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木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新建翻板钢坝布置在距离后溪汇入口上游约100m处,距阳光大桥上游约200m处位置,翻板钢坝采用3孔布置,每孔宽度为为30.0m,钢闸门直立时门叶顶高程为61.80m,正常蓄水位为61.80m,与上游景观水位齐平,受上游径流影响,使门顶产生溢流,形成瀑布景观。

本工程主要设计内容为:闸室、检修廊道、上下游翼墙以及工程管理设施等。

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项目设计文件要求2、《***********工程》施工图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6、《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96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96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三、施工计划1、主要施工材料计划如下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钢管φ48×3.0 t 264 承重及支撑脚手架用2 扣件活动扣件套75000 承重及支撑脚手架用3 木枋80×80 m3126 模板背楞用4 胶合九夹板δ=18mm m26600 基础、墙身及盖板模板用5 止水对拉螺杆φ16=1.8m 套5900 模板加固用(焊接止水钢板100×100×5)6 塑料管φ50 m 300 抽水备用7 扎丝kg 1450 钢筋绑扎用8 蝶形扣个24000 模板加固用9 螺帽M16 个13200 模板加固用10 碘钨灯1kw 盏20 夜间照明用11 电缆线10mm2m 1000 现场用电12 配电箱个 2 现场用电13 木枋40×80 m360 板底纵向抬枋14 木枋40×80 m340 墙背木背枋15 钢垫板150×150×8 块4490 垫支架16 木方200×200×50 块184块垫支架2、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为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下:机械名称数量机械型号备注焊机5台500焊机1台400弯曲机1台4KW切断机1台4KW木工机1台3KW振动棒4台3KW砼输送泵2台砼罐车12台6m3吊车1台32吨四、施工工艺技术1、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该堰坝基础全落至于基岩上,开挖深度较深,周围没有建筑物和管线的影响,有足够的作业条件,并且路基挖方均在施工过程中,山体很稳定。

基槽开挖后、工人将基槽内的松散石削清除,进行摊座处理,再根据设计图纸浇筑15cm厚的C15砼。

堰坝基础排水采用集水坑集中排除。

由于堰坝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标号为C25,均可达到规定承载力,并且在一定区域内是较为平整的,有利于其均匀承载。

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制作7天、14天早期强度试块,在上述试块的试验值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浇筑顶板混凝土。

在满堂脚手架施工时,堰坝底板砼浇筑已经完成,由于工期紧,砼的强度未达到板承载要求,上部顶板厚0.95米,加上施工荷载较大,脚手架钢管下采用加钢垫板150×150×8(现场加工)增加承载面积,达到增强稳定性目的,支撑架立杆采用整钢管切割搭设,钢垫板和架料管一次性摊销。

附大样图:周边安全及操作脚手架支承在岩石上,采用20cm×20cm×5cm木枋垫板。

2、施工流水段布置先施工Ⅰ段,后施工Ⅱ段。

本堰坝按20m左右设沉降缝一道,按顺序分段组织施工,如下附图。

Ⅰ段Ⅱ段Ⅰ段流水段划分示意图3、钢筋施工钢筋施工前先熟悉堰坝钢筋图纸,对准图纸下料。

钢筋连接Φ22以内(含Φ22)的钢筋采用单面焊接,Ф28的钢筋采用帮条焊。

4、技术参数【板模板(扣件式)】新浇混凝土板厚(mm) 950 模板支架高度(m) 2.6 板长(m) 19 板宽(m) 3.4 立杆型号(mm) Ф48×3立杆纵距(mm) 450立杆横距(mm) 300 水平横杆步距(mm) 1500 立杆距混凝土板短边(mm) 200 立杆距混凝土板长边(mm) 75 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15背枋材质方木小梁材质规格(mm) 95×95100 背枋间距(mm) 200 小梁距混凝土板短边距离(mm)两端各悬挑长(mm) 75、75 主梁材质钢管【墙模板(非组合式木模板)】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18 背枋布置方式竖直背枋材料矩形木楞背枋材质规格(mm) 95×45背枋间距(mm) 150背枋一端悬臂长(mm) 150 左部模板悬臂长(mm) 125 主梁材料双钢管主梁材质规格(mm) Ф48×3主梁间距(mm) 400 主梁一端悬臂长(mm) 150 对拉止水螺栓类型M16 对拉螺栓横向间距(mm) 450对拉螺栓竖向间距(mm) 4505、钢管、扣件等搭设材料抽检支架搭设应对进场的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检查。

对承重杆件的力学性能进行随机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抽取试件(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拒绝使用。

6、支架的构造要求堰坝顶板模板采用牵杠顶撑方式,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并与混凝土墙体模板紧密连接,确保纵横方向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个架体的稳定性;钢管支撑架搭设的要求及钢管、扣件质量要求:(1)最上层横杆确保在同一水平面上,所有横杆架设完成后,用水平仪进行逐个检查,确保每个横杆的受力均匀。

(2)架体搭设完成后,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每根立杆是否与基层可靠接触受力。

如因搭设过程中出现个别立杆悬空不受力,应用斜铁塞实,确保每根立杆受力均匀。

(3)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水平杆的接头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4)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架体每搭设一层,派专人用扭矩扳手按轴线逐个扣件检查登记表格。

统计后,达45N·M的个数不得低于85%,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搭设时立杆下部必须安装在钢垫座上。

(6)钢管上严禁打孔,弯曲、瘪痕、裂缝钢管严禁作为脚手架立杆使用。

(7)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扣紧时与钢管须接触良好。

6、支撑架搭设方式(1)脚手架扫地杆距地20cm;(2)横杆尽头超出立杆应预留不少于10cm的长度,以免造成扣件松弛而滑扣;(3)横杆的接长不用直接扣件接头,因其容易造成滑扣;(4)立杆间距纵向45cm、横向45cm;(5)横杆步距为150cm;(6)立杆之间应纵横杆连接固定,以免造成受力后失稳;(7)脚手板在架子上应用10号铁丝绑扎,以免跷板造成工伤事故。

如下图所示。

(H=355cm,b=45cm,D=95cm,a=20cm,h=150cm)7、墙身及顶板模板施工堰坝墙外侧操作脚手架宽1.5米,步距1.8米。

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垂直运输采用32T吊车进行垂直水平吊运。

堰坝由两道沉降缝断开分为3个区域,两个流水段施工,其中1、3区域作为一个流水段,2区作为另一个流水段。

墙身施工前,将施工缝处砼表面凿毛,剔除松散砼及浮浆,清理渣物并冲洗干净。

然后安装墙身钢筋,墙身钢筋安装完成后,再支设墙身模板。

墙身模板采用δ=1.8cm 厚胶合九夹大模板,20厚木板纵向加强,再以40×80木枋为横向背楞作受力木枋,间距20cm,横向φ48×3钢管辅以双向φ16@45cm止水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底排螺杆距该次浇注起点不得大于20cm。

止水对拉螺杆每根长度180cm,丝扣长度每端不少于25cm,中间焊接10х10х0.5cm钢板为止水板,周边与螺杆焊接,一次性摊销。

内侧模板支撑可用铁马凳从垫层上开始设置撑脚,型状如底板铁马凳,用Φ16@60cm,,并采用钢管进行对撑。

模板支设完毕,绑扎底板钢筋,预留好侧墙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进行砼浇筑。

砼在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模板及支撑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松动变形立即停止施工,将施工人员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再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侧墙砼浇筑:采用臂架泵输送分段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40cm,两对应的侧墙必须对称浇筑,每层间隔30分钟,以便保证支架和模板的稳定。

侧墙砼浇筑到顶板底倒角下20cm留设施工缝。

在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观察模板及支撑架。

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模板或支撑架有响动,立即停止施工。

墙身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考虑连续安装,墙身模板在变形缝处使用加密拉杆固定墙身两端挡模。

顶板支模搭设满堂支撑架体系,纵向间距30cm、横向间距60cm,钢管采用φ48×3.0,因为堰坝净空高度限制,且立杆必须采用整钢管,不能接长,因此每根原材钢管必须切一段弃掉,作为一次摊销;顶板模板采用δ=1.8cm厚胶合九夹大模板拼装而成,以80×80木枋作背楞,间距20cm,板底起拱0.1%。

模板拼缝采用夹双面胶带或涂抹玻璃胶的方法进行封堵,以防漏浆。

顶板模板经监理检查验收后,绑扎顶板钢筋。

涵顶板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搭设。

廊道顶板底模用40X80mm木方间距200mm作为搁栅、采用50X200mm木板(下)(满铺,以增强模板强度。

)和18 mm厚木胶合板(上)作为面板。

前一段施工完后,待砼达到拆除侧模时间后,拆除接缝挡板,将分段接缝处采用泡沫板隔开,开始进行下段施工。

施工处理底板与廊道施工缝(附大样图)。

堰坝砼的浇筑程序:砼浇筑前先由现场技术员报验,经设计人员、监理、建设单位负责人及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按设计施工图对钢筋制安、接头和构件的几何尺寸进行验收,合格在报验单上签字。

(2)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组织,监理、设计、质检站、甲方负责人一同验模板和钢筋,模板、支撑体系加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有监理工程师签堰坝顶板砼浇筑令。

砼浇筑完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内外侧模板,采用手提式砂轮机切割露出砼表面的对拉螺杆,做到螺杆端头与砼表平齐。

墙体砼拆模后及顶板终凝后,首先采用湿麻袋覆盖,第二层用0.5mm厚塑料薄膜包裹,第三层用干麻袋覆盖,最后一层0.5mm厚塑料薄膜包裹,确保钢筋混凝土内外温差尽量减小,达到砼内应力减小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