备考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二级、三级的考生注意知识点的要点,同时,各位企业人事在工作忙碌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充实自己。

劳动定额的时间构成同企业的生产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定额时间:在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作的生产专业化,长期固定的完成几道工序的制品,准备结束时间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的比重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劳动定额的组成,包括作业时间、布置工作的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三部分。

(令T0:单件时间,T1:作业时间,T2布置工作的时间,t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则工序单位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是:T0=T1+T2+t0式中的作业时间T1是对每一个零件都要重复的。

所以在计算单件时间时,能够直接进行,但是布置工作时间T2和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t0,不是对每个零件都要重复的。

所以在计算单位时间则是分摊到每个零件中去。

均摊的方法通常以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即:T2=T1*k2/100t0=T1*k0/100T0=T1+T1*k2+k2/100=T1*(1+k2/100+k0/100)其中:k2指布置工作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k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

【工作时间分析】工作时间的分析:是指将劳动者整个生产过程个所消耗的工作时间,根据其性质、范围和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归类朋确规定哪些属于定额时间,哪些属于非定额时间,找出非定额时间增多的原因,以便拟定技术组织措施,消除产生非定额时间的出素,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工作时间的研究和分析,可U6十为工人丁作则可和机械丁作时间两个系统进行。

(1)工人工作时间:工人在工作班内消耗的工作时间,按其消耗的性质,基本可以分为河大类:定额时间(必需消耗的时间)和非定额时间(损失时间).【门定额时间】定额时间是指上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嚏产品(工作任务)所消耗的时间。

它包括有效11作时间、休息时间和木可避免中断时间的消耗。

①有效工作时间是掐与完成产品有直接关系的时间消耗。

其中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的消耗。

A.基本工作时间,是指直接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发生关系的时间消耗。

如砌砖施工过程小的挂线、铺灰浆、砌砖等工作时间。

Atmel基本工作时间一般与工作量的大小成正比。

B。

辅助工作时间,是指为了保证基本工作顺利完成而同技术操作无岂接关系的辅助件:工作时间。

如修磨校验工具、移动工作梯、工人转移工作地点等所需的时间。

辅助:I 作一般不改变产品的形状、位置和性能。

淮备与结束工作时间,是指工人在执行任务前的服备工作(包括工作地点、分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准备)和完成任务后的整理工作时间。

②休息州句。

是指工人在:厂作过程中为恢复体力所必需的短暂休息和/L型需要的时间。

不可避免的巾断时间:是指内于施工工艺特点所引起的工作中断时间。

等候装货的时间:安装工人等侯构件起吊的时间等。

非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是指和产品生产无关,而与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陷有关,与工人在施上过程中的个人过失或某些偶然出素有关的时间消耗,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停工时间和违反劳动纪律W损失的时间。

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卜不应发生的时间消耗G加重砌质量不合格的墙体及抹灰〕:不得不补上偶然遗留的墙洞等。

停工时间:是指上作班内停止工作造成的丁时损失。

停工时间技共性质可分为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和非施丁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两种。

施工本身造成的停上时lBI,是由于施工组织小善、材料供I、V不及时、工作前难备工作做得不好、工作地点组织不良等情况引起的停丁时间;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水源、电源等巾断引起的停上时阳J。

违反劳动纪律而损失的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固迟到、早退、问谈、办私事等原因造成的工时损失。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劳动定额管理练习题判断题1.劳动定额学是一门纯自然科学。

()2.全自动生产不存在工时降低的问题。

()3.生产批量越大,熟练潜力越小()4.一般来说,产品越复杂,其提高熟练率的潜力越大。

()5.时间定额的构成与企业的生产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生产类型,定额时间的构成以及单件工时定额的核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6.瞬间观察法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如果抽取样本的数量足够多,则样本的特性越接近于总体的特征,其数量越多,两者差距越小。

()7.确定定额修改的间隔期应该尽可能长,以保持定额的稳定性。

()8.停工待料、等待图样、停电、动力供应中断属于非员工造成的停工时间。

()9.迟到、早退、无故缺勤、擅自离开工作地点属于员工造成的停工时间。

()10.熟练曲线既具有动态性,也具有静态性。

()11.由于各部门生产工作过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规定活劳动消耗量时,可采用多种计量方法。

()12.动作分析的原理是1911年,由美国工程师吉尔伯斯首次按人体活动的特点提出来的()13.标委会对分标委会审查通过的标准报批稿,有权提出复议和修改意见。

()14.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在制定、发布以后,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便经过反复利用而取得社会效益。

()15.为了促进我国劳动定额定员工作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重要的基础作用,1978年10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成立了“全国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归口国家劳动部领导。

()名词解释1.类推比较法2.劳动定额3.工作日写实4.动作分析5.按设备定员简答题1.简述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2.简述作业评定法的主要方法。

3.劳动定额定员方法标准体系表的分类总体结构解决了哪些问题?4.简述熟练率的确定方法。

5.简述编制劳动定员标准的原则。

计算题1.某企业计划期内某车间每轮班某产品的产量任务为1200件,每个员工的班产量定额为4件,定额完成率预计为120%,出勤率为75%,计算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数。

2.某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已知条件如下:(1)该企业在过去十年中机床操作人员、机床维修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人数比例一直是60:10:7;(2)该企业明年计划补充新机床操作人员600人;(3)该企业生产效率不变;(4)该企业组织机构不变;(5)明年该企业将有30名机床维修人员离职;(6)明年该企业将有8名基层管理人员离职,10名基层管理人员获得晋升;(7)明年该企业所需的机床维修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均由外部补充。

问:该企业明年应至少招收多少机床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3.某车间在报告期内,由于停电、原料供应不足等原因,停工工时占工作总时数为20%,其定额完成程度指标为95%,求剔除组织上造成的停工工时以后的工人定额完成情况。

4.某企业第一季度加班工作时间占工作时数的15%,而企业劳动定额的综合平均完成程度为130%,经过修整后应为:求剔除加班的因素之后的劳动定额综合平均完成程度。

5.已知某企业有关统计资料如下:(1)企业生产工人平均人数:1228其中按有科学依据定额进行工作的人数:702(2)企业中各个工序采用定额总数:25900其中有科学依据的定额数:12960(3)企业中按定额工作额时间:2174600其中按有科学依据定额工时:1020300根据上述统计资料,计算出企业有科学依据定额所占的指标。

【练习题答案】判断题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对)10.(对)11.(对)12.(错)13.(对)14.(对)15.(错)名词解释1.类推比较法类推比较法是以现有同类型产品的零件或工序的定额为依据,经过分析比较推算出另一种产品、零件和工序定额的方法。

2.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3.工作日写实工作日写实就是对员工整个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按其消耗的顺序,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4.动作分析动作分析是以劳动者生产操作中的各个动作为对象,经过对比分析,研究如何清除不必要的部分,力求设计出最有效的操作方法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5.按设备定员按设备定员是指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员工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的定员方法。

简答题1.简述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答: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1)劳动定额是企业编制计划的重要基础。

(2)劳动定额是实行经济核算的基本依据。

(3)劳动定额是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4)劳动定额是企业支付劳动报酬的主要根据。

2.简述作业评定法的主要方法。

答:作业测定亦称工时评定,它是在工作日写实、瞬间观察和测时等项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将实测时间调整为正常条件下劳动者以正常的工作速度进行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以便进一步制定出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

其具体评定方法有:(1)速度评定法。

速度评价法是根据操作者的工作速率来进行作业评定的一种方法。

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定额人员的主管判断,将操作者的实际操作速度与标准工作速度进行对比,然后采用百分数评分。

(2)系数评定法。

系数评定法也称西屋评定法,它是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所采用的一种评定方法。

此方法以技巧性、努力程度、均匀一致性和劳动条件等四个基本要素,作为评定的内容。

(3)点数法。

点数法也称分数法,它的基本原理与系数评定法相同,只是将评定项目分别化为不同范围,其分数选择自由度大一些。

具体划分为5等。

(4)客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是根据预先设定速度标准和工作难易程度对作业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

3.劳动定额定员方法标准体系表的分类总体结构解决了哪些问题?答:分类体系表总体结构的设计基本上解决了三个主要问题,即:(1)分类的合理性与方法的系统性之间的矛盾在分类体系中,方法的分类主要根据其特点与内容进行,既考虑了各种方法在纵向及横向关系上逻辑结构的合理性,又保证了各种相关方法的完整性、统一性和系统性。

(2)标准的先进性与概括性之间的矛盾对于劳动定额方法,一般认为作业测定中的推定类方法比较落后,有的甚至认为我国四种传统方法都是落后的。

一种方法是否应纳入分类体系中,应结合国情看这种方法有无存在的必要。

因此,在建立分类体系时,首先应当保证其概括性和共性,同时将推定类方法与测定类方法两块,以便在编标时充分限制推定类方法的使用范围。

(3)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矛盾在分类体系中,测定类可包括作业操作过程来制定定额的各种有关方法,不再分直接测定与间接测定。

这样可避免评比、宽放等方法在层次上难以安排的矛盾。

另外,有些内容采用相关形式来处理。

例如,动作经济原则主要与动作分析有关,故列入动作分析类中,但它与工序分析及作业分析也有一定的联系,故用相关标准的形式来表示这种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