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写作与处理(一)

公文写作与处理(一)

公文写作与处理(一)一、单项选择题1.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A.政策和法规的观念 B.重视本单位利益的观念C.意图或主张 D.通报有关事件的细节2.撰写公文的基本步骤之一是( )A.收集材料,调查研究B.观点正确,主题突出C.用语得体,简明生动D.实事求是,讲求实效3.下面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请示时,应写明主送机关或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4.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完整B.生动C.突出D.简明5.公文具有的其他任何文献形式无法替代的功能是( )A.执行性B.强制性C.权威性D.凭证性6.公文议论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论点、论据过程和( )A.论据B.事例C.结论D.要点7.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A.传播知识B.具有考查价值C.书面文字材料D.具有法定权威与现实效用8.公文的语言应当是( )A.庄重严谨B.华丽流畅C.威严有力D.古朴典雅9.公文中的词语应( )A.含义确切B.韵味无穷C.可圈可点D.色彩丰富10.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A.语气词表达B.惯用的句式表达C.感叹词表达D.无主句表达11.条例、规定、办法属于公文中的( )A.领导性指导性文件B.规范性文件C.公布性文件D.商洽性文件12.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 )A.拟办B.批办C.承办D.查办13.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A.条例B.规定C.办法D.决定14.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性文件,称为( )A.命令B.指示C.批复D.通知15.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16.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A.上行文B.平行文C.通知D.下行文17.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A.同级机关B.同一系统的机关C.三个以上的机关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18.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A.都要向上级请示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行文19.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A.决议B.会议纪录C.会议纪要D.议案20.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的方式是( )A.越级行文B.直接行文C.多级行文D.同时行文21.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22.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 )A.规范性文件B.领导指导性文件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23.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 )A.收文、发文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C.通用公文、专业公文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24.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A.请示B.通知C.函D.通报25.地方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26.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B.文件结构的周密一致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晰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27.党政机关的行文关系有( )A.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贯到底的行文B.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C.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超级行文D.超级行文、下行文、平行文28.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A.指示B.请示C.批复D.命令29.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是( )A.通知B.通告C.公告D通报30.含有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秘密文件B.绝密文件C.机密文件D保密文件31.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属于( )A.上行文B.平行文C.下行文D.越级行文32.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做( )A.平件B.加急件C.特急件D.急件33.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A.公文发布的时间B.公文撰写的时间C.公文打印的时间D.公文讨论的时间34.公文的作者是指( )A.撰稿人B.审核人C.签发人D.发文机关35.一件公文同其他公文相区别的最强的专指性标识是( )A.文种B.标题C.主题词D.发文字号36.同时向三个层级的上级机关行文,这时的行文方式属于( )A.逐级行文B.越级行文C.多级行文D.直接行文37.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各部委制发(主送)的公文属于( )A.上行文件B.下行文件C.平行文件D.呈请性文件38.批示转发下级应使用( )A.指示B.通报C.通知D.通告39.向与本机关同级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A.请示B.报告C.请示报告D.函40.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A.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B.主办的C.级别高的D.其他系统的41.撰写规范性文件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A.说明B.议论和说明C.叙述D.描写42.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 )A.阿拉伯数字B.汉字C.汉字大写D.汉字与阿拉伯数字43.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公文格式主要是对载体规格尺寸及区域划分\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与编排式样、文字符号的形体及尺寸等予以规范B.简报虽限定阅读范围,但不具有机密性C.公文所针对的问题是反复多次适用的,涉及多数人而非少数人的一般普遍性问题D.条例在党的机关可作为党内规章的名称,用于规定某些规则和准则44.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采取(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45.某市人民政府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用( )A.报告B.请示C.议案D函46.党的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用( )A.公告B.通告C.公报D.布告47.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用( )A.指示B.决定C.意见D.通知48.以下标题哪一个条例通报的撰写要求?( )A.《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B.《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报》C.《国务院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通报》D.《国务院关于部分地区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49.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 )A.下行文B.平行文C.上行文D.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50.决定与决议的主要不同在于( )A.规范性B.领导指导性C.生成程序D.时效性51.请示的结束语有多种写法,下列写法中不正确的写法是( )A.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B.妥否,请指示C.当否请批准D.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准52.指示不具有( )的特点。

A.内容广泛,具有普发性质B.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陕捷C.作者广泛,不限制发权限D.具有强制约事业作用53.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A.被动公文B.主动公文C.是对报告的批件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54.函灵活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公务联系的各个领域,以下事项不适宜使用函件这一形式的有( )A.北京市人民政府就* * 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B.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浦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向上海市交通厅询问C.上海市公安厅就打击车菲路霸问题向华东六省的公安厅提出建议D.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55.函的标题要求写明( )A.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B.主送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C.发文机关名称、文种D.主送机关名称、文种56. 函属于( )A.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B.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C.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往来的非正式公文D.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往的非正式公文57.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B.标题需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D.可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58.在下列关于会议纪要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纪要的性质取决于会议的内容性质与印发会议纪要的目的要求B.会议纪要有交流会议信息、介绍经验的作用,但没有约束执行的效用C.撰写会议纪要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做各种调查,广泛选取材料D.撰写会议纪要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也可叙议结合59.简报的按语从内容上区分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 )A.说明性按语B.提示性按语C.批示性按语D.概括性按语60.简报不具有( )的特点A.连续性,大部分简报需要连续分期印发B.明确的针对性C.简明,简报,贵在“简”D.快速,有强烈的时间性61.下列简报种类中属阶段性简报的是( )A.工作简报B.动态简报C.专题简报D.会议简报62.下列简报种类中属临时性简报的是( )A.工作简报B.动态简报C.专题简报D.会议简报63.简报的报头位于( )A.第一页右上方B.第一页左上方C.第一页正上方D.第一页上方64.含有国家秘密的简报,应于报头( )注明密级.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65.简报字数一般控制在( )A.1000字左右B. 2000字左右C. 3000字左右D.4000字左右66.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B.标题、正文、落款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D.标题、正文、结语67.调查报告的特点是( )A.具有明确的针对性B.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执行性C.作者广泛D.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用于提示事物真相与规律的报告68.调查报告的灵魂是( )A.正确性B.深入性C.生动活泼性D.真实性69.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种是( )A.简报可通过“按语”的形式传达领导的意图,指导单位各部门的工作。

B.调查报告主要是用叙述性的语言来表达,可用一定的说明议论笔法。

C.为指导下级相应部门的工作而下达的工作计划,必须写明编制计划的单位名称。

D.总结具有“人称固定”等特点。

70.总结报告,按其内容范围,可以分为( )A.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B.工作总结和思想总结C.个人总结和单位总结D.个人总结和小组总结71.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是( )A.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B.正确提炼主题C.内容真实准确D.文字表述简明流畅72.公文办理中的中心环节是( )A.批办B.拟办C.承办D.注办73.分办的实质是为公文确定( )A.运转方向B.处理的程序C.运转方式D.具体承办原则74.催办的两种形式是( )A.急催办和缓催办B.内催办和外催办C.里催办和外催办D.上催办和下催办75.拟办实际上是一项( )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