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癌抗癌药物全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肝癌抗癌药物全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肝癌抗癌药物全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索拉非尼是目前肝癌唯一有效的全身性药物,这是一种口服的多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增殖作用,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两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索拉菲尼的安全性,并能将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30%。

索拉非尼的成功修改了癌症治疗的原则。

按照传统的RECIST标准,癌症患者需要减少肿瘤负荷,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但索拉菲尼并不需要。

它增强了致肿瘤进展时间(TTP)作为评价疗效标准的效用,质疑了由于单纯的放射学进展而中断治疗。

然而,肿瘤进展的停止是有限的和不均匀的。

目前迫切需要确定生物标志物或开发功能成像技术,以预测疗效。

如上面所提到的,mRECIST建议评估肿瘤坏死情况(如果存在)和TTP估计疗效的方法需要前瞻性试验的验证。

实际上,影像学上的改变不能直接反应生存率的改变。

TTP 是内容丰富,但它需要加以完善,因为并非所有的肿瘤影像学进展都会导致生存率受损。

肝癌30%存在RAS突变,在研新药RAS抑制剂安卓健针对无药可医的RAS突变肿瘤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及初步的有效性,患者不良反应小,正常人服用后皆未对生化值产生影响,说明其可以很好地保证患者后期治疗的生活质量,且该药物对肝脏还有保护作用。

目前正于FDA进行二期临床试验。

在随机对照试验,二线治疗方案brivanib与安慰剂的对比发现患者的TTP得到显著改善,但生存率没有。

临床上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也可能会产生误会。

在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对比的试验中,两种的PFS相似,但舒尼替尼的生存率较差。

如果肿瘤负荷,TTP和PFS都是不可靠的,这就要求我们开发新的工具来确定药物的早期功效。

目前我们使用的预测干预后生存率的数据(从手术到全身治疗)是基于从试验开始到特殊处理这一段时间。

目前没有关于肝癌患者正常的病情进展情况的评价工具。

手术后复发对生存率有影响,但具体的影响是什么,不得而知。

这就需要大量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治疗方案和联合方案可以超过索拉非尼。

目前正在进行的第3阶段临床试验在测试舒尼替尼、linifanib、brivanib或索拉非尼与厄洛替尼的组合在二线治疗中的作用。

索拉非尼和化疗或新型方法的组合可以丰富治疗的选择。

高C-met 表达的患者使用tivantinib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目前正在对其应用于2线治疗进行大型3期临床试验。

免疫方法治疗癌症也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