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最佳选项,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以下关于药物耐受性的说法正确的是:(1分)*∙ A 凡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原来较小剂量即可获得的药理活性的现象称为耐受性∙ B 先天耐受是遗传学中个体差异的一种表现∙ C 后天耐受可能是由于酶诱导作用引起代谢减慢之故∙ D 细菌后天获得的抗药性也是一种耐受现象∙ABD2、处方中如何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1分)*∙ A 在尚未有明确诊断时先预防用药∙ B 能一种药物治愈的疾病不加用另外的药物∙ C 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后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D 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正确选择药物∙BCD3、以下哪些是不合理用药产生的后果:(1分)*∙ A 延误疾病治疗∙ B 浪费医药资源∙ C 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D 发生药源性疾病∙ABCD4、以下哪些是造成医师不合理用药的原因:(1分)*∙ A 缺乏药物和治疗学知识∙ B 临床用药监控不力∙ C 责任心不强∙ D 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药品∙ABC5、用药的适当性包括:(1分)*∙ A 适当的用药对象∙ B 适当的时间∙ C 适当的剂量∙ D 适当的给药途径∙ABCD6、以下哪个不是判断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指标:(1分)*∙A治愈率∙B显效率∙C发病率∙D无效率∙ C7、以下关于基本药物的概念正确的是:(1分)*∙ A 临床适应证明确的药物∙ B 长期使用证明安全有效的药物∙ C 能够满足大部分人口卫生健康需要的药物∙ D 便于进行临床监测的药物∙ C8、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的:(1分)*∙ A 1/2∙ B 1/3∙ C 1/4∙ D 2/3∙ D9、以下关于量效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 A 药物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B 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C 量效曲线的50%处可以代表药物的效价∙ D 达到最大效应后,剂量再增加效应便不再增加∙ B10、合理用药应当包括的要素是:(1分)*∙ A 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适当性∙ B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便性∙ C 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规律性∙ D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 D11、中药复方配伍毒性研究主要包括?:(1分)*∙A、机体参与的中药配伍毒性研究∙B、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中药配伍毒性成分谱研究∙C、基于基因组学及芯片技术的中药配伍毒性研究∙D、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配伍毒性研究∙ABCD12、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1分)*∙A、药材(饮片 ) 质量控制技术∙B、过程质量控制技术∙C、产品质量控制技术∙D、技术标准∙ABC13、中药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哪些?:(1分)*∙A、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B、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免疫分析法∙D、超临界流体色谱∙ACD14、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哪些?:(1分)*∙A、中药安全性控制技术∙B、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体系∙C、中药质量控制原创性技术∙D、对照品生产技术∙ABCD15、中药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1分)*∙A、紫外分光光度法∙B、原子荧光光度法∙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ABCD16、我国质量控制体系对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什么?:(1分)*∙A、外观鉴别、性状检查、定性鉴别、检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B、性状检查、定性鉴别、检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C、定性鉴别、检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D、检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A17、利用选择性螯合剂和重金属生成螯合物,通过载体蛋白偶联,制备成完全抗原后,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从而建立的一种快速检测重金属的方法为下列哪种方法?:(1分)*∙A、免疫学方法∙B、比色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A18、对胃肠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能引起广泛性的内脏出血是因为中药中含有哪种成分?:(1分)*∙A、生物碱类∙B、毒苷类∙C、毒性蛋白类∙D、金属元素类∙ C19、关于药品非临床研究中实验设计、操作、记录、报告、监督等一系列行为和实验室条件的规范属于下列哪种规范?:(1分)*∙A、GAP规范∙B、GMP规范∙C、GLP规范∙D、GSP规范∙ C20、具有可以同时测定多种样品中的多种农药残留及代谢产物的技术方法为?:(1分)*∙A、薄层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D21、谱- 效关系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哪些问题?:(1分)*∙A、中药材本身质量的控制问题∙B、新技术不能普及∙C、指纹图谱与实验条件的不一致∙D、统计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ABCD22、中药谱效关系研究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不统一,主要方法有哪些?:(1分)*∙A、相关分析、回归分析∙B、聚类分析、图谱比对法∙C、灰色关联度分析法∙D、各种方法之比较∙ABCD23、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四高一广”的特点有哪些?:(1分)*∙A、高压∙B、高速、高效∙C、高灵敏度∙D应用范围广∙ABCD24、中药谱效关系现代研究方法包括哪些?:(1分)*∙A、高效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色谱-质谱联用技术∙D、薄层色谱法∙ABCD25、中药谱效学的基本组成有哪些?:(1分)*∙A、中药药效学∙B、相关数学模型∙C、中药指纹图谱∙D、中药化学∙ABCD26、我国质量控制体系对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什么?:(1分)*∙A、外观鉴别、性状检查、定性鉴别、检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B、性状检查、定性鉴别、检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C、定性鉴别、检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D、检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A27、什么是中药质量?:(1分)*∙A、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含量∙B、中药的药效作用∙C、确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D、包括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也包括了中药的药效作用∙ D28、中药制备工艺优化的核心是什么?:(1分)*∙A、最大限度的保留药效物质∙B、最大限度的除去无效物质∙C、最大限度的保留药效物质,最大限度的除去无效物质∙D、确定复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或药效物质∙ C29、图谱比对方法主要用于对什么的研究?:(1分)*∙A、适用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B、主要用于血清药效指纹图谱的研究∙C、适用于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D、生物大分子肽和蛋白的分离的研究∙ B30、什么是中药谱效学?:(1分)*∙A、在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的基础上,以中药指纹图谱为基础,以效应学为主要内容,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中药指纹图谱与中药疗效关系的一门学科∙B、分析系统中各因素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是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间关联性大小的量度∙C、研究变量之间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D、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和技术∙ A31、在安装确认中企业应当根据用户需求和设计确认中的技术要求对()进行验收并记录:(1分)*ABD∙ A. 厂房∙ B. 设施∙ C. 质量∙ D. 设备32、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对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开展行政受理、现场检查/核查、技术审评等注册工作,并按标准收取有关费用:(1分)*ABCD∙ A. 生产申请∙ B. 仿制药申请∙ C. 补充申请∙ D. 再注册申请33、计算机化系统的变更应当根据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程应当包括()和实施变更等规定:(1分)*ABCD∙ A. 评估∙ B. 验证∙ C. 审核∙ D. 批准34、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包括(),其范围与程度应当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用途。
:(1分)*ABCD∙ A. 应用程序的验证∙ B. 基础架构的确认∙ C.适合的工艺∙ D. 质量安全35、药品GMP计算机化系统中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 ),用于描述存储的所有数据值均处于客观真实的状态。
:(1分)*ABCD∙ A. 安全性∙ B. 准确性∙ C. 可靠性∙ D. 运行性36、计算机化系统应当确保有适当的专业人员,对计算机化系统的()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1分)*BCD∙ A. 设计∙ B. 验证∙ C. 安装∙ D. 运行37、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操作记录。
:(1分)*ABCD∙ A. 使用∙ B. 清洁∙ C. 维护∙ D. 维修38、医疗器械企业的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生产要求( )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1分)*ABC∙ A. 生产∙ B. 行政∙ C. 辅助区∙ D. 合格区39、医疗器械企业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者专职检验人员:(1分)*BCD∙ A. 高学历人员∙ B. 专业技术人员∙ C. 管理人员∙ D. 操作人员40、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应当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执行法律()标准等要求的情况:(1分)*ABCD∙ A.法规∙ B.规章∙ C.规范∙ D.质量41、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标准中第三类首次注册境内标准是():(1分)*A∙ A.15.36万元∙ B. 由省级价格、财政部门制定∙ C.10.36∙ D. 20.36万元42、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标准中第二类首次注册境内标准是:(1分)*C∙ A. 5万元∙ B. 3万元∙ C. 由省级价格、财政部门制定∙ D. 6万元43、药品注册费标准中常规项补充申请注册费标准是:(1分)*B∙ A.1.96万元∙ B. 0.96万元∙ C. 2.96万元∙ D. 3.96万元44、药品注册费标准中国产临床试验新药注册费标准是():(1分)*B∙ A. 18.2万元∙ B. 19.2万元∙ C. 20.2万元∙ D. 25.2万元45、清洁验证的次数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通常应当至少进行连续():(1分)*A∙ A.三次∙ B.两次∙ C.四次∙ D.五次4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统计管理办法自()起施行:(1分)*A∙ A. 2015年3月1日∙ B. 2015年2月1日∙ C. 2015年4月1日∙ D. 2015年5月1日∙47、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 )起施行:(1分)*D∙ A. 2015年4月1日∙ B. 2015年5月1日∙ C. 2015年6月1日∙ D. 2015年3月1日∙48、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 )以下罚款。
:(1分)*B∙ A. 5千元∙ B. 1万元∙ C. 2万元∙ D. 5万元49、《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延续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自有效期届满( ),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延续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