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Macroscopic economy
宏观经济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73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结构优化研究
刘源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510006
摘要:如今一国外汇储备的最优化管理,不仅仅是政府在外汇储备规模上的管理控制,更重要的还有有关外汇储备结构的管理。

论文选取选取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作为主要外汇储备币种,利用了2000年至今这四种货币的一年期平均LIBOR数据作为其利率衡量收益性,开展了综合风险衡量和利益评估的实证性研究。

关键词:外汇储备;币种选择;币种权重;资产组合理论;结构优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外汇储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是世界各国政府手中兑换外国商品服务的“凭证”,同时也是国际金融领域主要话题之一。

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得到的我国1950-2012年外汇储备资产年表中可以看到,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始终保持低水平状态;而从90年代开始增速开始不断加快。

截至2009年3月,已达19537.41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而在2011年年末统计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但储备资产的结构却存在不合理。

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大量集中在美元以及美国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在美元兑人民币不断贬值的金融环境下,外汇中的美元标价资产同样会面临不断贬值的局面。

资料显示,2001年8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为美元储备。

国际上公认持有外汇储备的意义根据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随着外汇储备数量的上升,在保证了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不能忽视了外汇储备的收益作用。

根据和讯网显示的中国月度持有美国国债表,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量不断上升,在2013年7月17日达到13159亿美元峰值后有微微的下落趋势,但其占总体外汇储备的比例实在太高。

美国国债虽然有世界公认的高安全性,高流动性,但是其收益性却过低,美元贬值会进一步降低其价值。

综上所述,在国际金融局势不断演变和发展的情况下,适量的减持美国国债并增加其他主要外币的持有,是中国外汇储备尤其是货币币种结构优化所必须的。

二、优化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1.基于外币收益性和风险性
外汇储备已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在考虑选择何种货币作为外汇币种以及在确定其权重时,关注货币的收益性和风险
性能使外汇储备效益最大化。

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将每一种货币看成一种投资对象来计算投资最优组合,就是从收益和风险的角度来计算我们选取的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货币的权重大小。

要计算它们的权重大小,就必须知道它们各自的预期收益率,方差,协方差。

这里我们选取2000-2013年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一年期平均利率(LIBOR)作为名义收益率。

通过统计软件E v i e w s 来分析,得到这四种货币的收益率、方差和协方差:(见表1)
最优投资比例Xi,i=1,2,3,4(分别代表美元、日元、欧元、英镑),使储备资产组合风险σ2p最小。

σ2p=X 12σ12+X 22σ22+X 32σ32+X 42σ42+2X 1X 2σ12+2X 1X 3σ13+2X 1X 4σ14+2X 2X 3σ23+2X 2X 4σ24+2X 3X 4σ34;
利用MATLAB 2010b运算结果如表2所示,
分析上面两个表可以看出,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日元虽然收益较低,但是风险同样远低于其他三种货币。

在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增长形势,建议提高日元持有水平。

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角度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为:美元占5-10%,日元占70-80%,欧元占5-10%,英镑占10-20%。

2.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
由于外汇储备弥补贸易收支差额的职能更直接地与一国的进口地区构成有关。

根据有关进口统计数据, 可以近似地推算出在只考虑贸易结构这一因素的情况下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进一步来说,对于外国向中国进口的商品货物,中
国需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相应的外币以支付费用,因此我们选
Macroscopic economy | 宏观经济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74取贸易结构中的进口项统计作为估算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外国对中国进口统计数据,我们选取了2005-2013年7月数据制成了统计简表,如表3(单位:亿美元):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欧洲国家对中国的进口额一直很低,但是考虑到欧盟其他国家正在积极加入欧元区,欧元将会在世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且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适当的提高欧元的储备比重。

根据以上的推断和历史数据,我们得出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角度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为:美元占50-55%,日元占15-20%,欧元占5-10%,英镑占20-25%。

3.考虑汇率制度对储备货币币种权重的影响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系列规定为基础,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阐述了一篮子货币选取及其权重的确定所主要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以着重考虑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权重作为篮子货币选取及权重确定的基础;适当考虑外债来源的币种结构;适当考虑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适当考虑经常项目中一些无偿转移类项目的收支。

周小川表示,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大约有20种,其中美元,日元和欧元是主要参考货币。

不再单一的紧盯美元,加入其他货币作为人民币汇率参考,会更为实际的决定人民币汇率,因此应该增加相应的货币持有以保证对汇率的控制力度。

而国内外各大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分析师,经济学家对我国一篮子货币组成推测情况如下:
1)花旗中国的经济学家黄益平:亚洲各国贸易往来,65%的金融交易几乎都是以美元计价,因此以美元为主。

2)瑞士联合银行:美元占70%、欧元占10%、日元占20%。

3)IDE Aglobal:货币篮子中的比重分别为美元22%、欧元16%、日元23%、新台币11%、韩元11%。

4)纽约银行:货币篮子中的比重分别为美元20%、欧元20%、日元20%、新台币10%、韩元10%。

5)摩根大通:货币篮子中应该是美元、日元、欧元、澳元、英镑和加元等5-6种货币。

我们发现美元在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一篮子货币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而欧元,日元的比重相当,其他货币如韩元,港币,台币也有相对的比重。

结合现实经济环境和对一篮子货币的推论,我们估算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为:美元占55-70%,日元占15-20%,欧元占5-10%,英镑占15-20%。

4.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量
的贡献度日益加大。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不断增加, 其利润回流所需外汇储备也逐渐增加。

因此, 储备货币的币种要与外商直接投资利润回流所需币种大体一致。

下表是2006-2013年7月各时期外国(地区)对华直接投资额统计简表,如表4(单位:亿美元):
历史情况与表中数据显示的情况一致,香港一直是对华直接投资额最大的国家(地区),是内地吸引投资最多的国家(地区),其占有的比例也从2008年的43.08%上升到2013年1-7月的64.41%。

由于港元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 与美元联动, 因此其利润返还可以以美元计算。

自2008起,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有的比例平稳上升,相比2008年的3.83%,截止至2013年7月,其比例已增加一倍至7.26%。

美国韩国对华投资额以及比重比较类似,基本稳定在3%的水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欧洲国家一直很少来华直接建厂投资,其中的几个重要的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占有的币种都在1%左右。

因此我们根据各国家(地区)对华直接投资情况,需要储备的币种结构可以初步做出如下估算:美元占70-75%,日元占5-10%,欧元占5-10%,英镑占10-15%。

三、总结建议
根据以上四个角度对四中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的权重分析,我们得出的分别权重为:
设各因素的权重为C i , 则C =(C 1,C 2,C 3,C4,)=(0.56,0.26,0.11,0.07);
设各储备货币在各项因素中的比重为列向量, 用Rij表示, (i=1, 2,3,4表示因素,1为收益及风险性因素, 2为对外贸易结构因素, 3为汇率制度因素, 4为外商直接投资因素; j=1,2,3,4, 表示储备货币,1为美元,2为日元,3为欧
元,4为英镑。

(见表5)
从结果看出,美元以不再具有主导地位,理想权重在30%左右,而日元的占比却有了明显的提高,在45%到50%之间。

欧元和英镑的比重相对变化不大,分别是5%到10%和13%到21%。

当然,我们这里只考虑了四种主要货币。

如果把新兴亚洲国家货币,如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新加坡元、以及俄罗斯卢布、加元加入考虑,各货币的币种都会相对下降。

但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结构,降低单一货币体系带来的风
险。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刘源
作者单位: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510006
刊名:
现代商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年,卷(期):2014(12)
引用本文格式:刘源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结构优化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14(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