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
2、治疗原则 清热宣肺。
3、中医治疗 ⑪药物法:枇杷清肺饮加减(《医宗金鉴》): 生石膏,知母,枇杷叶,桑白皮,党参, 甘草,黄柏,黄冬,益母草,水煎服,日 一剂,分2次服用。
⑫、海棠内调产品(1—3疗程,疗程/月。) 增效海棠王胶囊 4 瓶或海棠王胶囊 8 瓶 + 海 棠美5号胶囊 4 瓶/疗程。
⑫、海棠内调产品(3疗程以上,疗程/月) 海棠王胶囊8瓶 + 海棠王6号胶囊8瓶 + 三黄片 / 疗程。 有瘢痕者,海棠王胶囊8瓶 + 海棠王2号3瓶 / 疗程。
⑬、海棠外治产品(居家护理配置) 海棠王洗面奶1瓶 + 痤疮液1瓶 + 银杏痤疮 膏2号1盒。
⑭、中草药 清热解毒、活血凉血、健脾利湿中草药。 茵陈、栀子、冬瓜子、薏苡仁、赤小豆、苍术、 陈皮、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 大青叶、生地榆、黄柏、黄芩、黄连、连翘、白 茅根、赤芍、甘草、绿豆、当归、生地、川芎、 桃仁、红花、栀子、桑白皮、牛蒡子、白芷、辛 夷花等。
3、皮肤针治疗酒糟鼻 督脉、膀胱经、肺经、大肠经、脾经、胃经、 常规消毒后,用海棠美容皮肤针循经走行轻 轻扣打至皮肤潮红为止。1次/隔日,15次/疗 程,疗程之间隔7天。
4、刮痧治疗酒糟鼻 ⑪、肺热型酒糟鼻 ①、经络 督脉、膀胱经、肺经、大肠经。 ②、穴位 曲池、合谷、大椎、肺俞、大肠俞。
⑬、海棠外治产品(居家护理配置) 海棠王洗面奶1瓶 + 痤疮液1瓶 + 银杏痤疮 膏2号1盒。
⑭、中草药 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主要选当归、 生地、川芎、赤勺、桃仁、红花、黄芩、栀 子、白花蛇舌草、桑白皮、辛夷花、牛蒡子、 白芷、连翘等
(二)湿热型酒糟鼻
1、表现特点 ⑪、面部症状 鼻部油腻,毛孔粗大、常伴黑头、甚至凹 凸不平,鼻部呈浸润性红肿,皮损以炎症 丘疹为主,甚至脓疱、结节、赘肉增生 (大鼻头),病位较深。
1、祛除诱发因素,纠正胃肠功能障碍和内 分泌失调,祛除病灶。 2、禁止饮酒及食辛辣食物。 3、四环素、土霉素。 4、氯化奎宁。 5、甲硝唑。 6、维生素B2\B6等。 7、冷冻,手术。
七、预防调摄
1、忌食辛辣、酒等辛热刺激性食物。 2、避免冷热刺激,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 张。 3、保持大便通畅。 4、禁止在鼻子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 5、禁用刺激性化妆品。
7、水针治疗酒糟鼻
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任选一种 注射大椎、肺俞、脾俞、胃俞、大肠俞等 穴位。1次/隔日,1疗程/月,两个疗程间隔 3—5天。
8、耳穴治疗酒糟鼻
⑪、耳穴 肺、脾、胃、大肠、面颊、神门、三焦、 热穴、内分泌、肾上腺等。 ⑫、方法 用胶布粘中药丸贴于上述耳穴进行刺激, 或银针点刺上述耳穴及耳尖、耳背静脉放 血刺激。
五、中医传统疗法 (一)经穴外治酒糟鼻 1、针灸治疗酒糟鼻
⑪、肺热型酒糟鼻
①、选穴 曲池,合谷,肺腧,大肠腧,血海,足三 里。
⑫、湿热型酒糟鼻
①、选穴 丰隆,脾胃,阴陵泉,太白,血海,三阴 交,膀胱俞,曲池,内庭。
2、点穴治疗酒糟鼻 ①合谷、 ②曲池、③鱼际、 ④地机、⑤ 丰隆、 ⑥阴陵泉、⑦太白、⑧足三里、⑨血海、 ⑩三阴交。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酒渣鼻与素体阳热过盛,好 食肥腻所致脾胃湿热,肺经积热等因素有 关。
(一)肺胃积热上蒸,复遇风寒外袭,血瘀凝结 而成——肺胃热盛
(二)嗜酒之人,酒气熏蒸,复遇风寒之邪,交 阻于肌肤——热毒蕴肤
(三)病久邪气稽留,气血运行受阻,致 气滞血瘀,凝滞与肌肤——气滞血瘀
第四章 酒渣鼻
概念
酒渣鼻是好发于鼻部及面部中央以红斑 和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皮肤病。
分型
依据临床症 状
红斑型 丘疹脓疱型 鼻赘型
红斑型
颜面中部,特别是鼻尖部出现红斑,开始 为暂时性,时起时消,寒冷、饮酒、进食 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精神兴奋时红斑更为 明显,以后红斑持久不退,并伴有毛细血 管扩张,呈细丝状,分布如树枝。
⑫、湿热型酒糟鼻 ①、经络 督脉、膀胱经、脾经、胃经。 ②、穴位 曲池、太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丰隆、 脾俞、胃俞。
5、拔罐治疗酒糟鼻
大椎、肺俞、脾俞、胃俞、大肠俞。可用 海棠美容皮肤针刺络放出淤血后,再行拔 罐则治疗效果更佳。
6、电针治疗酒糟鼻 ⑪、肺热型酒糟鼻 肺俞、大肠俞、曲池、合谷、足三里、血 海。 ⑫、湿热型酒糟鼻 脾俞、膀胱俞、曲池、太白、三阴交、阴 陵泉、血海、丰隆、内庭。
丘疹脓疱型
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痤疮样丘疹或小脓பைடு நூலகம், 无明显的黑头讽刺。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 显,如红丝缠绕,纵横交错,皮色由鲜红变 为紫褐色,自觉轻度瘙痒。
鼻赘型
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异常增大,至 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 称之为鼻赘。并且有皮肤增厚表面凹凸不 平,毛细血管扩张更加严重。(临床较为 少见,多为病期长久者)
综上所述:三种病因病机的共性——体内 有热→日久阻滞气血→发于肌肤→酒糟鼻。 治疗原则:清泄肺胃积热,理气活血化瘀。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酒渣鼻大都为脂溢性皮肤; 2、酒渣鼻初期皮肤呈弥漫性潮红和炎症丘疹; 3、酒渣鼻中期皮肤暗红,久则紫红,呈浸润性红 肿,毛细血管扩张和毛囊口扩大; 4、酒渣鼻后期皮肤过度肥厚,状如赘瘤,伴有结 节,脓疱,有红肿肥厚等深部浸润性损害,呈凹 凸不平橘皮状瘢痕,皮肤极度粗糙; 5、可在显微镜下检出螨虫。
(二)生理病理表现
1、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各种因素的作用使患部 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 2、内分泌功能失调。 3、毛囊虫感染是酒渣鼻发病的主要因素,在90% 左右。 4、真皮内炎症、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变性、皮肤 脉管系统改变是其主要病理变化。
(三)西医治疗
六、现代医学研究
(一)发病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人类蠕形螨虫感染,该螨虫 寄生在人体皮肤皮脂分泌较旺盛,有适宜湿度的 面部毛囊皮脂内。它在毛囊里吸收营养,蠕动爬 行,交配产卵,繁殖周期一般为15天。成螨交配 后即死亡,其全部生活过程都在毛囊皮脂腺里完 成。正因为其生活、产卵、排泄粪便和尸体的腐 烂、液化均在皮脂腺内,故对皮肤组织造成机械 性和化学性刺激,使皮肤组织出现变态反应和炎 症丘疹、脓疱等症状。
⑫、全身体征 舌胖大有齿痕,舌苔厚、黄、腻;潮热多 汗,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腹胀嗳气,排 便不爽,便溏或便秘交替不正常;脉弦滑。
2、治疗原则 清热祛湿。
3、中医治疗 ⑪药物法:凉血四物汤加减:生地30g,当 归9g,川芎6g,赤芍9g,陈皮9g,红花9g, 黄芩9g,赤茯苓9g,连翘15g,山栀9g,生 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鉴别诊断
粉刺: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常见于颜面、 前胸、后背、鼻部常不侵犯、皮损为散在 性红色丘疹。 面游风:分布部位较为广泛,不只局限于 面部;有油腻性鳞屑,不发生毛细血过扩 张,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三、辨证分型治疗
肺胃热盛证
酒渣鼻
热毒蕴肤证
气滞血瘀证
(一)肺热型酒糟鼻
1、表现特点 ⑪、面部症状 多见于中青年鼻部发红,皮损以弥漫性潮红、 炎症丘疹为主,皮肤肥厚粗糙,毛孔粗大,轻 轻挤压可有大量皮脂溢出,甚至伴有炎症丘疹, 或血丝,或橘皮样瘢痕,或状如赘瘤。 ⑫全身体征 肺热征象:舌红苔少或无苔,口干嗜饮,喜食 凉物,口臭便秘,尿少尿黄;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