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3、马铃薯与环境关系
满山遍野的马铃薯植株
1 2
三 马铃薯的栽培技 术 选用合格的脱毒薯种
正确的购买和贮藏薯种
3 4 5 6 7
合理的选择土地整理土地 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
薯种的切块、播种与施肥 适格的脱毒种薯
• 脱毒种薯质量标准划分
检测项目 品种纯度 原原种 原种 一级种 二级种 三级种
施肥配方 施肥配方
覆膜
• 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水保温,提早成熟7- 10天。复膜时要注意周边用土盖严,垄顶每隔 2米左右用土块镇压,以防止大风毁膜。
6、适时定苗培土和浇水
• 1)定苗培土 • 每棵马铃薯可能出苗一株或多 株,齐苗后每棵选择最壮的2-3株 保留,及时剪除多余弱小苗,以利 高产和结大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 要培土两次,第一次在齐苗后10天 内,苗高15-20厘米(5-6寸) 时进行重培土,厚度7厘米(2寸) 以上,垄面、垄边不留空白;第二 次培土在封行前进行,主要是对第 一次培土厚度不够的部位补土,培 土时应尽量避免损伤茎秆或把叶片 压住。
2、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营养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 、维生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水稻、小麦、玉米, 能量是胡萝卜的2倍、甘蓝的3倍、番茄的4倍; 也是高产作物,单位面积上蛋白质产量是小麦的2 倍、水稻的1.3倍、玉米的1.2倍,所含维生素C、 维生素B分别是苹果的10倍和4倍。
•
•
按生物学分马铃薯是茄科茄 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用途分马 铃薯是粮、菜、饲料、工业原料 兼用型作物;按生育期长短,马 铃薯本身又分为早熟品种、中熟 品种、迟熟品种;按产品主要用 途又可分为加工型品种、鲜食型 品种等。
测土配方施肥
1000公斤马铃薯需 N 4.5-6公斤,P2O5 1.7-1.9公斤 ,K2O 8-10公斤。
土壤本身可提供的营养。
当年所施肥料的利用率
• 氮肥 55%,磷肥 15%,钾肥 60%
马铃薯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率约为80% 施肥量=(目标产量需肥量 -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x 80%)/ 肥料当年利用率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
马铃薯生长发育适宜温度16- 22℃,怕霜冻。因此,冬种马铃薯 应避开2℃以下的低温和26℃以上 的高温(白盆珠水库周边宜选择在 10月上旬或12月中旬播种)。一般 品种以每亩播种5000株左右为宜, 双行植垄内行距28厘米(8.5寸) ,株距22-23厘米(6.5-7寸)。
薯种切块播种施肥 适时定苗培土浇水 田间管理及收获
马铃薯的分布区域
I
II III IV
I. 44% II. 8-10% III. 43% IV. <5%
• 北方是我国马铃薯 的主要生产区域
一 认识马铃薯 我
国 为 首
丰 富
1、马铃薯的起源与生产现状
•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种 起源于南美安第斯山山区及乌拉圭地区,早在8 千—1万年前,南美安第斯山区古印第安人就开 始驯化和栽培马铃薯,在16世纪后期传入我国, 已有400多年历史,现在已有140多个国家种植 ,是世界第4大作物,2006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 面积达3亿多亩,产量4亿吨,产值 320 亿美元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在全国各 省均有种植,2006年种植面积7500万亩,总产 1.4亿吨。荷兰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国家,平均 亩产3000多公斤。
病毒病
类病毒病 真细菌病 缺陷块茎 泥土杂盾
总不合格率
100 0.0 0.0 0.0 0.2 0.0 0.2
99.5 2.0 0.5 0.2 0.5 1.0 3.5
99.0 4.0 1.0 1.5 1.0 1.0 5.0
98.5 5.0 1.5 3.0 1.5 2.0 6.0
98.0 6.0 2.0 5.0 2.0 2.0 8.0
2、种薯购买与贮藏
• 购买种薯应选择具经营资质、信誉良好的专 业供种单位,购买前先查验检疫证、合格证,选 择具有所购品种特征、无病虫害、表皮光滑的青 壮年薯。种薯买回后在比较柔和的阳光下(如果 是在9月底至10月初则因在下五5点左右)晒2- 4小时,清除病烂薯、杂薯和杂质,如果购回的 种薯烂得较多,则最好先用 72 %农用链霉素( 2000万单位)1500倍+50%烯酰吗啉1500倍液 ,将好薯洗净后再转移到柔和的阳光下晒干。待 薯皮表面干爽后转移到干净、阴凉、通风、透光 、干爽的室内,用竹箩装好保存。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
主讲人:胡富权 凉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主讲内容
认识马铃薯
马铃薯的起源 马铃薯的分类 马铃薯的生产现状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的地理环境
马铃薯 植物学性状
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马铃薯的 栽培技术
合格的脱毒薯种 薯种购买与贮藏 合理的选地整地 适时播种与密植
马铃薯的 栽培技术
3、合理的选地整地
•
应选择交通方便,表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 良好,富含有机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暴雨排得干 ,干旱时灌溉有保证,微酸性,前作为水稻的砂质壤土 。整地要深耕细耙,保证松土层达30厘米,起垄作畦, 双行植垄面宽80-85厘米(2.4-2.5尺),沟底宽20厘 米(6寸),垄高25厘米(7-8寸),要求土块细碎, 垄面沟底平直。
3、马铃薯分类
二 马铃薯主要植物学性状
植物学性状
1,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马铃薯
2,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3,马铃薯的地理环境
1、马铃薯形态特征
马铃薯植株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作为产品器 官的薯块是马铃薯地下茎膨大形成的结果。一般地生产 上均采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 1)、地上部分包括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叶生长 旺盛是马铃薯高产所必需的。 2)、地下部分包括根、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 ①根:用块茎种植的马铃薯只有须根系、分布在 40~70cm深的土层中。 ②地下茎:块茎发芽后埋在土壤内的茎。—般为l0cm, 其长度随播种深度和培土厚度而变化。在其节的部位生 出匍匐茎,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 ③匍匐茎:由地下茎节上的腋芽发育而成,实际上是茎 在土壤中的分枝,是形成块茎的器官。一般长度3—l0cm 。(类似胎儿的脐带)。一般幼苗出土后7~18天,大部分 匍匐茎开始形成。一般6~7层,而结薯层为3~4层。 ④块茎: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其既是贮藏养分的经 济产品器官,又是马铃薯的主要繁殖器官。栽培马铃薯 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高产的块茎。块茎大量形成的 时间是在幼苗出土后20天左右开始,60天内形成块茎的 数量最多,块茎增大最快的时期是在块茎形成后40~60 天。
• 1)、温度:马铃薯是喜凉不耐寒作物。最适生长温度为16~ 22℃,其中土温16~18℃对结薯和块茎膨大最为有利,超过 25℃块茎停止生长,超过29℃茎叶生长受阻,气温低于2℃茎叶 开始受到冷害。 • 2)、光照:马铃薯是喜光作物。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结薯和 块茎膨大。同时,长日照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有利于块茎形 成和膨大。如果光照太弱容易徒长,出现茎叶茂盛但产量低的现 象。 • 3)、水分:马铃薯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公斤鲜薯需水 100-150公斤水,缺水可造成大幅减产。幼苗期土壤相对湿度 70-75%有利于齐苗壮苗。结薯至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80-85 %最好。淀粉积累期土壤相对湿度70%有利于收后贮藏。 • 4)、土壤:马铃薯喜欢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结构疏松、排 水通气良好、PH5.6-6.5的砂壤土。 • 5)、养份:马铃薯是好钾作物,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要吸收 氧化钾11公斤,纯氨5.5公斤,五氧化二磷2.2公斤。
播种的宽窄行示意图
20cm
15-16cm
15cm
40cm 70cm 70cm 5cm 20cm
70cm
40cm
单行种植
宽窄行种植
5、种薯切块播种与施肥
• 1)、切块: • 切块前每个人准备切刀两把,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 钾消毒液一盆,将切刀浸入消毒液消毒,切块时每把刀切完一 个种薯后浸入消毒液消毒,换用另一把刀切下一个种薯,两把 刀轮换消毒使用。切块时要尽量利用顶芽优势和切成方形减少 伤口面积,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个芽眼,重约25克。切块在 播前1-2天进行,切后按切块在母薯上的部位或出芽情况分类 ,为减少田间或催芽过程中烂薯,可在切块后约半小时,伤口 仍潮湿时用4:4:100的72%甲基托布津+50%烯酰吗啉+双飞 粉配成的消毒粉封闭伤口。然后摊开在阴凉干燥有散射光处, 待伤口愈合即可催芽或直接播种。 • 如果预计到播种时种薯尚未打破休眠出芽,应在播种前15 天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1-2ppm九二0浸种2分钟,捞起凉 干后切块,切好的薯块摊开通风凉干后转入沙床催芽,方法是 在地面铺10厘米(3寸)厚的砂土,把薯块单层排列在砂土上, 覆盖5厘米(1.5寸)厚沙土,然后再排一层薯块,可堆放4-6 层,沙土以半湿润状态为宜,出芽0.5-1厘米即可播种。
2、马铃薯主要生长发育阶段
I. 发芽期 II. 幼苗期 III. 块茎形成期 IV. 块茎膨大期 V. 成熟期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 1、休眠期: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在适宜条件下须经过—定时期 才能发芽,这一时期为休眠期,这种现象叫休眠。休眠期长短由 品种和块茎贮藏温度决定。一般休眠期为1.5-3个月。10℃以上 块茎易通过自然休眠而发芽;但温度2-4℃,块茎可长期休眠。 • 2、发芽期:从块茎芽眼处开始萌芽,抽出芽条、直至幼苗出土 为发芽期。一般为15~20天。 • 3、幼苗期:从出苗到第8叶或第6叶平展为幼苗期,这一时期约 为20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生长以根、茎叶为中心,同时伴匍匐茎 形成和伸长及花芽分化。根深叶茂是丰产的基础,因此这一时期 农业措施的主要目标是:促根、壮苗,出苗后要早管理,促根系 发育和匍匐茎形成。 • 4、结薯与块茎快速膨大期:出苗后约15天开始延续约45天。前 期以匍匐茎末端膨大形成幼薯为主,后期以块茎膨大为主。植株 生长达顶峰,主要是结薯和开花结果(浆果)。开花后期茎叶中的 养分逐渐大量转入块茎。此期以块茎生长为主,产量的80%在此 期形成。该期长短因品种、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病虫害和农艺 措施而有很大变化。 • 6、成熟期:当植株开始茎叶枯黄时便进入成熟期,此时地上部 分停止生长,块茎定型、茎叶中养分输入块茎主要是积累淀粉, 直至茎叶枯死为止。此期约20天。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