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ppt优秀课件3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ppt优秀课件3
课堂小结
为什么 要监督
权力的行使: 需要监督
怎样 监督
根本原因
必要性 重要性
关键:健全监督体系 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 体系 政务公开
基础巩固
1.习主席说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同时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政 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 )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B.坚持依法行政
1.魏鹏远 凭借什么敛财2亿多元? 2.魏鹏远的教训对当前政府权力的行使有何启示?
4.2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目标解读
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让我们学有所获!
★ 1.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原因; ★ 2.明确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重难点)
★
3.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
★
4.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法治的政府。
根本原因 + 必要性 + 重要性
展示交流1 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根本原因: 由我国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决定。
2.必要性: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
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
权 力
用得好
可以指挥得法,
刃
被滥用
剑
贻害无穷。
3.重要性:
展示交流1
3.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 的必要保证。(一保证+四才能)P47---P48
——原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
2.“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
——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
探究共享 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P46
——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一靠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民主 表达权、监督权 【四权”】
二靠 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情境导入
探究思考
魏鹏远,曾任国家能源局煤炭处处长、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正处级)。
2014年5月,魏鹏远被调查时在其家中发 现2亿现金,重1.15吨,检察官从北京一家 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烧坏 了4台。
2016年10月17日,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 民法院公开宣判魏鹏远判处死刑,缓期二年 执行,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 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 禁,不得减刑、假释。
①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决策环节
②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执行环节
③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保证清正廉洁;
监督环节
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
权威的政府。
综述
合作探究
1.“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本应该为中国铁道、为中 国梦做更多的贡献,但是因为放松了自己的学习, 放松了思想上的警惕,走到了这条道路。”
自主学习
给大家2分钟,阅读课本P46----P48 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P46
(第一小组)
2.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P46--47
(第二小组)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是怎么样的? P46
(第三小组)
4.政务公开的内容及意义? P48 (第四小组)
合作探究1
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
材料二:于2017年3月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 届五次会议的提案,政协委员围绕全面深化改 革、城镇化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
人民政协的监督
探究共享
3.实行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制度
探究共享
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P48
(1)内容: 政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
B 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谢谢学习
法制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三管”】
核心突破
共 产 党 的 监 督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P47
上 级 国家权政力机关的监督 府
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
监察部门 行政机关 法制部门
人民政协的监督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审 计 部 门
司法机关的监督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分别属于哪些类型的监督?
材料一: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向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意义 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
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
①对政府: 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②对公民:
有利于更好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监督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知识小结
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P46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P47 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P48
C.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D.加强司法监督
能力提升
2.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 行和监督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方面的就是 要充分发挥民主的作用。按照民主的要求就是要( ) ①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 ③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