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哪些

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哪些

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哪些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

一个精神饱满、朝
气蓬勃的教师会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让课堂充满活力。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教师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难免会有不开心的时候,但一进入课堂,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
心态,把阳光的一面展示给学生。

本文前面提到过的那位教师总结
了这样一句话:人一定要善待自己,因为人生短暂;人一定要善待他人,因为今生有缘相识,来生不一定相见。

这不是豪言壮语,而是
朴素、透着深刻的哲理的语言。

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路人,
而要尽自己所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他们。

黑格尔曾有
保留地肯定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个命题,并做了思辨
哲学的解释。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主观为他人,客观为自己”。

世界上的万物都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教师在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必然会使学生在
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和从业技能,学会人生哲学,树
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对他们一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着积
极的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职责,为师者应当牢记。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稳定规模,提高质量”,这实际上就是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高
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
养规格的要求,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也作“双师型”教师)要
在师资队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具有
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
问题。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具有良好教育素养的首要条件。

教师要具备层次清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本专业的
精华,对有关专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向及与其他学科的纵横联
系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

这样,在娴熟地掌握所教专业知识的
前提下,教师才能在教学时既忠实于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并且能够做到潜心研究教育对象,精心哺育和滋润年轻一代。

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是教育者树立威信的前提。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
智慧和思想的结晶”。

精通自己所教学科。

“学而不厌”地研究自
己所教专业的知识,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学生对所教
学科发生兴趣。

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位教师是植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历经多年教学、
生产实习,她完全能够识别并且解决周围环境中众多植物身上发生
的病虫害,对果农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可以“医到病除”。

这样的教师既具备了深厚的理论知识,又在实训实践过程中积累了
丰富的生产经验,在引领学生们掌握知识、技能时就犹如“庖丁解牛”那样游刃有余。

跟随这样的教师学习,学生实现其学习目标就
有了根本保证。

人很难做到样样精通,但可以做到一专多能。

作为教师,除了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其他学科的
知识。

现在是信息社会,学生接收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他们思想
活跃,会产生许多想法和问题,教师不能也不必给学生解答所有的
问题,但应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至少可以指导他们如何
解决问题。

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校学习期为两年,实训实习期为一年,在校时间很短,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很多,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方面需要采集大量的信息,既包括专业方面的
信息,也包括与专业相关的信息。

同时,教师还要运用自己的知识
和技能为学生们“点石成金”,解决他们在学业及生活方面遇到的
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互联网
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百科全
书及时补充知识,与时俱进。

我国的人口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家庭人口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普遍现象,单亲家庭越来越多。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会给学生成长带来心理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面
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来自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因素的干扰,
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损害。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已经明确
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心理咨询师。

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因此优秀的教师要精通教
育心理学,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反应,并及时给予关爱和帮助,防
患于未然。

目前。

高职教师大多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墙养,在课堂教学之后和实训实习之后很少参与学生的业余生活
或课外活动,与学生的沟通联系不够密切,对学生的思想变化不够
了解,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掌握得不够透彻,因此想把学
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轨道上恐怕就不
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事实上,在高职学生当中逃课现象、迷恋网络现象以及男女交往不得体现象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高职
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迫切需要高职教师本着“全员育人”的理念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知心人,帮助解决
这些难题。

一个人只有具备敏锐而深刻的观察能力才能很好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若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本身应该具备善于观察的
能力,善于捕捉身边的有益信息或超凡现象,及时归纳总结,形成
符合自然规律的观点或理论。

本文前面提到的那位教师,能在三个
小时的讲座过程中,把理论密切联系到实践当中,用很多生动的例
子为其理论提供有力的佐证,极具说服力,说明她具有敏锐的观察
能力,能用小事情说明大道理。

同时,作为好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反思自己的工作。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所要服务的对象,教学反思理当对学生的
学习状况予以关注。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重点是否得当,反
思教学中是不是真正实践了因材施教原则。

是否做到了为人师表,
同样也是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会模师之行、仿师之表,好教
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

是否有创新,也是反思的重要内容。

创新是
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想在教学上有所发展、成为受欢迎的优秀教师,就要时时钻研教法、学法,勇于创新,大胆尝试。

教师的职业是崇高和神圣的。

教师要很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

可以说,无论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说,还是对培育现代知识和现代人格兼备的现代人才来说,优秀教师的良好素养都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位有志于此的教师都要在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路上不断地创新、学习和实践。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