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第二外语(日语)课程代码:0084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自学考试课程,适用于非日语专业自学考试的所有考生。
为英语专业自学考试本科阶段及专升本的必考课程之一。
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自考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考特点而制定。
旨在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的内容、要求、考试原则及有关其他问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考试的范围和标准。
不仅是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及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亦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总之,与专业日语课程及一外日语课程教学和考试不同、二外日语教学及考试的突出特点是:教学时数少,大多数考生为自学者,这就决定了二外日语课程只能要求采取更高效的教学方式,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共核教学,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因此,本课程考试要求考生及社会助学组织采用与此相对应的教材和辅导书。
在教学及自学活动中既要注意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又要注意系统性,更重要的是要围绕课文,围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来教与学,切忌追求过多的语法理论的解释或孤立地死记硬背语法规则。
考生应熟读课文,重点掌握基础词汇、基础语法的用法及具有代表性的语法例句,并通过课后习题和辅导书中的练习题,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注重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不钻牛角尖,不追求高难题型是社会助学辅导和考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考试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日语语音语调的特点,识记并掌握日语的基本语音知识;了解文字与词汇的标记、来源及构成,掌握相当数量的基本词汇;领会并掌握语法及惯用句型的意义和活用,能较为熟练的运用常用基本词汇、基础语法知识及惯用句型从事初级水平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工作,并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结构不太复杂的句子及文章。
其基本要求为:1、在了解日语语音特点及发音标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日语假名的发音规则。
要求考生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基本具备正确认读、正确拼写单词和简单句子的能力。
2、文字与词汇是基础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必须首先了解日本的文字是由假名、汉字、罗马字构成的特征;了解日语汉字的读音一般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音、有些汉字既有音读又有训读的特征;重点掌握教材中一部分常用汉字的读音;基本具备写出常用汉字的假名及写出假名的汉字的能力;了解日语词汇的四大来源及构成,基本具备辩析常用词汇的词义及词性的能力和正确使用的能力。
3、课文教学是教学的核心,而语法学习又是课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要求考生通过学习,了解并努力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和新语法,清晰地获得日语的基本词法和句法的概念,尤其要领会基础语法知识中最重要且较为复杂的部分——助词、助动词的语法功能、用法及用言的活用等。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练习,能较熟练的根据句中词的语义和语法规则,将“用言”及“助动词”的词尾变成所需要的形式。
具备辩析句子的基本形式、种类、成分以及语序的能力,领会和使用所学的常用惯用句型,基本具备阅读和理解一般现代文以及翻译简单句子及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具体要求见“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自学考试课程,是英语专业自学考试本科阶段及专升本的必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没有关联,不存在先期课程及后续课程,可以与其他课程同时开始学习。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说明:该项需概括说明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层次和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五十音图”(重点)识记:识记“五十音图”、即清音表;理解:理解并识记以“あいうえお”五个假名为“行”及以“あかさたなはまやらわ”十个假名为“段”的概念和顺序。
同时还应能按“行”及“段”的顺序背诵“五十音图”,为查字典和动词的活用打下基础;应用:正确识别清音表。
(二)发音规则(次重点)识记:记忆拨音”ん”及促音”っ”的发音规则、识记日语的20个浊音,5个半浊音,理解并记忆“が行”浊音分别读作浊音和鼻浊音的规则、理解:了解和掌握日语长音构成的规则和读音规则。
能正确阅读和书写平假名、片假名单词中的长音,并注意单词中的长短音的区别。
比如「おばさん」和「おばあさん」、「ビル」和「ビール」等;了解和掌握拗音,拗长音的构成和音拍规则,注意拗音和非拗音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具备对拗長音“びょういん(病院)”读二拍和一般长音“びよういん(美容院)”读“三拍”等的识别能力;应用:正确识别并掌握不同发音。
(三)语调(一般)识记:日语语调特点;理解:了解日语的音调是高低型的,每一个单词都有一定的音调,并表现在音拍的高低上这一基本特征。
基本掌握以东京的音调为标准的日语音调,即:高低型音调的“①、②、③、④、⑤、⑥”等音调标示的类型及其读音规则。
了解并领会每一个单词中第一音拍和第二音拍的高低一定是不同的、并且在一个单词或词组中只能有一个升高点或下降点、单词中音调下降点的不同会导致单词意义的变化等特点。
注意区别「あめ(雨)①」和「あめ(飴)0」、「はし(橋)0」和「はし(箸)①」等假名相同,音调不同的单词的读音。
应用:能够正确掌握不同语调。
第二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系统简要地介绍了日语的文字和词汇,包括日语文字的构成及日语词汇的来源,指出其中的难点,确定今后学习的方向。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文字(重点)识记:日语文字的构成;理解:日本的文字主要由平假名和片假名、汉字及罗马字组成。
此外,日语还使用阿拉伯数字。
假名是根据汉语的草书和偏旁而发明的,属于表音文字,而汉字的大部分则是由中国传入,属于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
由于文字种类的多样化,使日语表现出具有同一词语可用不同文字书写、以及一个句子中出现多种书写文字。
因此日语的文字犹如一个大拼盘,既有趣且复杂。
此外,日语的汉字有从中国传入的,亦有日本人自己创造的。
此外,汉字的数量大(常用汉字为1945个,还有人名地名汉字),其字音字形字义与中文的汉字既有相近或相似,又有不同或完全不同的类型。
上述特点给汉字的学习与区别带来了更多更大的难度。
所以,在这一节中,考生应把重点放在汉字的学习上。
除了要努力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以及意义外,更要在区别中文汉字和常用日语汉字的书写、读音和字义方面下工夫,达到基本上能正确读写、理解使用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汉字的水平;应用:能够区分不同构成的日语文字。
(二)词汇(次重点)识记:词汇的构成;理解:了解平假名和片假名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表音文字;了解日语汉字中有从中文借来的汉字和日本人根据中文汉字自己造的“汉字”两大类的实际情况,识记日语常用汉字的音读和训读;了解日语词汇根据其来源主要分为①日语固有词汇;②汉语词汇(其中包括直接从中文汉语借来的汉语词汇和日本人根据汉语创造的汉语词汇);③外来语词汇(又称片假名词汇);④混同语词汇等四大类;应用:正确区分各种不同构成的词汇。
(三)训读与音读(一般)识记:日语词汇的读音方式;理解:日语的词汇从其来源来看,主要由和语词汇(又称日语固有词汇),汉语词汇,外来语词汇(洋语)以及由这些词混合而成的混同语词汇等四大词汇构成。
由于各自来源不同,所以在词形、构词、发音及书写方面亦不尽相同。
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和语词,它是在与其他国家发生语言接触之前日语中固有的词。
这类词汇涉及到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等几乎所有词类,助词、助动词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和语词。
此类词一般为训读单词。
而数量仅次于和语词的应是汉语词汇。
此类词汇中既有直接从中文引进的词,也有模仿中文的构词法日本人自己创造的词,其读音一般为音读;应用:正确区分训读与音读。
第三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系统而简要地介绍了日语语法和惯用句型。
语法部分包括词法(词的划分及种类、词组的构成及种类)、句法(句子的特征、句子的划分和种类、句子的主要成分、句子的时,体,态)以及日语的敬语和授受关系;惯用句型是以助词、助动词及少数词义比较虚的词汇为骨架构成的、结构比较固定的、能表达某种特定的语法意义或语感的语言表达形式。
本章要求了解日语语法和惯用句型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系统掌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语法(重点)识记:词的划分、词组构成、句子划分、句子的时态体等理解:语法部分包括词法(词的划分及种类、词组的构成及种类)、句法(句子的特征、句子的划分和种类、句子的主要成分、句子的时,体,态)以及日语的敬语和授受关系。
应用:划分词、词组、句子种类。
(二)惯用句型的概念(次重点)识记:“体言”、“用言”的概念;理解:理解名词、代词、数词统称为“体言”的概念;理解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统称为“用言”的概念,了解“用言”在句中的语法成分以及各种活用形式的变化和意义。
了解自动词和他动词的不同规定性及用法;了解副词、连体词、叹词、接续词在句中的作用。
重点掌握一部分副词与其他词相呼应构成的固定用法;了解作为附属词的助词和助动词的语法功能。
重点掌握格助词以及其他助词的用法.具有识别主要格助词的用法及选择判断、简单应用的能力;应用:正确使用“体言”、“用言”的概念。
(三)各种惯用句型(一般)识记:识记各种惯用句型。
理解:解并掌握判断句“~は体言です”、描写句“~は形容詞形容動詞です”、“存在句”“~に~があります/います”以及叙述句“~は/が~に/を等助词+动词”等四种谓语句的构成和表达形式。
大体了解日语句子主要由主题部和谓语部构成、基本掌握日语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
了解日语句子中各种可作定语的成分,了解主谓词组、动宾、动补等作定语的用法。
重点掌握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作定语的形式;了解并掌握句子的过去时,现在时,正在进行时,将来时以及一般时的构成及表达形式。
了解动词的7种体的构成及意义。
能简单区别其不同的表达方式。
了解动词构成的主动态、被动态、可能态、使役态的概念和构成,基本掌握其表达方式,并具备简单运用的能力;领会日语敬语和授受关系在日语中的重要性。
记忆其构成形式及意义;应用:能够区分判断句、描写句、存在句、叙述句,区分句子成分等。
第四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阅读理解与翻译在第二外语课程中学习的重要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阅读理解是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背景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考核内容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并且是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测试。
不过,本科程考试中,这部分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一般为百分之五左右。
为较难程度的简单选择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