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

论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

论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我们信息获取途径,开拓了我们的眼界。

尤其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一种福音,大数据在论文写作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分析、设计图表、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等,期刊网页上更是有大量的资料文献,相较于实体图书馆便于人们搜索、查找。

因此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职能分析,深入探讨我们应具备何种素养来有效的利用大数据,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
大数据时代促使图书馆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图书馆便捷了人们的阅读,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不断提升图书馆数据素养,积极开展线上教育平台,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开展多种数据素养教育活动等,使之能够利用数字化手段来进行有效的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工作,从而来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责,这对于有效推动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1 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的积极意义
1.1 数字化图书馆便捷了人们的阅读
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一直在进行创新,目前的数字化图书馆可以24小时开放,全天供人们阅读,人们可以在智能设备上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进行相应搜索以及整合,进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查阅到有用的期刊文献。

此外,数字化图书馆不仅拥有庞大的数据库、电子书资源,还有丰富的音视频资料供人们使用。

1.2 数据分析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优质高效的服务源于对读者的需求分析,而读者是一直变化的,大数据正好通过数据交互了解读者动态变化的阅读需求,通过采集分析这类信息就能及时的把握用户的知识信息偏好和阅读需求,使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一些大学的图书馆还推出了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应用,师生们不仅可以在手机上搜索图书,还可以在线阅读。

并且图书客户端会根据用户的信息反馈推送各专业领域最新的知识信息,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1]。

2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素养
2.1 具备发现、评估和使用数据信息的能力
国外学者曾指出具备数据素养的学生往往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找相关
数据来解决问题,能有效地挖掘数据的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一些人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往往是为用数据而用,忽略了数据是否有效,搜索的便捷性也让人们缺少对数据验证的动力,更谈不上亲自去调研,这样将加剧数据的泛滥,不利于数据素养的培育。

在科学研究领域,数据素养强调的是理解、使用和管理科学数据的能力,需要我们在使用数据的过程中,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可以对数据的有效性做出判断。

张静波从研究者的角度指出数据素养:主要指研究者在科学数据的采集,组织和管理,处理和分析,共享与协同创新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研究者在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发布过程中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因此,要想合理利用大数据,必须选用恰当的方法来收集、分析数据,并有意识地去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2]。

2.2 强化信息素养
自从我们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科技就以井喷的态势蓬勃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但海量的信息中掺杂着大量无用信息,给人们的信息检索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仅凭人工去判断信息的价值是非常困难的,而大数据的到来,为信息的检索、处理、转化和创造性运用提供了可能,就以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读者阅读的书籍不尽相同,且读者众多,要使图书管理者了解某个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不可能的,而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及反馈系统,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来。

可见数据素养提升了信息素养,强化了信息的运用能力[3]。

3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据素养的培育方式
3.1 开展线上教育平台,制定针对性的教育
划分知识群,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是实现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数据素养培育的关键,要知道不同的知识群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数据处理能力,而数据素养只有以人为本开展培育,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使数据素养教育实践落到实处。

因此,图书馆可以借助网络开设线上大众教育平台,这样不仅能够发挥网络跨地区、跨平台的强大优势,也强化了大众的数据思维和数据能力,使数据素养能力的重要性得到普及和宣传。

同时,图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设置情况了解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4]。

3.2 开展多种数据素养教育活动,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
数据素养教育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图书馆服务活动,可以吸引用户的兴趣,增强服务效果。

例如,可以在高校开展数据素养教育进课堂的活动,由专业人员讲解数据的有效搜索、使用、评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让学生了解大数据的重要价值;可以开展数据技能竞赛、应用案例展示等活动,通过借助交互技术、公开的数据集、可视化数据处理工具等将数据直观化,培养人们使用数据工具和运用工具访问、使用、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5]。

4 结束语
在大數据时代下,图书馆通过不断创新丰富了职能内涵,提高了人们的阅读体验。

其中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要求读者应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强化数据素养教育。

数据素养对于技术层面或思维意识均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良好的数据素养可以提升人们的数据分析能力,使人们在大量的信息中搜索到有价值的信息,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

总之,图书馆应利用好大数据,提升用户在工作、生活中的数据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红平.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能力培养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29):66-67.
[2] 瞿浩.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的数据管理能力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10):95-98.
[3] 姚晓鹭.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嵌入式学科馆员数据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农业图书情报学,2017,(02):198-201.
[4] 赵鑫.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J].科技展望,2015,25(16):210.
[5] 张晨.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J].图书与情报,2014,(04):117-1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