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年发展规划(2005—2007)一、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华源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对医院发展的整体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弘扬"德高医粹"的精神,提高医护质量,转变经营观念,突出两个效益,实施全成本管理,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的实施科教兴院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总体目标在全院职工中牢固树立"华源关爱生命"的健康理念;增强全员科技意识;努力培养引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加快知识转化的速度和高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比重;加快对酿造厂的收购和建设步伐,经济增长以年速度递增;保持医院整体实力在全市前两名的位次;辐射、带动全市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三、医院发展目标定位我院的定位是: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专科特色突出的大型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力求到三年末(2007年)建成一所花园式、宾馆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医院。
床位达到657张,医疗护理水平达到三甲水平,总收入达到1亿元的目标。
四、具体任务1、党建和医院文化建设党建工作在三年内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1)向专兼结合、服务于经济建设上转变。
(2)向党政合署办公一体化转变。
(3)活动上向业余和直接参与部门现场管理以及社区活动上转变。
(4)对党的骨干人员要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和开拓性转变。
在文化建设上,要将企业文化和医院文化有机的融合,形成华源中原医院文化模式,积极弘扬“华源关爱生命”的管理理念和“严谨、求是、精湛、情深”的二院院训,融合时代精神,学习先进经验。
体现行业特色,打造服务品牌。
2、基础建设(1)2005年完成收购酿造厂土地,2006年完成外科病房楼的建设和院内绿化、美化等工作、重新安排门诊、医技布局,完善医院网络系统。
三年后建筑面积将增加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将达到平方米,医院绿化面积将达到平方米,绿化率为31%。
(见附表一)(2)医院在三年内重点更新中小型设备,着重加强重点专科的设备配置,对制约医院整体水平提高的大型设备,医院将集中财力予以解决。
如: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型臂系统、准分子激光、玻璃体切割机、心外科器械、心外起搏器、外放疗设备、高压注射器、床边心脏超声、中央监护等设备。
(见附表二)3、专科建设三年内重点抓好烧伤科、骨科和整形美容三个重点学科的建设,以外科为龙头,以微创技术为发展方向,以内科常见病为支撑点,全面开展微创、腔镜、外周介入、脑立体定向等业务。
巩固心血管内外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和口腔科的优势地位,将市二院其他专科个按照特色专科标准和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技术标准,进行学科的创建与管理,形成重点突出、特色明显的学科架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见附表三)4、主要医疗指标(1)三年后年收治住院病人将达到15000人次;年门诊量将达到31万人次以上、年住院人次将达到12000人次以上;年手术例次将达到3500人次以上。
平均住院日低于12天;床位使用率达到85--93%。
(达到卫生部标准比例)(2)树立品牌意识,扩大服务半径,增加市场份额,三年末将占有新乡医疗市场30%的份额。
(见附表四)5、护理管理指标加强护理人员三级训练与考核,三年内建成一个标准化护理示教室;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基本护理操作合格率达到100%;专科护理操作合格率达到100%;病人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三年内达到省级护理的先进水平。
在狠抓护理质量的同时,实施护理品牌树立,大力开展护理科研工作,积极拓宽护理服务半径,着力提高整体水平。
(见附表五)6、质量控制争取在三年内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三年内完成医院医疗质量监控网络。
把诊疗活动和患者康复的全过程都纳入质量管理。
通过全员培训,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推行全流程质量控制;加快床位周转、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收治病人质量,7、医院经营(1)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实行预算管理、授权和绩效考核三大管理手段。
制定出一套与其相适应的经济运营及分配模式。
三年内通过不断的补充、完善,建立一套先进的、新型的、新乡医院经济管理模式。
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贯彻成本、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经济管理手段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医疗服务效益最大化。
加强经济管理,实行全成本核算和企业化财务核算,突出抓增收节支,提高净利润率,全院业务总收入以年18—20%的比例递增;二00五年主营业务收入6500万元,争取收支平衡,实现利润150万元。
二00六年业务总收入完成8000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
二00七年业务总收入完成10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
努力调整收入结构,药品收入控制在50%以下,并逐年下降;病人就诊费用增长率不超过同期物价上涨指数。
8、人力资源开发配合科教科做好现有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根据医院各专业实际需要以及医院规模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招聘并储备人才,使之形成梯次架构。
三年后在职职工人数将达到850名,其中高级职称85名;中级职称276名;初级职称达到420名;其中硕士生达到15名。
(见附表八)9、科研教学指标开展基础临床研究性科研课题;争取省部级重点科研基金的支持;在保证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基础上,争取内科硕士生导师和硕士生临床实习基地;努力达到硕士生占临床医师比例的30%;临床医生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在职护理和医技人员全部达到大专学历;医院各专业要跟踪国内外专业发展的新动态,及时选题立项,每年计划完成科研课题4项,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55篇。
强化全员培训,业务人员再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加大智力投资,三年不低于90万元;(见附表六)10、信息化建设根据医院基建进度,做好现存软件系统的升级工作,对新购软件的选定、考察和局域网的布点以及网络管线的布线工作,确保2007年新楼竣工后,各病区、各工作站点的计算机正常工作。
(见附表七)11、市场营销与宣传制定其实可行的宣传和营销方案,宣传优势品牌,适时调整营销策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医院的市场占有份额。
通过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从而打造服务品牌。
12、体检中心建设13、社区医疗五、主要保证措施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做好计划、督导落实2、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做好年度预算,加强预算资金的落实、调度和分配工作,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
4、加大对重点专科的支持力度5、加强业务交流、加快人才培养6、投融资计划2005年是我们是加入华源集团后的发展年,为了适应卫生改革的需要,更好的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进一步明确医疗和经济目标,抓住目标,完成任务,特制定本规划。
2005年3月日附表一:基建进度表附表二:设备购置计划表新乡二院05-07年医疗仪器设备发展计划附表三:规划后科室分布及床位一览表总床位数:657张附表四:重点专科建设表烧伤科:继续开展各种烧伤的治疗、康复及研究工作,成立烧伤研究室,浸浴治疗室,烧伤功能康复室,烧伤icu,建立净化手术室及抢救室,改造烧伤病房,更新全部烧伤病床和治疗架,添置规范化、信息化的医护办公设备,建立国外医生培训工作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烧伤科研项目,三年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骨科:建成一个专业分支更细、技术更精、规模更大的,以创伤显微和脊柱关节骨科为主的重点专科。
在原有的基础上,三年内逐步开展肩、腕、肘关节和肿瘤科:我院肿瘤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通过该科的不懈努力,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三年内达到:开展并完成科研立项项目,做好肿瘤的诊断和监脑深部慢性电刺激、各种脑肿瘤的综合治疗及神经干细胞移植技术等,开展的多项新技术居市内领先,三年内紧跟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力求成为豫北地区乃至容做精、做全,并逐步开展各类高难度器官再造术,三年内达到豫北地区一流水平。
介入中心在熟练开展外周介入、心血管介入的同时,将已经逐步开展的神经系统妇产科:以腹腔镜为突破口,开展介入治疗不孕症、子宫肌瘤等病症,三年外二科(普外科):以腹腔镜技术为重点,努力保持在豫北地区的先进性,外四科(泌尿科):以成熟的前列腺电切为重点,努力保持在豫北地区的先眼科:我院眼科是省卫生厅批准的“省眼科网络中心新乡分中心”,技术力量雄厚,通过努力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开展起来,形成一定规模,三年内达耳鼻喉科:在鼻功能手术成熟的基础上,相继开展头颈部及颈低肿瘤外科,口腔科:三年内计划开展人工种植牙、口腔正颌外科、铸瓷、冷光美白牙内一科(老年病):以老年病为依托,扩大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的范围,三年内三科(心血管):进一步完善心导管室,ccu设施,包括中央监护仪、大c 臂x光机,将各种心脏介入做精做大,包括各种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
建立心血管病实验室开展诸如“干细胞移植在冠心病中的应用”等课题研究。
心脏外科继内四科(消化):突出内镜诊治的特点,保持胃肠肝胆胰腺疾病的诊治优势,内五科(神经内科):在把脑猝中治疗做精的基础上,三年内计划开展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失眠心理咨询及综合治疗等;三年内使脑血管儿科:以新生儿重症监护为重点,完成脑瘫病的治疗,三年内达到豫北地区领先水平。
急诊附表六:科教(1)人才培养与教学(2)重点专科建设附表八:人事制度改革员工招聘员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