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分类]:专升本《公共政策学》_03006450[题型]:单选[分数]:2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A.戴伊B.安德森C.拉斯韦尔D.伊斯顿答案:D2.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C.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D.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答案:C3.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A.政策评估B.政策制定C.政策宣传D.政策延续答案:A4.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领导者B.助手C.外脑D.秘书答案:B5.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A.一致B.补充C.排斥D.协调6.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A.政策问题的认定B.政策方案的认定C.政策目标的认定D.社会问题的认定答案:A7.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的失效。
A.终结状态B.正常状态C.起始状态D.特殊状态答案:B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A.集权者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不负责制D.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答案:B9.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A.政策终结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制定答案:D10.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A.内化B.反映C.深入D.响应答案:A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B.补充C.排斥D.一致答案:C12.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A.反复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C.阶段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答案:A13.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A.孟轲B.孔子C.苟况D.管仲答案:A14.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A.功能取向B.目标取向C.过程取向D.结构取向答案:B15.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A.利益表达B.政策制定C.利益综合D.政策执行答案:B16.“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西蒙B.伊斯顿C.拉斯韦尔答案:C17.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始对象的选项是()。
A.政府B.功能C.组织D.政策答案:A18.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
A.布坎南B.霍恩C.巴得什D.西蒙答案:A19.“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A.附加式政策执行B.替代式政策执行C.象征式政策执行D.残缺式政策执行答案:A20.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个人C.社会组织D.企业答案:A21.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
A.公众议程B.政府议程C.社会议程D.系统议程答案:B2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A.林德布洛姆B.戴伊C.德洛尔D.西蒙答案:C23.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答案:B24.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渐进主义模型B.规范最佳模型C.理性主义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答案:A25.在任何决策过程中,()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有限理性B.情感C.理智D.理性答案:D26.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A.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B.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C..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D.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答案:A2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权力B.关系C.制度D.利益答案:A28.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A.伙伴B.对立者C.被管理者D.被统治者答案:A29.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A.评估政策方案B.拟定政策方案C.择定政策方案D.确定政策目标答案:D30.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伙伴B.对立者C.被统治者D.被管理者答案:A31.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A.政策制定B.政策终结C.政策评估D.政策执行答案:A32.政策的核心取向是()A.过程取向B.功能取向C.目标取向D.结构取向答案:C3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合议制B.合议、民主集中制C.民主集中制D.合议、三权分立制答案:B34.“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A.残缺式政策执行B.替代式政策执行C.观望式政策执行D.照搬式政策执行答案:B35.()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拉斯韦尔B.史密斯C.西蒙D.克朗答案:B36.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A.行政决策B.立法决策C.司法决策D.政党政策答案:D37.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社会组织B.企业C.个人D.政府答案:D38.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压力集团B.行政C.利益群体D.社会团体答案:B39.()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营利组织B.非政府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答案:C40.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A.个人判断法B.头脑风暴法C.博弃论D.脚本写作答案:C[试题分类]:专升本《公共政策学》_03006450[题型]:多选[分数]:21.政策价值观将对目标团体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A.政策认知B.政策效力C.政策情感D.政策态度答案:A, C, D2.公共政策的决策理性主要包括()A.条件约束理性B.机制选择理性C.目标评价理性D.财政预算理性答案:A, B, C3.完整的政策系统包括哪些子系统()、A.决策子系统B.评估和监控子系统C.执行子系统D.信息子系统答案:A, B, C, D4.以下哪些属于非政府组织()A.科协B.消费者协会C.红十字会D.政治协商会议答案:A, B, C5.政策的合法性主要是指()A.政策法律化B.合法的政策内容C.合法的决策主体D.合法的政治程序答案:A, B, C, D6.导致政策终结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种()A.财政发生重大困难B.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C.政策目标已实现D.政府的低效率答案:A, B, C, D7.以下哪些构成了建立政策议程的障碍()A.政府体系的封闭B.政治原则的偏离C.价值体系的排斥D.政策表达失当答案:A, B, C, D8.下面哪些不属于社会问题()A.进城农民工环境适应性问题B.艾滋病村公共治安问题C.合肥公交车事故频发问题D.长江流域水质污染问题答案:B, C9.以下所列的组织中哪些属于公共政策执行组织()A.一般中介组织B.企业与社会团体C.政党组织D.立法与司法组织答案:A, B, C, D10.公共政策执行计划中包括哪些内容()A.准备防范措施B.预测执行资源C.分解政策目标D.拟定具体行动措施答案:A, B, C, D[试题分类]:专升本《公共政策学》_03006450 [题型]:多选[分数]:21.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A.是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途径B.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C.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是政策过程的第一环节E.其后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答案:A, B, C, E2.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A.领导会议讨论决定B.决策方案的提出C.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D.法制部门的审查答案:A, C, D3.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重点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
A.随机决B.风险型决策C.非确定型决策D.确定型决策答案:B, C, D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A.动态性B.静态性C.关联性D.单一性E.主观性答案:A, C, E5.政策评估的主体系统包括()A.专业人员B.专业机构C.政策执行者D.政策对象E.政策制定者答案:A, B, C, D, E6.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A.文化政策B.基本政策C.政治政策D.元政策E.经济政策答案:A, C, E7.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生态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心理环境E.自然灾害答案:B, C, D8.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A.利益集团B.领袖人物C.选民D.行政机关E.立法机关答案:B, D, E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一般法律B.宪法C.基本法律D.地方性法规E.人大决定答案:A, B, C, E10.公共政策问题的边界分析法所包括的具体方法有()A.类别分析法B.饱和抽样法C.类比分析法D.诱导性提问E.边界估计法答案:B, D, E[试题分类]:专升本《公共政策学》_03006450[题型]:名词解释[分数]:61.政策绩效答案:政策绩效是指在预定政策目标下,公共政策执行最终的效力与效果,即与政策目标的偏离程度。
2.非正式评估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不作硬性规定,对评估的最终结论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团体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对政策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3.脆弱性群体答案:脆弱性群体是指在加入公共政策条件影响之下,最容易受到公共政策侵害的有关群体。
4.外部性答案:外部性又称溢出效应或外部影响,是指在经济联系中任何经济活动都会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即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
5.政策环境答案:政策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它涉及诸多因素,从人到物,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人文,几乎无所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