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上海李尔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标题: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文件编号:TSP
7. 12页数:6 /6发行日期:2002. 7. 15版本:1. 0文件
修订序号版本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修订者
11.02002. 7.15全文编写核准:审核:编写:1.目的:为使本公司所有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均能有充分的控制检定.维护并维持良好的精确性,以证实和确保产品能符合客户要求。

并保证汽车附件产品在开发,研制和实际生产过程屮所进行的,检测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做到对检测和试验过程的质量受控。

2.范围:2.1.凡从事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

2.2.包含每一种形式测量设备及检具的统计变异分析。

2.3.内外实验室管理3.定义:3.1.暂停使用:该设备已放置半年未使用过,而且未确定往后会使用到者,或经检定失效时均列为暂停使用。

3.2.内部检定:由公司内部人员自行检定者。

3.3.外部检定:因设备或人力等因素而委托外界机构代为检定本公司的量具仪器者。

3.4.比对件:凡找不到有效的检测设备来检测会影响产品质
量的精度,建立比对方式确认其精度。

3. 5.量具:一般生产现场上所有量具.仪器设备.检具及试验机器均称为量具。

3. 6.测量系统:指由人员.量具.操作程序及其他设备或软件的集合称为测量系统。

3. 7.测量系统分析研究:使用极差及均值方法,基于统计配合实际的过程选择适当的操作人数.样本数及重复测试次数,以研究主要变异形态的对彖。

3. 8.量具重复性:指量具由同一操作者,经多次测量同一零件或产品,其测量特性的重复能力,也指其测量之间变异而言。

3. 9.量具再现性:指不同操作者使用相同量具测量相同产品的特性时,其操作者之间测量平均值的变异。

3. 10供应商实验室:一个由有资格的人员在经正确标定的设
备上,使用被认可的方法和程序来完成买方在零件图和其他合同文件上指定并且能够执行的材料和性能评估任务的机构。

3. 11.检测: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彖.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3.12检测方法:为进行检测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4.流程:流程责任部门相关说明表单检定记录存档检定到期仪器搬运储存及维护检定标识检定记录建立合格检定年度检定计划
拟订检定失效处理检定通知使用管理仪器验收编号建档及移交仪器购买退回审核仪器需求请购N Y使用部门[量测仪器与试验设备请购单]职责部门经理采购[量测仪器与试验设备请购单]质保部质保部[计量器具编号登记簿][计量器具历史记录卡]使用部门质保部[将到期仪器检定表]质保部[送检通知单]检定机构[测量仪器检定记录表]质保部质保部质保部[测量仪器检定记录表]质保部[检定标签]5.内容:
5.1.仪器/设备请购.审核.采购及验收5.1.1.各部门经理因欠缺或
为提升检测能力,而有需求时,则提出[测量仪器与试验设备请购书],经总经理审核同意后交采购购买。

5.1. 2.购入仪器/设备由质保人员确认型式.规格.精度.性能. 外观是否符合所需规格,并视情况要求提出出厂校验报告.操作说明.检定方式与相关保证合同进行验收。

5.2.编号建档5. 2.1.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须建立[计量器具
历史记录卡]并列入[计量器具编号登记簿]。

5. 2. 2.每台检测仪器/设备需建立检定及维修记录表并依《质
量环境记录控制程序》(TSP
4.2)保存。

5.2. 3.凡所有的检测设备/试验设备,无论自有.借用或客户提供,自购入(收到)到报废为止,均需列表并执行检定与维护。

5. 2. 4.各项检.试验设备均需由质保部于设备上或容器上标示
其编号及检定状态。

5. 2. 5.质保部于编号识别完成后,转交使用部门妥善使用.维
护及保管。

5. 3.使用管理5. 3. 1.检(试)验设备在使用前.后都须保持清洁,不得乱扔乱放,再使用屮应掌握用力的轻重,防止设备损坏。

5. 4.年度检定计划拟定5. 4. 1.年度测量仪器/试验设备检定计
划按仪器使用频率•购入年限与维修情形制订检定周期,并进行检定控制和校验判定。

5. 4. 2.建立仪器追溯体系,确定内外的所需,并保证仪器/设
备校验可追溯至国家标准体系。

5. 5.通知送检5. 5.1.本公司所有设备都进行外检。

5. 5. 2.外检时,检验员填写[外检通知单],经质保部经理审
核后,由QE联络外校机构办理托外检作业。

5.&检定5.
6. 1.检定追溯体系国家原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合格实验室外检机构被检定仪器注:若无国际/国家认可的合格实验室,则可委由顾客承认的政府机构或原仪器制造厂商提供检定服务。

5. 6. 2.检定方式(a)定期检定时机:质保部依据[周期检定日程(计划)表]实施定期检定。

(b)临时检定时机1使用者在测量/试验时,发现测量不准确时。

1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如功能失效或损坏时。

1测量仪器/试验外
借归还时。

1由外部或客户提供测量时。

5. 6. 3.外检操作:外检时由外检机构办理。

5. 6. 4.检定环境:公司外(指外检机构)则依外检机构规定办理。

5. 6. 5.检定的判定:依[周期检定日程(计划)表]规定的仪器允收精度判定。

5. 7.检定记录建立5. 7.1.依[周期检定日程(计划)表]排定送检日程,检定结果需有检定标签标示。

5. 7.2检定结果记录需按《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程序》(TSP
4.2)执行。

5. 7. 3.检定记录需记录于[测量仪器检定记录表]上,并于该表的备注栏内填写[仪器接收时的/校正发现读值超规格/校正完毕符合规格的结论]以及可疑的产品岀货时通知顾客。

5. 8.检定标示5. 8.1.检定合格:用绿色合格标签标识。

5. 8. 2.检定不合格标识:以浅红色标签标识。

5. 8. 3.免检仪器标识:以浅绿色标签标识。

5.8.4比对件仪器标识:与
5. 8. 1.同。

5. 8. 5.暂停使用仪器标识:以浅黄色标签标识,如附件一。

5. 9.仪器搬运.储存及维护5. 9. 1.测量仪器如有异常,经由现
场测量仪器管理者提出,转交质保部管理,如无法修理时则委托厂商代维修,并登录于[计量器具历史记录卡]上。

5. 9. 2.测量仪器遗失或破损,需经由现场测量仪器管理者提出[测量仪器报废申请单]。

由直属上级核准,转质保部,并于[计量器具编号登记簿]上注销。

5. 9. 3.修理后的检测仪器/试验设备需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 9. 4.使用部门在领用使用时,应查阅本量/检具检定标签,检视精准度的变化趋势,以便而后作为测量的参考。

5. 9. 5.测量仪器搬运时须妥善包装,避免因外力碰撞造成精度偏差。

5. 9.
6.为避免人为因素的不当调整而使原检定的设定失效,除非专业人员不得调整测量仪器参数。

5. 10检定到期5. 10. 1各使用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的部门,根
据质保部发出的[送检通知单]如期送至质保部,由质保部统一处理。

5. 10. 2检定报告需经质保部经理审核,当其精准度不符实际
测量需要时,应立即送修或暂停使用。

5. 10. 3仪器检定失效的处理: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于检定失效时(超出容许误差值),需进行审核及处理措施,必要时可包含下列内容;5. 10. 4对仪器本身随即贴上[暂停使用]的标签,再行
调整.修理.再检定,如精度无法恢复时,但在仪器允收范围内则赋予补正值,否则填写[测量仪器报废申请单]经审核报废。

5. 10. 5针对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人员操作方法及搬运.储存及保管方式的评价。

5.10.6对已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追溯,包括:产品重新测量.重新加工及拒收等事项进行评价。

5. 10. 7若有可疑的产品已经出货时,则通知销售人员主动通
知客户处理。

5. 11记录存档5.11. 1质保部必须将检定记录填入[计量仪器历史记录卡]内。

5. 11. 2对于不合格仪器需提出维修或报废处理。

5.11. 3有关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的相关记录,依《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程序》(TSP
4.2)处理,保存期限至仪器报废止。

6.相关附件:6. 1.[送检通知单](FM-
7. 12-P-001)。

6.2.[测量仪器检定记录表](FM-
7. 12-P-002)。

6.3.[测量仪器/试验设备请购书](FM-
7. 12-P-003)。

6.4.[测量仪器报废申请单](FM-
7. 12-P-004)。

7.参考文件:7.1.《组织与职责管理程序》(TSP
5.2)7.2.《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程序》(TSP
4.2)7.3.《特定人员资格审查规定》(WI-6. 1-002) 7.4.
《内部实验室手册》(WI-7. 1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