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物岩石学考研试题复习资料

矿物岩石学考研试题复习资料

矿物岩石学考研试题复习资料《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第一章结晶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科塞尔理论:在理想的情况下,晶体的生长将是长完了一个行列再长相邻的另一个行列,长满了一层面网再长另一层新的面网,晶体(最外层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的,这就是科塞尔理论。

3、布拉维法则: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面网密度的小的晶面将逐渐缩小以至消失,面网密度大的晶面则相对增大成为实际晶面,因此,实际晶体往往倍面网密度大的晶面所包围,称之为布拉维法则。

二、填空1、空间格子的要素包括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

2、格子构造决定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因而晶体具有一些共同性质:自限性均一性和异向性、对称性、一定的熔点、最小内能和稳定性。

3、晶体的形成过程就是由一种相态转变成晶质固相的过程,其形成方式主要有由气相转变为晶体、由液相转变为晶体、由固相转变为晶体。

第二章晶体的几何特征及表征一、名词解释1、单形:由同形等大的晶面组成的晶体。

2、双晶:是指同种晶体的规则连生,相邻的两个单晶体间互成镜像关系,或其中一个单晶体旋转1800后与另一个重合或平行。

二、填空1、晶体的对称要素有L1 、 L2 、L3、L4、Li4、L6、Li6、P、C。

某晶体存在以下对称要素:C、6L2、4L3、9P、3L4,该晶体的对称型为3L44L36L29PC,属于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2、双晶的形成方式主要有生长双晶、转变双晶、机械双晶。

三、问答题1、三个晶族、七个晶系的划分原则是什么?答:依据晶体的对称型可将晶体分为32个晶类,进而根据高次对称轴的有无和高次轴的数量,将32个晶类划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三个晶族。

再根据晶族中各晶类的对称要素特点,把三个晶族划分为7个晶系。

低级晶族的对称特点是没有高次对称轴,这里包括三斜、单斜和斜方三个晶系。

中级晶族的对称特点是有一个高次对称轴,按高次轴的轴次划分为三方、四方和六方三个晶系。

高级晶族以具多个高次对称轴为其对称特点,晶系名称是等轴晶系。

三斜晶系只有一个L1或C;单斜晶系有一个L2或P;斜方晶系L2或P多于一个. 三方晶系有一个L3 ;四方晶系有一个L4或 Li4 ;六方晶系有一个L6或 Li6 ;等轴晶系有4 L3.2、根据双晶个体间的连生方式不同,可将双晶的类型分为哪几种?其定义是什么?并相应举例说明。

答:根据双晶个体间的连生方式不同,可将双晶分为以下类型:(一)接触双晶:接触双晶是指双晶个体以简单的平面相互接触而连生。

接触双晶可进一步分为:(1)简单接触双晶仅有两个个体组成,如石膏的燕尾双晶(2)聚片双晶由多个片状个体按同一双晶律结合而成,结晶面相互平行。

如钠长石的聚片双晶(3)轮片双晶也称环状双晶,由两个以上个体以同一的双晶律结合而成,但双晶面互不平行,彼此以等角度相交。

根据连生个体的数目可分为三连晶、四连晶、六连晶等。

(二)穿插双晶:也称为贯穿双晶,由单晶体间相互穿插而成,双晶结合面不平整。

如十字石的穿插双晶和萤石的穿插双晶。

(三)复合双晶:复合双晶是由两个以上的个体按不同的双晶律结合而成的双晶。

复合双晶可以是接触式的,也可以是贯穿式的。

第三章晶体化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配位数:每个原子或离子周围与它直接相邻的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目。

2、类质同象:是指物质结晶时,晶体结构中的部分质点(原子、离子、络阴离子、或分子)被其他性质相似的质点所代替,相互替换的质点在晶体结构中占据相同的位置,质点的替换只引起晶体参数的微小变化及物理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变化,但晶体构造类型和键性不发生根本变化,这种现象成为类质同象。

3、同质多像:这种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介质等)下,形成晶体结构、形态和物理性质上互不相同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像。

二、填空1、晶体中化学键有四种基本类型。

根据占主导地位的化学键特征,可以将晶体结构划分为离子晶格、原子晶格、金属晶格、分子晶格。

2、同质多像转变可以分为位移型转变、重建式转变、有序-无序转变。

三、问答题1、什么是类质同象、同质多象,各有何研究意义。

答:类质同象是指物质结晶时,晶体结构中的部分质点(原子、离子、络阴离子、或分子)被其他性质相似的质点所代替,相互替换的质点在晶体结构中占据相同的位置,质点的替换只引起晶体参数的微小变化及物理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变化,但晶体构造类型和键性不发生根本变化,这种现象成为类质同象。

类质同像的研究意义:(1)由于类质同像矿物的物理性质和类质同像混合物类型及含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对矿物物理性质的观察来大致推断其化学组成;(2)可以根据类质同象现象推断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3)指导找矿和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同质多象是指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介质等)下,形成晶体型态和物理性质上互不相同的晶体的现象。

同质多像的研究意义:(1)同质多像转变与形成时的外界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根据变体的出现推测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2)有些变体间发生转变的温度一般较固定,可以用作地质温度计,推测该变体所存在的地质体形成温度。

第四章晶体光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光率体:它是表示当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应振动方向上折光率值之间关系的立体图形。

三、问答题1、光性均质体、一轴晶、二轴晶光率体的形象特征是什么?为什么?答:均质体的光率体是一个圆球形,通过晶体中心的任何切面均为圆切面,因为光在均质体中传播时,光波沿任何方向振动,其折射率相等。

a.一轴晶的光率体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因为一轴晶包括中级晶族的三方、四方、六方三个晶系的矿物。

中级晶族晶体水平轴单位相等,因此,当光波的振动方向垂直Z 轴时,各个方向的折光率相等为N 0,当光波的振动方向平行Z 轴时,相应的折射光与N 0相差最大为N E ,而斜交时位于两者之间。

b.二轴晶的光率体是一个三轴不等的椭球体,二轴晶包括低级晶族的斜方、单斜及三斜三个晶系的矿物。

低级晶族晶体三个结晶轴的轴单位不等,其内部质点在三度空间的排列和光学性质的不均一行。

具有三个主折光率值。

2、试述一轴晶光率体的组成要素,并绘出二轴晶⊥Bxa(+)、⊥OA 、//AP 切面的光率体的特征,并标出相应的光学主轴的方向。

答:一轴晶光率体的组成要素:(1)一个光轴(OA ), 永远与Z 轴平行。

(2)两个光学主轴(两个主要折光率振动方向) Ne 、 N o 。

其直立轴永远为Ne ,水平轴为N o 。

(3)最大双折射率Bi=| N e – N o |(4)光性有正负之分 N e >N o ,即N e=Ng ,N o=Np 时为正光性;当 N e <N o ,即N e=Np ,N o=Ng 时为负光性。

(折光率最大值以Ng 表示,最小值以Np 表示)3、答:一、名词解释 2、贝克线:这条线称为贝克线。

3、糙面:在单偏光镜下观察岩石薄片时,有些矿物表面较光滑,有些光性非均质体 三方晶系晶体(如方解石、电气石) 四方晶系晶体(如锆石、锡石)六方晶系晶体(如磷灰石、霞石) 一轴晶 斜方晶系晶体(如橄榄石、重晶石) 单斜晶系晶体(如透辉石、阳起石) 三斜晶系晶体(如斜长石、硅灰石) 二轴晶 光性均质体矿物表面较粗糙呈麻点状,像桔皮一样,矿物表面这种光滑程度不同的现象称为糙面。

4、补色法则:两个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任意切片,在正交偏光镜间,光率体椭圆切面长短半径在45º位置重叠时,光波通过这两个矿片后,总光程差增加或减小导致干涉色升高或降低的法则称为补色法则。

5、平行消光:矿物切片在消光位时,切片上的解理缝、双晶缝或晶面迹线与目镜之一平行。

二、填空1、色圈法确定矿物切片的干涉色:是以颗粒边缘的紫色色圈的数目加“1”为干涉色的级序,再加上颗粒中间的颜色及为该矿物切片的干涉色。

2、矿物切片的消光类型有平行消光、斜消光、对称消光。

3、单偏光下,矿物颗粒与树胶相接触,提升镜筒时(下降物台),贝克线向矿物移动,则该矿物颗粒为正突起。

4、矿物颗粒的颜色和干涉色应分别在单偏光、正交光条件下进行观察。

三、问答题1、何谓干涉色?一至四级干涉色的特点各是什么?干涉色与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即决定干涉色高低的条件)?矿物的最高干涉色是指什么意思?答:以自然光(白光)作为光源,正交偏光间矿物切面呈现的颜色称为干涉色。

它不是矿物本身的颜色,而是构成白光的七种单色光透过矿物切片,在上偏光境内发生干涉作用后综合反映出来的颜色。

第一级干涉色:蓝灰、灰白、黄、橙、红、紫,没有鲜蓝和绿色,但有浅灰和白色;第二级序的干涉色:蓝、绿、黄、橙、红、紫,浓而纯,较鲜明,尤以二级蓝色最鲜;第三级序干涉色:蓝、绿、黄、橙、红、紫,三级绿呈翠绿色,很醒目;第四级序干涉色:蓝、绿、黄、橙、红、紫,色序很淡。

五级以上为高级白干涉色。

干涉色的产生和变化与矿物切片的厚度、矿物本身双折射率的大小以及具体切片的方位密切相关。

矿物的最高干涉色是指在最大双折射率情况下,矿物切片所呈现的干涉色,即一轴晶平行光轴的切面和二轴晶平行光轴面的切面。

2、单偏光镜下,正交偏光镜下及锥光镜下分别观察透明矿物的哪些光学特征?答:单偏光镜下:晶形、解理(完善程度、组数及解理角)、相对折光率(突起、糙面、贝克线、闪突起)、颜色及多色性等。

正交偏光镜下:干涉色级序、重折率、消光类型、消光角、延性符号及双晶等。

锥光镜下:轴性、光性正负、切片方位、光轴角及色散现象等。

3、以单斜晶系的角闪石类、辉石类矿物为例,说明最大消光角的测定方法?答:(1)选择具有最高干涉色的切片,相当于光轴面,即Ng-Np称为主轴面,在这个切片中,光率体主轴Ng或Np与Z轴(解理或晶棱方向)夹角最大。

(2)将选好之切片移至视域中心,使解理缝或晶棱与竖丝平行,记下读数a0。

(3)转到消光位,转角最好小于450,记下读数b0。

(4)a0-b0或b0-a0即为消光角,要进一步确定该角是结晶轴Z与Ng还是与Np的夹角,还需要定轴名。

(5)旋转载舞台,使矿物切片由消光位转450,此时干涉色最为明亮,选合适试板定出光率体椭圆半径的轴名。

为确定起见将两个轴名都测试一下,以便相互校正。

(6)最大消光角表示方法。

普通角闪石在平行(010)切片上的消光角ZΛNg=250。

4、非均质体切片的消光类型有有那几种,其镜下现象是什么?并分别举例说明。

答:非均质体切片的消光类型是根据切片处于消光位时,切片上解理缝、双晶缝或晶面迹线与目镜十字丝的关系进行划分。

消光类型有下列三种:a.平行消光:矿物切片在消光位时,切片上的解理缝、双晶缝或晶面迹线与目镜十字丝之一平行。

如柱状颗粒的电气石、磷灰石,有解理缝的云母等。

b.斜消光:矿物切片在消光位时,解理缝、双晶缝或晶体外形与目镜十字丝斜交。

相关主题