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


25
危险区域的划分(美标)

美国(加拿大)国家电气法规将危险区域分为三级: Ⅰ级:一级区域指那些在空气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着易燃气 体或油蒸气,其浓度足以形成爆炸或易燃混合物; Ⅱ级:指存在着可燃粉尘的部位; Ⅲ级:指出现容易燃烧的纤维和飞絮而造成的危险部位。

海上平台一般只涉及Ⅰ级危险区。 英文表示:Ⅰ级--ClassⅠ Ⅱ级--Class ⅡFra bibliotek
19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 4208-84(等效IEC)

本标准以外壳防护能力为基础,规定了最高电压不超过69kV( 如有需要,经供需双方协议,额定电压可不超过72.5kV),借 助外壳防护的电气设备的外壳的分类分级系统,同时规定了 考核各种等级外壳防护性能的型式试验方法。 本标准中的分类系统所包括的防护形式有: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
2008-7-5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
概论
供电装置 用电设备
2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

概论
海洋石油平台的种类
电气设备的环境条件
对平台电气设备的要求 适用的规范与标准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电气设备的防爆安全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8
危险区域的划分(美标)

通常,对于一类区域与非分类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可视为 二类区域;

如果采用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防止通风失败,那么用具有清洁 空气来源的充分正压通风,就可以排除这一过渡区域;
当一座建筑物(或类似封闭区域)由于内部装有特殊油气处 理设备。而“整体”被化为一类区域时,那么邻近其非气密 墙或孔洞处的地方则视为二类过渡区域(如门和窗)。

具有防止无线电干扰的措施;
14
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CCS海上移动平台入级和建造规范; CCS海上固定式平台安全规则; CCS钢质海船建造与入级规范; ABS海上移动平台入级和建造规范;
DNV近海平台的设计、建造和检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企业标准;
18
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API RP 14FZ-2001(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Systems for Fixed and Floating Offshore Petroleum Facilities for Unclassified and Class I, Zone 0, Zone 1 and Zone 2 Locations) API RP 500-1998(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Classification of Location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at Petroleum Facilities Classified as Class I, Division 1 and Division 2) API RP 505-1998(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Classification of Location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at Petroleum Facilities Classified as Class I, Zone 0, Zone 1, and Zone 2)
20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 4208-84(等效IEC)

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通常由特征字母IP和二个特征数字组 成。第一位数字指所述防护等级(固体防护)含义如下:
简短说明
无防护 防大于50mm 的固体导物 防大于12mm 的固体异物
数字
0 1

没 有 专 门 防 护

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导物进入壳内,能防止人体的某一大 面积部分(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不 能防止有意识的接近 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长度不大于8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 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26

危险区域的划分(美标)

Ⅰ级危险区分为两类,Ⅰ级1类和Ⅰ级2类: Ⅰ级1类(ClassⅠ, Division 1)部位是指: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易燃气体或油蒸气达到可点燃浓度的 区域; 由于修理、维护工作或泄漏等原因,而经常存在易燃气体 或油蒸气到达可点燃浓度的区域 ;
由于设备或流程的中断或运行故障,可能释放出危险浓度 的易燃气体或油蒸气,并且也可能同时导致发生电气设备 故障而变成引燃源的区域 。
21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 4208-84(等效IEC)

第二位数字指所述防护等级(液体防护)含义如下:
简短说明 含 没 有 专 门 防 护 滴水(垂直滴水)无有害影响 当外壳从正常位置倾斜在15°以内时,垂直滴水无有害影响 与垂直成60°范围以内的淋水无有害影响 任何方向溅水无有害影响 义
数字 0 1 2 3 4



海上石油平台修井机 第10部分:电气系统 2004
QHS 2007.10-

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定 QHS 4010-2003
16
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92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 15599-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 4208-8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GB 3836.1-200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 GB/T 2501-90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 4942.1-85
22
IP防护等级图例
23
IP防护等级的最低要求
24
危险区域划分的国际标准

美国电气规程 (NEC) The 1999 U.S. National Electric Code 加拿大电气规程 (CEC) The 1998 Canadian Electric Code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CENELEC(法文名称缩写)



通风进口必须位于非分类区域(非危险区)。
危险分类场所的通风系统必须完全独立于非分类区域的通风 系统。
31
危险区域的通风和加压(美标)
17
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92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148_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9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 4064-83
API RP 14F-1999(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System for Fixed and Floating Offshore Petroleum Facilities for Unclassified and Class I, Division 1 and Division 2 Location)

海洋石油作业管理规则;
15
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海上石油设施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SYT 6560-2003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一级一类和二类区域划分的推荐作法 SYT 10041-2002 危险(分类)区域中有关电气设备的气体、蒸气和粉尘的分 类 SYT 6519-2001 渤海海域井口平台机械、电气、仪表设计规定 QHS 30022002

专用于通风或排出潜在易燃气体或油蒸气的建筑物(或类似 的封闭区域)上的孔、洞(例如屋脊通风口和强制通风系统 的排风管)宜视为通风口,并做出相应的区域划分。如果孔 、洞来自于一级一类区域,要求一级一类区域周围应是二类 过渡区。二类区域的建筑物上的孔、洞向外1.5米(4.5英尺 )范围内应视为二类区域。

当一类区域围绕在某一特殊设备周围时,则二类区域边界 到一类区域边界的距离应等于一类区域边界的距离;
当一类区域为某一建筑物(或类似的封闭区域),则非气 密墙或孔洞3米 处(10英尺)的区域为二类区域。
29
危险区域的划分(美标)

当建筑物(或类似封闭区域)由于内设特定的油、气加工设 备而“整体”被划分为二类区域时,并不需要把二类区域由 于非气密性墙式开口(如门窗)而延伸到建筑物之外。但是 ,由于这些开口偶然可能传送易燃气体或油蒸气,为了提高 安全度,一般推荐不在紧贴这些开口处安装非防爆性飞弧或 高温的电力设备。
30
危险区域的通风和加压(美标)

通风是一种稀释某一区域可能泄放的易燃气体或油蒸气。 加压是一种避免易燃气体—空气或油蒸气—空气混合物从加 压区外进入到加压区的一种方法。 应注意空气流动方向以及通风进、出口的位置,以把交叉污 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为引入新风,必须做出这样的规定, 即采用一种合理分配通风的方法,那就是在没有带走室内原 有空气的情况下,空气不允许直接从气体进口到气体出口( 短路),或者直接从气体出口又回到气体进口处。
2 3 4 5 6
防大于2.5mm 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 的固体异物 大于2.5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防大于1mm的 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 固体异物 于1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防 尘 尘 密 不能完全防止尘埃进入,但进入量不能达到妨碍设备正常的程度 无尘埃进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