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收获平台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舔.()恪.守()濒.临()乱踹.()一绺.()二、结合上下文,试述下列语句折射出的人物心态。
1.专门的词汇!“放聪明点”的意思就是背叛。
我可不聪明。
答:2. 一个穿黑衣的秘密警察一把抓住我的胡子,把我提了起来,得意地笑着给我瞧他手里一绺刚拨下来的胡须。
实在可笑。
现在我一点也感觉不到疼痛。
答:3. 濒临死亡本来是沉重的,但这次我竟毫无沉重之感,它轻得象一根羽毛,只要呼出一口气,一切就都完结了。
答:*三、本文写的是作者被捕和遭到严刑拷打的经历。
笔触很细,但笔调却很平静,甚至还不时来点调侃,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状态?答:⊙发展空间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岩(节选)又一个深沉的暗夜,降临在渣滓洞集中营。
风门边挤满了人,久久地望着那挂满刑具的刑讯室。
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
刑讯室前,魔影动荡,吆喝声不绝……风门边,偶尔有人不安地低语。
“又是半夜刑讯!”“徐鹏飞,朱介都来了。
”“夜审谁呀?”余新江身后,传来一声问话。
“该不会是老许?”刘思扬担心地插了一句。
许云峰崛立在楼八室铁门边。
透过昏黄的狱灯,余新江望得见他沉思的脸。
余新江不禁十分担心地想念那多次经受毒刑拷打、经常昏迷不醒的江姐。
追悼龙光华以后不久,江姐被押到渣滓洞里来,日夜拷问的次数,已经无从计算了。
大家都知道,为了保卫党的机密,江姐忍受了多少摧残,获得了多少同志的尊敬。
经过绝食斗争,敌人被迫接受了条件,不敢继续迫害了,现在却在渣滓洞对江姐进行非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江姐不仅为党,也为大家受苦,这使得每个人都感到敬佩而又十分痛苦。
“猫头鹰和狗熊到女牢去了!”余新江一惊,眼光立刻转向女牢。
黑沉沉的夜里,黯淡的狱灯,使他看不清远处。
“提谁?”焦急不安的声音又在询问。
“江雪琴!”“是她!看,江姐出来了!”“又是江姐。
”余新江的心像沉甸甸的铅块,朝无底深渊沉落。
所有的牢房,一时都陷入难堪的沉默。
过了好些时候,人们听到了审问的声音:“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传来特务绝望的狂叫,混合着恐怖的狞笑。
接着,渣滓洞又坠入死一般的沉寂中。
听得清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静寂中回答:“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
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江姐沉静、安宁的语音,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
听着她的声音,仿佛像看见她正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刑讯室里,面对着束手无策的敌人。
可是江姐镇定的声音,并不能免除同志们痛苦的关切。
大概是江姐的平静的回答,使得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讯问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
楼七室同志们焦灼的谈话又继续了。
“又是叛徒甫志高!”余新江愤怒地骂了一句。
他又问:“和江姐一道,川北还有人被捕吗?”“没有,就她一个。
”“听说华蓥山纵队在公路上抢救过江姐,但是阴险的特务,前一夜用船把江姐押到重庆……”“哎——”人们痛苦地把惋惜之情化为一声长叹。
刑讯室里又传来了声音,是徐鹏飞毒辣的笑声。
“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服不了?你不愿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
来人!”接着,传来一阵狼嚎似的匪徒的狂吼。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
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
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现在愿意说了吧?”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
“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
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没有回答。
“不说?拔出来!再钉!”江姐没有声音了。
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
尽管他们从叛徒口里,知道她作过沙磁区委书记,下乡以后可能担任更负责的工作,了解许许多多他们渴望知道的地下党线索,可是毒刑拷打丝毫也不能使江姐开口。
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红岩》第15章) 1.“江姐沉静、安宁的语音,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
”试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表现江姐入狱时的神情。
答:2.“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是“人们”都受到毒刑了吗?不然,为什么他们会感到痛苦?答:3.“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
”一句中的“挨”能不能用“度”来替换呢?为什么?答:4.“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
”为什么说敌人的咆哮是“绝望”的?答:⊙博闻广知下面是与课文相关的链接片断,看完后,你是不是更想读完《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呢?(一)“一下,两下,三下……”棍子击打在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尤利乌斯·伏契克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抽打的鞭数。
现在,他几乎已感觉不到疼痛了,似乎那沉重的木棍不是打在他的身上。
“还有谁是中央委员?!”“谁是你们的领导?”“电台在哪?印刷所在哪儿?”“快说!说!”几个人轮番抽打,嘴里不停地叫嚷着,伏契克什么也没听见。
唯一的感知是他的嘴唇和喉咙。
嘴唇咬破了。
它的疼似乎已经超过那皮鞭与棍子的抽打,而喉咙那儿干得好像已经着火了。
这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优秀共产党员、地下抵抗运动组织的领导者尤利乌斯·伏契克在受刑。
伏契克曾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共产党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编辑。
1936年后,纳粹德国侵吞欧洲的魔掌蠢蠢欲动地伸向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和主权受到了严重威胁。
伏契克和他的同志们一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许多尖锐犀利的文章揭露纳粹分子的阴谋。
1939年3月15日,纳粹分子的铁蹄辗碎了捷克斯洛伐克美丽的山河,伏契克和他的同志们转入了地下斗争。
由于叛徒出卖,于1939年4月24日晨在一次抵抗组织的会议上被捕。
纳粹分子见伏契克数次到了死亡的边缘,却坚不招供,便心生一计,他们把伏契克的妻子押进来。
当着伏契克的面拷打他妻子。
伏契克心中对这群法西斯分子惨无人道的做法极端愤怒,却以极大的毅力挺住了。
他妻子也非常英勇,始终坚持说并不认识伏契克。
敌人又失败了。
他妻子被带走了。
他知道这是他们的永诀。
他心中悲痛,却尽量以快乐的目光向妻子告别。
伏契克在纳粹的监狱中受到了种种非人的折磨。
他以超人的意志克服了肉体上的痛苦,保持了一种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并组织和领导了狱中的政治斗争。
他的精神感动一位捷克斯洛伐克的看守。
在这位好心的看守的帮助下,他得到了一些铅笔头和碎纸片,他就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写下了那部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绞刑架下的报告》)(二)“从门到窗子,七步;从窗子到门,七步。
”即便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都还会对这句话有印象,它是《绞刑架下的报告》中对庞克拉茨牢房的描述,曾经长久地被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作为革命教育读本为我们所熟悉。
《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一个向死之人的自述,在艰难而激昂的革命运动和非正常的死亡背景下,这份背对生活者的自述尤其显得从容、大度、辽阔,在异常平静的文字下折射出对生活热烈深沉的爱。
在这部以鲜血和生命写成的书中,伏契克记述了他和他的同志们对纳粹分子的斗争经历以及自己被捕入狱的经过,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他告诉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要警惕啊!”这是这位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优秀儿子临终前以生命发出的呼喊,它提醒人们要警惕一切象纳粹德国这样的黑暗势力,激励人们要为光明的未来而奋斗。
1945年5月,纳粹德国战败,伏契克的妻子出狱,她找到了那位捷克斯洛伐克看守,从他那里要来了伏契克的手稿。
她把这些手稿整理出版。
这部凝聚着伏契克和他战友们鲜血和生命的著作——《绞刑架下的报告》才得以与世人见面。
伏契克本人却没能等到这一天,他在纳粹的监狱中被囚了411天,在受尽了种种肉体和精神折磨后,于1943年9月8日被纳粹分子秘密杀害。
伏契克虽然牺牲了,但他的形象、他的事迹和他的著作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节选自《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略有增删)6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收获平台一、tiǎn kèbīn chuài liǔ二、1.识破敌人心机,决不叛变,对革命忠贞不二。
2.揭露敌人的惨无人道,并讽刺敌人的枉费心机。
3.向死之心强烈,宁死不屈。
三、用这种平静、调侃的笔调写严刑,表现出作者非凡的忍受力和对死亡无所畏惧、乐观心态和冷峻幽默的性格。
⊙发展空间1.略2.人们并非都受了刑,但是所谓“关心则乱”,人们极度关心革命同志,因而对江姐所受的痛苦感同身受。
3.不能。
“挨过”在表现出时间过得很慢的同时,还写出这一夜痛苦、担心、激动的时间令人痛苦;如换成“度过”,仅能表现时间的更替,没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所以不能替换。
4.因为敌人凶残的审讯、酷刑都无法使有着钢铁意志的革命同志屈服,他的咆哮声是气急败坏的、无可奈何的,他的得到革命机密的妄想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