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

物蒙求》中,就专门介绍了自然 和自然界知识。《三字经》中有 介绍数、日、四时、五行、六 谷、;六畜的自然知识。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而进行是在清代
同治年间。当时设置了“格致”一科的设置,是我国设置自然 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

科学
(三)科学是世界观
科学不仅是知识和过程,还是世界观,一种对世界的基本 看法和态度,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 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事实,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
二 、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要尽量创 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 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
(一)科学是知识体系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01 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真理性 02 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 03 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
科学
(二)科学是过程和方法
➢ 任何一项科学发现都要经历艰辛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是 人类探求未知、寻求规律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
➢ 一项科学研究的完成大致要经过选题——提出问题——收 集数据资料(观察、实验)——分析数据资料——得出结 论——提出新的假说。
庭教育法章程》内,虽没有设立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 但在“手技”这一条目中写有“蒙养院附近之庭院内,播草木 花卉之种于地,灌溉以水与肥料,使观察其自然发生以至开花、 结实等各种形象”。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 ➢ “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指出:
• 1.有利于学前儿童 科学素质的培养
• 2.有利于促进学前 儿童的全面发展
02
国内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述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 ➢ 原始社会:在成人从事捕鱼、狩猎、耕作等日常劳作时,儿童跟
随其后观察、模仿,学习获取食物、制作工具、防御猛兽的技能。 ➢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成人的示范与口授,儿童获得了一些对自然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
目录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2.国内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述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0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内涵与价值
一 、什么是科学
科学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 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它的内涵包 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世界观三个基本要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学前 儿童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以帮助他们形成 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 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内涵要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核心 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地位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学习过程
界的感性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这即是人类早期科学教 育的起源 。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解释小孔成像的
原理,这是世界上对光的直线传播 的第一次科学解释,而且墨子用实 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世界科学 教育史上也是一种首创。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现代的科学教育】 ➢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60年初,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学
习苏联的做法。 ➢ 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在“教养活动”
正式规定有关科学教育课程——社会和自然课程,并明确教 育目标和内容。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社会和自
然”课程更名为常识。 ➢ 1937年,《幼稚园常识160课》出版发行。这本书是根据当时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编辑的,是一本专供幼 稚园参考的常识教材教法书籍。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教育学院 安珍珍
课程要求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40%) 期中成绩(10%) 期末成绩(50%)
课程要求——平时成绩
出勤
创新 能力
团队合 作能力
平时 成绩
附加 分
核心实 践能力
作业
课程要求——期中考核 科学实验汇报—第九周
课程要求——期末考核
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试卷
【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唐代的科学技术教育 :在国子监隶属下,
设有与大学并立的学校“算学”(理科 专门学校)。算学设置两个专业,其中 一个专业设有“九章算术”、“孙子算 经”“五曹算经”等课程,并规定了修 业年限。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宋代方逢辰编写的蒙学读本《名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03年公布了“癸卯学制”(也
称《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 了初小和高小都有“格致”一科。 “格致”的内容包括动植物、矿物、 理、化、卫生等。这是我国小学设 置自然科学课程的开始。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0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蒙养院,在《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
思考
如何组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沉浮》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种科学启蒙教育,通过这种科 学启蒙教育,使学前儿童萌发科学情感,培养科学态 度,掌握一些初步的科学方法,积累科学经验,为学 前儿童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据 此,他的暂行课程中设有儿歌、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 点。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在我 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
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 1932年10月,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