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a第四次案例分析

cpa第四次案例分析

我国中央企业EVA考核现状与问题周洋洪濛杨贵芳王嘉宁唐瑞聆赵子琦目录1.EVA的历史 (22)1.1什么是EVA? (22)1.2EVA发展过程 (22)1.3EVA的内涵 (33)1.4EVA指标的优势 (55)1.5我国央企采用EVA进行考核 (66)2.我国中央企业EVA 考核面临的问题 (77)2.1EVA经济理论依据的局限性 (77)2.2EVA业绩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77)2.3EVA 指标本身的局限性 (88)2.4我国EVA实行的外部环境局限性 (1010)2.4.1 企业价值创造观念较薄弱 (1010)2.4.2资本结构有待改善 (1212)2.4.3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1414)2.4.4 EVA方案的实施离不开众多中介机构和媒体的参与 (1515)3.建议 (1515)1.EVA的历史1.1什么是EVA?EVA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提出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

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人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企业文化,让每位员工像主人一样思考和行动,将每位员工的业绩和报酬与公司最重要的目标联系起来,激励每一位员工投人到最完美的客户服务和最多的价值创造。

1.2EVA发展过程由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在计算净利润的时候只考虑了债务资本的成本,而没有将权益资本成本作为费用加以扣除,一方面,忽略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从股东角度看,实质上相当于虚增了企业净利润,如:根据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计算得出某企业报表上的净利润为零,则报表使用者就会认为企业本年不赢不亏刚好保本,但事实上,企业在计算净利润的时候只有将债务资本的成本在税前扣除,而没有考虑使用权益资本的成本,如果将权益资本的费用再考虑进去的话,净利润就为负数。

所以,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税前不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会虚增企业利润,在某种程度上会误导报表使用人,致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在计算净利润时只扣除债务资本成本费用,就会使得经营者形成权益资本是/免费使用的资本0的错觉,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经营者在使用权益资本时候的不谨慎,出现投资膨胀!投资失误等投资低效益等状况"正因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存在上述明显的问题,促使一些人开始思考是否应该考虑权益资本的使用成本问题,EVA就应运而生了。

EVA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英文缩写,是用来评价企业业绩的一个指标,简单来讲,经济增加值是指经过调整的税后的营业利润减去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债务和权益资本的合计数)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EVA作为一个业绩评价理论体系从产生到现在己有20多年,但EVA包含的基本思想则可以追溯到更远时期,早在亚当"斯密的5国富论6里就曾强调,资源的利用之收益要超过资源之获得所付出的机会成本,经济学家Hamilton在此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只有获得的比全部资本成本更高的报酬时才算为股东创造了财富的说法,接着,英国著名经济学家Marshall Alfred提出了经济收益的概念,随后在具体的运用中慢慢发展了剩余收益指标R工"这个剩余收益指标也就是EVA指标的前身,它与EVA指标的区别在于,剩余收益指标以息税前利润为基础扣除债务和权益的资本成本,而EVA指标是以税后利润为基础,经过一些项目调整后得出的价值增加,与剩余收益指标相比,EVA更能体现企业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增加"。

最后,作为一个理论体系,EVA这个概念是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Stem Stewart& Company)于1982年首次提出的"美国思腾思特公司提出EVA这个概念后,在实际应用中经济学家们逐步创立和完善了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及管理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学家对EVA评价指标方面进行了修正和延伸,产生了包括REVA(修正的经济增加值)、MVA(市场增加值)在内的7个指标,构成了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EVA(经济增加值)这一业绩评价指标是最主要的核心指标"。

1.3EVA的内涵EVA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出,是指从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本和债务所有资金成本后的利润余额,EVA是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得出的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EVA的计算公式是:EVA=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投入总额*加权资本成本率=NOPAT-CE*WACC其中:(1)税后营业净利润(NOPAT)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亦即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经营成本和费用(包括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值,不包括营业外收支差额,非营业投资的投资利润(如通过股票炒作而获得的投资收益)、非持续增长的利润或亏损(如补贴收入)等,用公式表示为: NOPAT=销售收入-生产成本-营业/管理费用+(或-)EVA调整-营运所得税,因此,它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公司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亦即全部资本的税后收益,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实际盈利能力。

(2)资本投入总额(CE)是指所有投资者投入的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既包括债务资本也包括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其中债务资本是指债权人提供的短期和长期贷款,不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它应付款等商业信用负债,股本资本则不仅包括普通股,还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因此,资本总额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全部资产减去无息负债后的净值,投资资本用公式表示为:CE=资产总额+(或-)EVA调整额。

在实际计算EVA时,可以采用年初的资本总额,也可以采用年初与年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在计算EVA时无论是税后营业净利润还是投资资本都需要对部分会计报表科目进行调整,以纠正对企业真实盈利和投入资本的扭曲。

(3)EVA计算公式中的加权资金成本率(WACC)=股权资本比例*股权资本成本率+债权资本比例*债权资本成本率*(1-所得税率)。

加权资本成本率既考虑了实际支出成本的债务资本,又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

EVA的基础是剩余收益,它吸收了剩余收益概念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扩展了传统的剩余收益评价方法。

首先,部门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本成本率,企业剩余收益又是由不同的部门剩余收益组成的,在具体计算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投资,不同的部门资产形式选择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如果一个企业的规模大,资产构成较复杂的话用剩余收益指标就较复杂,而EVA方法在计算资本成本尤其是权益资本成本时,采用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推导出的、能体现该行业或部门风险特征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采用CAPM 模型计算出的资本成本能够更加精确地体现企业所属行业和下属部门的风险特征,价值也更为相关。

其次,剩余收益在计算时用到的边际贡献是根据传统的会计方法计算出来的,并未对其进行调整,因此,不可避免的具有传统会计理论的缺陷。

EVA在计算之前对来自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如:资本和营业利润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以消除存在的各种会计失真,一定程度上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这是EVA与剩余收益指标的重要区别所在。

因此尽管EVA来源于剩余收益,但是EVA又具有自身的创新。

EVA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企业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反之,则表示企业发生价值损失;如果差额为零,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入。

EVA指标强调企业无论在运用债务还是股本都要充分考虑其成本费用,强调企业管理者在项目决策时应考虑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

1.4EVA指标的优势(1)EVA指标值更接近企业真实的经济利润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管理当局操纵盈余发生。

EVA指标通过调整由GAAP谨慎原则引起的会计失真,消除了传统会计的稳健性原则所导致的会计数据不合理的现象,EVA指标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比净利润能够更准确地揭示了企业是在创造利润还是损害股东财富。

(2)EVA避免了公司使用多指标相互冲突引起的混乱,有利用投资者和非财务人员的理解。

在传统的会计中,有很多用于评价各种活动的指标,每个企业及企业内部有可能都没有统一的要求,比如,在评价生产线和个体产品时,有的企业以毛利率为标准,而有的企业以资金流量为标准;在评价企业内部各部门业绩时,有的以资产回报率为标准,有的则根据超出或不足预算规定的利润水平来评价其好坏等等情况,每个部门有各自部门的目标,缺乏凝聚力。

而VEA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EVA为企业不同部门、经理、员工之间提供共同的语言那就是如何提高EVA,一切活动都是基于EVA指标且活动前后考核标准一致都围绕这一指标。

(3)EVA指标能够揭示价值管理的本质,能够使经营者和投资者达成一致目标。

我们知道,净利润等于投资总资本乘以总资产报酬率,因此,由公式EVA =NOPAT- CE*WACC,可以推出EVA=投资资本CE*(总资产报酬率RAO-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从该公式可以获得,管理人员为了提高EVA可能采取的措施有:提高总资产报酬率,其中主要的途径是加速资产的周转,以既定的资金占用实现尽可能多的报酬;降低WACC,通过更有效的筹资方案来减少资本成本;当ORA>WACC时,尽可能多地投入资金,而当资金的回报率小于资本成本时,尽可能地减少资金的占用。

很明显,这三种做法都有利于股东财富的增长,和企业的目标相一致。

由此可见,用EVA衡量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时,会促使管理人员采取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行为。

(4)EVA与其他财务指标相比起来,更符合业绩指标设定的原则。

EVA能够准确的反映管理者为股东创造的财富价值,因此用EVA衡量管理者经营业绩时,就会促使管理者从事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行动。

然而,企业业绩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很多方面,任何一种单一的财务指标都不可能对企业业绩作出完整的评价,需要与其他的非财务指标结合使用,同时,财务指标的选取只是整个业绩评价体系的基础,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要将EVA指标融入EVA整个系统之中。

1.5我国央企采用EVA进行考核的情况近年来,很多央企都将资金投入到投机性较强的金融衍生品、房地产和酒店业,而非专注于做强主业。

频繁的非主业活动,严重影响了央企正常的经营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资委推出了 EVA 考核指标体系,旨在贯彻价值管理理念,促使企业站在股东和投资者角度衡量经营者真正创造的价值,引导央企负责人关注企业长期绩效和股东长期利益。

(1)EVA 指标真实反映央企所取得的经营业绩。

因为EVA 指标考虑了企业占用资源的成本,所以它更能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业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