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气候学基础
Company Logo
20世纪气候学理论研究成就 世纪气候学理论研究成就
八、ENSO预报 预报 凯思(cane)与兹比雅克 与兹比雅克(Zebtak) ,Z—C模式 凯思 与兹比雅克 模式 九、时滞振子理论 ENSO循环 循环 温盐环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十、温盐环流 千年尺度气候突变的原因归之于THC的变化 千年尺度气候突变的原因归之于 的变化 十一、 十一、季平均环流预测
Company Logo
气候重建方法及其原理
(1)树木年轮 树木年轮 (2)冰芯 冰芯 (3)孢粉 孢粉 (4)珊瑚 (4)珊瑚 (5)史料分析 史料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ompany Logo
20世纪气候学理论研究成就 世纪气候学理论研究成就
Company Logo
4.海洋对温室效应具有缓解作用 海洋对温室效应具有缓解作用
海洋尤其是海洋环流,不仅减少了低纬大气的增热, 海洋尤其是海洋环流,不仅减少了低纬大气的增热,使得高 纬大气变暖,降水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纬大气变暖,降水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而且由于海洋环流 对热量的极向热输送所引起的大气环流的变化, 对热量的极向热输送所引起的大气环流的变化,还使得大气 对某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降低。例如,温室效应, 对某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降低。例如,温室效应,就因海洋 的存在而被减弱。 的存在而被减弱。 海洋观测资料的欠缺。卫星和其他迢感技术的发展, 海洋观测资料的欠缺。卫星和其他迢感技术的发展,为改善 海洋上的观测状况提供了十分有力的工具,近年来, 海洋上的观测状况提供了十分有力的工具,近年来,国际科 学界相继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大型的海洋观测活动, 学界相继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大型的海洋观测活动,其中比较 有代表性的是TOGA计划和 计划和WOCE计划。 计划。 有代表性的是 计划和 计划
Company Logo
中国气候特征
概略地说.我国气候有三大特点: 概略地说.我国气候有三大特点:一是季风气候 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冬、 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 变化,随着季风的进迟, 变化,随着季风的进迟,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 化;二是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夏两季的平 二是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 均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和国家有较大的差异, 均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和国家有较大的差异, 冬季低下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 冬季低下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 气温年较差大;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气温年较差大;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不仅地 跨寒、 热各种气候带,而且高山深谷、 跨寒、温、热各种气候带,而且高山深谷、丘陵 盆地使得往往在不大的水平范围内, 盆地使得往往在不大的水平范围内,形成不同尺 度的气候地带。 度的气候地带。
Company Logo
冰雪圈对气候的影响
首先,通过较高的反射率和大的溶解潜热, 首先,通过较高的反射率和大的溶解潜热,冰雪圈 扮演着大气和海洋的有效热汇的作用, 扮演着大气和海洋的有效热汇的作用,全球冰雪分 布的变化对行星尺度反射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布的变化对行星尺度反射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 进一步影响到全球气候。 进一步影响到全球气候。 其次,冰雪的热传导率低,是良好的绝缘体, 其次,冰雪的热传导率低,是良好的绝缘体,能减 少大气、海洋及陆地之间的热量交换。 少大气、海洋及陆地之间的热量交换。这种作用在 海洋上尤为明显, 海洋上尤为明显,海冰是冷的极地气团和冰下面相 对暖的海洋之间的绝缘层。 对暖的海洋之间的绝缘层。 第三,融冰化雪还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 第三,融冰化雪还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 最后, 最后,海水结冰时盐分的析出能够增加海洋上层的 盐度,而冰的融化则令表层海水盐度减淡, 盐度,而冰的融化则令表层海水盐度减淡,从而影 响海洋的层结稳定。高纬海域海水的下沉, 响海洋的层结稳定。高纬海域海水的下沉,与南极 底层水、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直接相关, 底层水、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直接相关,海洋层 结的改变,将最终影响到海洋环流结构。 结的改变,将最终影响到海洋环流结构。
Company Logo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 距 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 平 )两者之一或两者一起出现了统计意 两者之一或两者一起出现了统计意 义上显著的变化。 义上显著的变化。 离差值增大, 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增 大,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敏感性 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 也增大。 也增大。
2.海洋能够对全球水汽循环产生重 海洋能够对全球水汽循环产生重 要影响
97%、0.001%、1/30 、 、 蒸发86%、 降水 蒸发 、 降水78%
Company Logo
3.海洋对大气运动具有重要的调谐作 海洋对大气运动具有重要的调谐作 用
海水具有巨大的热惯性.海水比热容大, 海水 海水具有巨大的热惯性.海水比热容大,1g海水 升温1℃所需要的热量为3. ,土壤升温1. 空 升温 ℃所需要的热量为 .9J,土壤升温 .9空 气3.9。是巨大的热存贮器。 . 。是巨大的热存贮器。 海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惯性相联系, 海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惯性相联系,海洋的运动 和变化具有明显的缓慢性和持续性。 和变化具有明显的缓慢性和持续性。一方面使其 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可以通过海气相互作 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 把大气的变化信息贮存于海洋, 用,把大气的变化信息贮存于海洋,然后再对大 气运动产生作用; 气运动产生作用;另,海洋的热惯性使得海洋状 况的变化具有滞后效应。 况的变化具有滞后效应。
现代气候学基础
Company Logo
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 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 是一个由大气圈 陆面)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 圈(陆面 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能决 陆面 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 定气候形成、 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 系统。 系统。
一、世界三大涛动 沃克(Walker)于1924—1937年6篇《世界 沃克 于 年 篇 天气》 天气》的论文 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与亚速尔高压中心 气压的变化NAO 气压的变化 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与复威夷高压之间的 涛动,称为北太平洋涛动(NPO)。沃克还指 涛动,称为北太平洋涛动 。 出,太平洋与印度洋气压变化相反,由于 太平洋与印度洋气压变化相反, 它主要发生南半球所以称为南方涛动(SO)。 它主要发生南半球所以称为南方涛动 。
Company Logo
海洋与气候系统
海洋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织成部分, 海洋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织成部分, 其对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其对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归纳 个方面: 为4个方面: 个方面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拉尼娜现象
正常年份 (瓦克环流) 瓦克环流)
厄尔尼诺现象
暖池
E风加强 表水面 暖池 E风 E风减弱 暖池东移
中 、 东 气 流 上 升
水温 表水面 29℃~30℃ 水温 东风异常加强下, 东风异常加强下, 23℃~25℃ 表层暖水向西输送 西太平洋海面抬升, 在平均风速下, 西太平洋海面抬升, 在平均风速下,沿 东太平洋表层海水 赤道太平洋洋面呈 辐散, 辐散,冷水强烈上 西高东低形势。 西高东低形势。 涌。
冰雪圈由地球表面大量的雪和冰构成。 冰雪圈由地球表面大量的雪和冰构成。它包括格 陵兰和南极地区范围很广的冰原、 陵兰和南极地区范围很广的冰原、海冰以及北美 和西伯利亚的永冻带及冰川等。 和西伯利亚的永冻带及冰川等。冰雪圈是地球上 最大的淡水储存库,据估计,全球水分的2% 最大的淡水储存库,据估计,全球水分的 %是冰 冻的。这种冰态水占全球可用淡水的约80%。 冻的。这种冰态水占全球可用淡水的约 。 冰盖占全球陆表的11%和海表的7%。 冰盖占全球陆表的 %和海表的 %。
Company Logo
气 候
变 化 与 平 均 值 或 离 差 值 变 化 的 关 系
Company Logo
3.气候异常 3.气候异常
指月、季、尺度气候状况与平均值的巨大 指月、 偏差。 偏差。 世界气象组织(WMO)把距平达到方差 世界气象组织( )把距平达到方差2 倍称为异常,大约2.3%概率,在实际中把 倍称为异常,大约 概率, 概率 30-40年一遇的现象称为异常。 年一遇的现象称为异常。 年一遇的现象称为异常
Company Logo
中国气候特征--大陆性气候 中国气候特征 大陆性气候
大陆度又称大陆度指数。表示气候受大陆影响程 大陆度又称大陆度指数。 度的指数。气温、降水、 度的指数。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都能在 一定程度上显示大陆影响的强弱, 一定程度上显示大陆影响的强弱,但其中以气温 年变化较为显著。 年变化较为显著。 波兰学者焦金斯基提出的大陆度指数D应用最为广 波兰学者焦金斯基提出的大陆度指数 应用最为广 其表示式为D=( =(1.7∆θ÷sinφ)- )-20.4,式中 泛,其表示式为 =( ÷ )- , ∆θ为气温年较差,φ为纬度,经验系数 是在假 为气温年较差, 为纬度 经验系数1.7是在假 为纬度, 为气温年较差 定纯海洋影响地区的大陆度为零、 定纯海洋影响地区的大陆度为零、而纯大陆影响 地区的大陆度为100的条件下得到的。 的条件下得到的。 地区的大陆度为 的条件下得到的 如按上式计算,北京、 如按上式计算,北京、上海和兰州的大陆度分别 为61.7、57.7和64.3。 、 和 。
Company Logo
20世纪气候学理论研究成就 世纪气候学理论研究成就
五、沃克环流 皮叶克尼斯(Bjerknes)1969,ENSO研究里程碑。 研究里程碑。 皮叶克尼斯 , 研究里程碑 六、温室效应 CO2浓度增加 倍时,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可能 浓度增加1倍时 浓度增加 倍时, 上升1.5—4.5 ℃ 上升 七、月平均环流预测 (Charney)于1960年就指出长期预报要作时间平 于 年就指出长期预报要作时间平 均预报。舒克拉(ShuNa,1986) 均预报。舒克拉 , 用大气环流模式试作月平均环流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